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玲 林蓓蓓 张巧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探究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后的抢救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100例患者,采用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对观察组的100例患者,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分析护理之后的患者预后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采用了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之于对照组患者更高,且两组患者在以上指标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脑梗死预后情况,且患者对护理的配合程度和满意度更高,因此在临床可以进行应用。
关键词:全程优化护理;急诊护理;急性脑梗死;抢救效果分析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血管供血突然中止导致脑供血不足以及脑组织坏死的疾病,从病理教学分析,由于脑血管血栓形成或是粥样斑块的堵塞,导致脑部血运出现障碍,从而造成脑组织的坏死情况。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病凶猛,危险性极高。当前,临床在进行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脑部血管进行疏通,从而尽快恢复脑部组织的供血,使得脑部缺血的症状得到缓解和改善。临床上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时,最佳的治疗时间为发病后3小时以内,但是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其预后情况不仅受到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时间的影响,溶栓治疗后的护理对于良好的预后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来进行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的方案。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总计200例,研究对象来源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为59.27±4.68岁;10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为60.72±5.1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长等一般资料方面均存在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可以用于本次研究的对比。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采用神经外科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具体来说,其方法主要包括入院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上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进行院内转运,建立静脉通道,在完成静脉溶栓之后对患者每日一般情况进行监测、询问患者每日身体感觉、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等。
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具体来说,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院前抢救流程进行优化。具体来说,我院建立了脑卒中抢救小组和院前救助小组,在接到急性脑梗死患者家属的急救电话后5分钟内,必须保证能够出诊,尽可能保证在急救电话15分钟后到达现场,在路上期间向患者询问病情,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正确的抢救处理,避免患者由于情绪紧张造成疾病的恶化。抢救小组在到达现场之后,对患者进行低流量吸氧,上心电监护,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充分的询问和了解,同时对患者进行抽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在对患者进行转运时,需要注意动作的轻柔,确保患者保持仰卧位且头偏向一侧,在救护车上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在回医院的路上积极联系院方,确保在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时间就能够进行及时的溶栓治疗。
第二,优化急诊绿色通道。对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绿色急诊通道,确保其在进入医院后能够首先得到治疗,在完成初步的治疗之后再进行挂号,以患者为本。
第三,心理护理。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由于发病迅速,且脑组织局部缺血造成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眩晕、恶心甚至偏瘫的情况,患者通常会有精神紧张、焦躁、恐惧等情绪,这些情绪对医护人员进行治疗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和困扰。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四,溶栓护理。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一般症状,避免静脉输液速度过快,同时也要确保静脉输液通道的通畅。在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期间,需要告知患者尽量避免头部的剧烈摆动,禁止进食。当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喷射性呕吐以及血压上升的情况,需要及时停药,并将以上情况告知主治医师,并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消化系统以及皮肤是否出现了出血的情况。
二、结果
三、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近年来我国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除了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之外,还需要在术后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与传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护理相比,全程优化急诊护理从患者发病之初就能够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术前指导、院内转运以及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等,通过这些护理措施和术前准备,能够确保对患者的全方位护理,显著避免患者由于自身护理知识缺乏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在术后,通过全程优化急诊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以一个积极地心态来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另外,全程优化急诊护理还能够对患者及家属讲述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诱因、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情况,让患者及家属对这种疾病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患者的预后也是大有裨益的。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发现实施了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患者在预后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实施了普通护理的患者,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预后情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说通过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均有优势,因此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艳.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4):221+223.
[2]万美.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5):129.
[3]姜辉.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2):198.
论文作者:吴美玲 林蓓蓓 张巧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脑梗死论文; 全程论文; 情况论文; 静脉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