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2月到2019年7月间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其中包括术前宣传教育、术后活动和抗凝治疗等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观察80例患者接受积极预防护理后,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3例患者出现局部肿胀或者血肿的症状,经过治疗得到缓解。结论:在临床上,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来说,进行早期宣传教育,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修复手术,是利用人造髋关节置换全部或部分髋关节,以达到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目的,会有很多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最多的便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国内深静脉血栓不断加深,会导致出现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的肺栓塞和深静脉功能不全,因此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旨在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到2019年7月间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在54~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3.4)岁。当前患者中,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有43例,骨头坏死患者有26例,直性脊柱炎患者有2例,退行性关节炎有9例,其中患有合并症的有19例,合并糖尿病的有6例,合并高血压的有12例,合并冠心病的有1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有37例,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有43例。
1.2方法
1.2.1术前宣传教育
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当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患者和心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病史、肥胖高龄人群和有吸烟酗酒史的患者对高并发症要非常重视。为患者提供术前宣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病机制,还要告知患者病情发展的后果等,提高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酸的预防重视程度。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帮助患者戒烟戒酒,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对于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高胆固醇食物要尽量少进食,饮食保持清淡,在术前对患者的机体功能保持正常。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需要做好,护理人员帮助医生做好患者髋部、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和血糖等检查。如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则需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稳定,还要保持对高血压的控制。患者合并心脏病则需要改善患者的新功能。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好处,帮助患者掌握正确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以便术后能够积极配合,对于床上大小便等行为要指导患者练习,以免在术后发生尿潴留和便秘等症状[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术后护理
帮助患者调整正确的体位,抬高患者的患肢15°~30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静脉血回流,让患者保持一个外展中立位,避免对患侧卧位和过度曲髋,预防患肢的静脉受到压迫。对患者的下肢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了解患者下肢的肤色、温度、浅静脉充盈情况、足背动脉搏动、肿胀程度和异常感觉,对于患者的倾诉认真倾听,对双下侧同一平面的周径进行定时测量。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的引流通畅,防止出现引流管受压、堵塞、扭曲和脱落的情况,让引流保持有效,对于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要进行密切观察,保持24~48h的放置时间。在手术后的4d内是最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术后24h内约有50%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在麻醉作用消失之后护理人员需要教会患者主动用力行踝关节背伸活动、踝关节环转运动并辅助以下肢肌肉向心性被动按摩。当拔出负压引流管之后,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配合CPM机进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开始时从15°小幅度,往后逐渐增加,但主要幅度不可超过90°,股四头肌收缩可以从手术后的2~3日开始,被动直腿抬高锻炼则可以从术后3~6d开始,在患者耐受度允许的情况下,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完成手术的当天需要穿着长腿弹力袜或佩戴弹力绷带保持2周。如果患者是高危人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0.4ml腹壁皮下注射,每天一次,持续7天,对患者的血常规和血凝酶原时间进行实时监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渗血情况和身体其他部位有无出血倾向进行密切观察,一旦有异常发生则需要立即向医生报告并处理[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2来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来表示。
2 结果
以上80位患者在经过术前宣传教育,术后活动和抗凝治疗以及术后功能锻炼等预防性护理措施后,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出现局部血肿和胀痛症状的患者有3例,在经过彩超检查后发现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在经过及时的功能锻炼和抗凝治疗后,患者症状出现缓解,并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来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便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后果严重会导致出现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由于栓子脱落引发肺栓塞的话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经过目前的医学研究,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大概有三类,血液的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流滞缓。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人群大多都是老年人,因此会出现诸多并发症,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都是诱发血栓形成的原因。想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便是术前术后护理,术前宣教能够让患者对对策实施的目的进行充分理解,从而对治疗和护理产生配合;饮食方面的护理能够很好调节血液的粘稠度,术后功能锻炼能够对静脉回流起到促进作用,帮患者减轻痛苦[3]。本文主要研究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经过研究表明,该护理措施能够很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郭立华,王春昕,李容杭.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8):221-222.
[2]林宏.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75-76.
[3]吴芬霞,黄晓文.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2,03(4):11-12.
论文作者:黄秋鱼 邹佳丽 刘飘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术后论文; 关节论文; 静脉论文; 预防性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