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论文_ 王亚联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论文_ 王亚联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槐巷小学 王亚联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关注课程改革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是我的职责。本文将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自己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基础并提升汉语言基本交际功能的主要来源,也是小学生语文素养养成的重要阵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夯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训练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并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成为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践行课程改革要求并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我研究的主要对象。下面我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对大家做一阐述。

一、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倡过程和方法,关注教学过程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应用。而这也是课程标准中第一次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把视角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我在课堂上给他们创设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如教学“养花”,通过课堂辩论,正方、反方的互诉理由,学生把课本中养花的喜、忧、哀、乐等理解得相当深刻,并结合实际谈到环境美化、陶冶情操。这样,教师真正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把课堂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促使老师把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快速阅读的方法、背诵方法、积累方法,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即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习方法指导上来。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激发创新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引起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的良好的开端。每一个孩子都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一旦设置了疑点,他们常常会渴盼得到结论,会认真、积极地去探究。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我先请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玻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有透明玻璃,能遮风挡雨并且明净透亮。”“宝石蓝玻璃,非常漂亮。”“装饰玻璃,上面布满美丽的花纹。”“汽车玻璃,很结实。”……我适时夸奖,“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们今天要学一篇课文,就是有关玻璃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出示课题后问“新型”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后,教师再追问,“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大家情绪高涨,主动发言:“我想知道有哪些新型玻璃?”“它们都是什么样的玻璃,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特殊的作用?”“是谁这么聪明发明出来的?”“它们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用什么做成的?”我则抓住契机,鼓励说:“那就让我们赶快来读课文,寻找一下答案吧。”此时,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带着浓厚的兴趣认真地研读开来,切实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把“要你知道”变成“我要知道”,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需要。

2.激发求异思维,拓宽思维广度。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发散性思维训练,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类型,一种方法,一个结局,是范例,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冲破课本的框架,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驰骋,激发思维的广度,培养创新思维。例如,如在教授传统篇目《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摒弃了“课文中‘亲人’指的是谁”,先讲读第一个事例,然后学生自学第二、三个事例等传统套路,而是从“亲人”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这一基本外延生发开去,通过学生反复地品读、体会、感悟,得出这里指的是“战争年代有‘血肉关系的亲人’,也包括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和平年代有深厚情谊的人”,延伸了“亲人”的外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讨论中学生认为现在他的亲人有动物、植物、甚至地球,这种博爱思想更是及时、充分地给予肯定,这是学生的创新,是学生的自我感悟和自我体验的结晶。无疑这就达到了激发浅能,引发创新之目的。

3.因势利导,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教学实践告诉我,当代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利用教材有利因素进行锻炼,教师加以点拨,努力培植。如 《 穷人 》 结尾的补叙 《 桑娜拉开帐子后 》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学《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可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有关描述思考想象:当时的战斗形式是如何的激烈;战士们的处境如何艰难;大娘一行是怎样冒着炮火,穿过硝烟来到阵地的;阵地上的情景怎样?战士们是如何被感动的……然后,以《硝烟中》为题,练习借助想象力开展扩写。

三、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期待

知识的理解、内化、运用有其过程。语文教学在注重以上过程中,不应停留在本身的完整性,而应体现诵读、积累、迁移,实现语文教学引路的目的。

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是学生阅读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正确分析,把握学生阅读期待视野,利用其阅读期待提高教学质量,更应根据学生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呈现阅读内容,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审美认同能力。学生有了一定阅读能力,才有兴趣延伸课堂阅读量。例如学了 《 少年闰土 》 ,通过教师的阅读提示,去阅读《故乡 》 ,达到语文教学抛砖引玉的作用;反之学生读了相关资料,搜集了有关信息,课堂教学也会如沐春风,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阅读兴趣会更加浓厚。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师们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把握好小学语文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夯实语文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辨析,学会创新,感受阅读的快乐,语文素养不断获得提高。

论文作者: 王亚联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论文_ 王亚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