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元模块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论文_郭洁莲

浅谈单元模块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论文_郭洁莲

——《第七组单元导读》教学案例

◆ 郭洁莲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兆征纪念学校 519000 

摘 要: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接受知识,作者尝试通过单元模块进行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模块 自主 兴趣

一、背景分析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它的优点,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它不能很好地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很好地得到激发。加上本校坐落于信息不灵通的海岛,学生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学习,学习的过程不是享受,而是一种难受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接受知识是摆在眼前的教学现实问题了。在执教《第七单元单元导读》中,我通过模块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教给学生方法,把课堂的自主权落实到学生头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有四篇文章,分别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上虎》、《乌塔》、《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四篇文章都与成长故事有关的。通过让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都是我们成长中面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三、教学过程

1.以单元导读诗引入本单元的学习。

把单元的导读编成一首小诗:“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都是我们成长中面对的问题。”让学生诵读,让学生通过诵读初步掌握本单元课文的内容,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我还问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诗中所提到的,你知道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吴广说还会有伤心的,嘉嘉说会有遇到困难时的,绮雯说会有委屈时的……通过导读,既让学生初步掌握本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还可以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锻炼。

2.初读单元的四篇课文,25、26课自由朗读,27、28课快速浏览。

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课标》指出:第二学段学生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浏览的方式,让学生粗知文章大意,也初步了解本单元的主题,由于主题明确了,学生较为容易掌握文章的内容。学生通过边通读课文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读书,学生读起书来不但精神集中,而且目的性强,读书的效果更好。

3.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新课标》指出:第二学段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让学生边朗读浏览四篇文章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读完文章后,我让学生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我把问题抛出后,学生沉默了,并没有出现小手林立的情况。但从学生脸上的神情,我知道学生们在动脑筋,在思考如何组织语言回答问题。一会儿,炳浩举手了,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了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伯父对他说没事不要去外国租借地。他问伯父为什么不能去外国租借地……”回答的篇幅较长,没有很好地进行概括。我意识到学生还没有掌握概括的方法,于是我提示到:每篇文章都有主角,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说主角做了什么事?家荣的小手举起来了,我让家荣发言,家荣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了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我再引导家荣:“周恩来在什么情况下立志?”家荣略作思考后补充回答道:“周恩来感受到中华不振后,他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4.让学生质疑。

学生把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了后,让学生对自己不明白的或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当我让学生对把自己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时,学生们沉默了。我进一步说道:“会提问题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会提问题的孩子是会动脑筋的孩子。”这时学生们的小手举起来了。刚开始时学生提的问题不一定都很有价值,如吴广提到:“为什么《一张画像》要改为《一幅画像》?”但慢慢地,学生的问题越提越有价值了,如子翔提到:“26课的题目为什么叫《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而不叫《一张画像》?”晓慧提到:“为什么中国巡警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难得。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课标》也指出: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生在思考提出什么问题的过程中,既是学生开动脑筋,进行语言组织的过程,也是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得到锻炼的过程。

四、教学反思

1.引导学习“导读诗”的时间过长,用了约9分钟。“导读诗”作为单元的导入,让学生掌握“导读诗”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

我希望学生能把它背下来,以便更好地把握本单元的主题。但在课前对学生的考虑还不够周到,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无法很快地把“导读诗”背下来的,所以用的时间就长了,就“导读诗”就用掉了一堂课的五分之一的时间。以至于后面预设的环节时间不够充裕,预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多。

2.学生通读课文时间过长,约用了18分钟。

通读文章就用了一堂课45分钟的五分之二的时间,这样后面预设的内容就无法按时进行了。本课是单元导读课,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产生学习的兴趣即可,因此应该控制好通读的时间,让通读的时间控制于10分钟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又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质疑的环节,也就是学生提问的环节时间过于少了,约为3分钟。

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各种能力的平台,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因而预留给学生的时间应该更为充裕。

4.课后没有小结,应留3、4分钟来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

每一堂课学生学习的内容都应该有所侧重,如果能在每堂课预留3、4分钟,先让老师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掌握了什么内容。这样既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又可让学生对自己掌握的内容来一个小结,又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论文作者:郭洁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4月总第2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浅谈单元模块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论文_郭洁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