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护理论文_何娟

关于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护理论文_何娟

湖南省道县中医医院 湖南道县 4253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有效的临床中医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6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全部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治疗及相应护理配合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后,其治疗有效率高达92.31%。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及相应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应在临床推广实施。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中医治疗 护理体会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其包括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指胃肠粘膜被胃液消化所形成的溃疡,患者发病后常表现为慢性周期性发作,并伴有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等症状。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是本病的发生的主要因素[1]。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胃痛”、“胃脘痛”、“心下痛”等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情志、饮食、疲倦等密切相关。既往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多采取西医药物对症治疗,但效果欠佳。此次我院对6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了中医治疗及护理,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接诊的6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全部患者均经临床诊断证实,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其中胃溃疡27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2例。入选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32岁到67岁不等,平均年龄(34.84.3)岁。

1.2治疗方法:治疗采取中医辩证施治,其中胃脘隐痛、空腹甚痛、饮食缓解、纳差、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象细弱者归于脾胃气虚型,治疗以温中健脾、和胃益气为原则,方剂可选取黄芪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脘隐痛伴烧灼感、饥不思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象细数者归于脾胃阴虚型,治疗应以养阴益胃为原则,方剂可选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胃脘胀痛、嗳气、口干苦、食欲不振、纳差、神疲乏力、大便干结、舌淡苔薄、脉象小弦者归于肝气犯胃型,治疗应以疏肝健脾、益气和血为原则,方剂可选疏肝健胃汤。全部患者中药药剂,每日一剂,用水煎后分早晚两次服用。

1.3护理措施:

1.3.1常规护理:遵照遗嘱叮嘱患者按时吃药,不可擅自更改药物计量及停药。中药制剂宜温服,且应叮嘱患者忌口,如辛辣刺激饮食、肥甘厚腻饮食等,同时服药期间应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风寒、外感的发生。

1.3.2情志护理: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新入院患者,其会因疼痛、环境改变等因素,而出现情志倦怠、烦躁不安、暴躁易怒等情况,这对患者的康复是极为不利的[2]。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患者的情志护理工作,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保持情绪的平和。同时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予以患者积极暗示,使患者可以认识到情绪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从而使其可以积极的配合临床医护行为。

1.3.3疼痛护理:准确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如疼痛部位、性质、时间等。对疼痛难耐的患者,可遵照遗嘱予以患者实施中药镇痛膏药贴敷。膏药为胃元膏,药物构成包括肉桂、川椒、木香、红花、香附等,具有益气健脾、温中和胃、理气止痛的效果[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贴敷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情况,保证贴敷处皮肤干燥。

1.3.4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可以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习惯,如饮食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饮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刺激性饮食及肥甘厚腻饮食;避免食用粗粮、生冷饮食及粗纤维食物,以免对病灶形成刺激;注意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并适量摄入脂肪;同时指导患者戒烟戒酒。

1.3.5消毒隔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指导患者尽量单独食用用餐工具,并减少外出用餐机会,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1.4疗效评定:参考相关文献,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如下分级,其中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恢复正常者记为治愈;症状较前改善,胃镜显示病灶基本消失者记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胃镜显示病灶减少超过半数者记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者记为无效[4]。

2结果

全部患者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后,其治疗有效率高达92.31%,其中治愈24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是因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作用引起。本病是一种临床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胃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情况,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对于本病的治疗,既往临床多采取西医药物治疗,如H2受体阻滞剂等,尽管疗效尚可,但停药后复发几率较高,且长期服药也会出现诸多的副作用,因此使用受到了限制。

中医将消化性溃疡归类于胃痛”、“胃脘痛”的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情志及饮食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为肝、脾、胃,发病后多表现为脾胃虚弱,本病在生理、病理方面表现复杂,多为虚实夹杂,虚为本,虚中有实,因此根据这以原则,我院此次确立了三个症型,并采取了辩证施治、随症加减对患者进行了治疗[5],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由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较高易反复发作,因此,临床在予以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本组65例患者,在中医治疗基础上还增加了护理配合措施,通过常规、情志、饮食、疼痛等几个方面进行,情志护理的实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建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疼痛护理的实施大大的缓解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饮食护理的实施有效的纠正了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降低了疾病复发及反复发作的几率。

此次临床研究显示,6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实施中医治疗及护理后,治疗有效率高达92.31%。因此,笔者认为,临床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及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其正确面对疾病,积极的配合治疗,这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萍,魏武.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2-263.

[2]刘娟丽,鲍玉新.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护理体会[J].新疆中医药,2011,29(5):69-70.

[3]陈兴莲,杜惠玲.胃元膏贴敷加广谱治疗仪照射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06,3(24):21.

[4]李云峰 .奥克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3):208-210.

[5]任广琴 .对比分析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172-173.

论文作者:何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  ;  ;  ;  ;  ;  ;  ;  

关于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护理论文_何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