祝艺芳 湖南省武冈市邓家铺镇中心小学 422400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往往重视自己的“教”,是以教师的教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而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教育界大家已经广泛的认可了要以学生为课堂学习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宗旨就是应该怎样实现学生的“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这种情形下导学式教学法应运而生,教师通过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本文就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小学数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169-01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就是导学式教学法。它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实践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运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时,要以教师的“导”作为教学的基础,以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根本,将其两者进行密切的结合,充分的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一起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刚刚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与奠基的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不管是在其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正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所以,小学生们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对外界事物没有有效的判断与控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需求,积极、正确、合理的引导学生来学习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内在的客观规律,并遵循数学知识的本质规律去学习,在不断的尝试与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就可以很容易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综合技能。
2.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比较浅显,使得他们一直对外界的所有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并且他们总是想要自己去亲身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顺从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小学生自己来掌握小学数学的学习活动,但又因为小学生的身心还没有得到健全的发展,就需要教师在其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当小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进行小学数学学习时,伴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开展,就会充分地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与之年龄相符的本能的求知欲望,然后就会发自内心的尝试与探索,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不同的方法,并更加自主的去对数学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得他们在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基础之上探索更多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这便潜在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进行了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代数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所占有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有着非常高的教学价值,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在对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没有充分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一些计算与推断的过程往往会占据很多课堂教学的时间,使小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问题的本质。而可以通过导学式教学法来创建相关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比如,在对“千克和克”这节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给学生展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称量的工具,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其总结这些称量工具的共同的作用,进而导入“质量”一词,接着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对怎样比较质量大小的问题产生疑问,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出质量的单位。通过教师对质量的单位内容的讲解来帮助学生来理解。当学生对这一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就可以将实体的教学道具天平引入到课堂中,同时拿出1千克的苹果、书本与铁块等物品让学生称量,比较不同类物体在相同质量下的数量的不同,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加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记忆,然后在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物体的形状与物体的质量没有直接的关联。最后在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到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本堂课学习内容的印象。
2.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图形与几何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的观念,对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进行培养。在传统的小学几何知识课程内容中,往往比较重视计算过程,而忽视了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运用导学式教学法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要重视打破学生的思维模式化。
比如,在对“周长与面积”这节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创建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导入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比如来给学生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接着给学生提出怎样将一根周长不变的绳子围出最大的面积的问题,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统计小组讨论的结果,在运用绳子、玻璃球等相关的教学工具围成不同的形状,将玻璃球放入绳子围成的不同形状里,并记录下玻璃球的数量进行比较,得到最终的实验结论。
三、结束语
总之,将倒导学式教学法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应将这一方法充分的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玉兰.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2015(20):137.
[2]邱小琴.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13(4):156-158.
[3]尹立圆.刍议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
论文作者:祝艺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式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中论文; 这一论文; 小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