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资本论”的疑难问题--与简新华先生和马迪军先生商榷_市场经济论文

也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难题——兼与简新华、马迪军先生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华论文,难题论文,资本论文,理论论文,马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3)11-0013-05

《当代经济研究》在2003年第4期刊载了简新华和马迪军撰写的《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几个难题》一文,作者对社会主义也应该存在“资本”范畴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我对文中的基本观点是赞同的,即“资本”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同样存在着“资本”范畴。换句话说,“资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可以兼容的,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可能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相融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再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犯过的错误:明明存在着商品经济,却执著地坚持视而不见、见而不说的态度。但是,该文在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什么也存在资本范畴时,运用了资本“中性”论的方法,对此有些不同的意见,冒昧提出与作者及同仁们共同商榷。

一、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劳动二重性理论,是解析商品经济形态下经济范畴及其运行规律的枢纽

目前,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也存在“资本”范畴,其论据普遍主张和坚持资本中性论,目的在于说明“资本”并非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属概念,以此,为社会主义同样存在“资本”范畴建立理论根据。应该承认,这种分析方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从表面上看似乎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说服力。但是,这种中性论存在着重大的方法论缺陷,造成了理论分析上的自相矛盾,从而削弱了理论解释的科学性。因为,运用中性论一方面必然得出如该文所述“从资本的本质特征得不出资本‘姓资’的结论”,从而表明“资本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也不必然体现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另一方面又不能否认资本具有社会属性,从而又要进一步分析指出“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在不同的所有制条件下,资本会打上不同的社会烙印,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显然这里存在着二律背反的矛盾:既然资本是中性的,从其本质特征不能得出“姓资”的结论,又何以能打上社会的烙印?如果资本能打上社会的烙印,又怎么能说它的本质是中性的呢?

从根本上说,解决这一悖论,理解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也存在着“资本”范畴,关键在于承认社会主义也存在着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把“商品经济”看作是属的概念,那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一个种的范畴,两者是属和种的关系。对这一问题我们已取得了共识,不需再赘述。需要阐明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地分析一切商品经济活动及其范畴?如何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劳动二重性理论提供了根本方法,它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建立的基础和枢纽。

马克思在当年完成了《资本论》第1卷出版工作后,于1867年8月24日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我的书最好的地方是:(1)在第一章就着重指出了按不同情况表现为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劳动的二重性(这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2)研究剩余价值时,撇开了它的特殊形态——利润、利息、地租等等。”(注: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第1版.225.)我们知道,恩格斯曾评价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一生中两大发现之一,并且指出它的发现必定引起全部经济学发生革命,同时它也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和特征的一把钥匙;列宁也把剩余价值理论称为是理解全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在这里我们看到,马克思自己给予劳动二重性的发现以很大意义,把它同剩余价值理论并列视为《资本论》一书最好的地方。不仅如此,而且把它列为第一位,指出“这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可见,马克思认为劳动二重性理论对于理解剩余价值问题具有特殊意义,起着更根本的方法论作用。而后马克思在1868年1月8日写给恩格斯的信中更明确地指出:劳动二重性“实际上,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7.)也正是由于劳动二重性的发现,使得马克思解决了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初许多经济学家都曾经努力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理论问题,这就是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真正科学地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经济活动现象。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虽然是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为研究对象而发现的,是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部事实的基础,但是这并不等于劳动二重性学说只适用于解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注:侯廷智.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历史的理论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实际上它是解析和认识一切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范畴及其运行规律的枢纽。

我们知道,劳动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但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劳动成果满足人类各自需要的方式却是不同的。在非商品经济形态下,人类可以是以直接分配劳动成果的方式来满足各自的需要,而在商品经济形态下,则需要通过交换劳动成果的方式来满足人们各自的需要。所以,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研究中所运用的范畴,应该是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在理论上的反映。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一方面表现为有目的的有用劳动;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是“一般劳动”。但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的这种二重性就具有了特殊的历史表现形式: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针对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劳动,马克思当年曾说过:“在所有以前的经济学家那里,把商品归结为‘劳动’的分析,都是模棱两可的、不完全的。把商品归结为‘劳动’是不够的,必须把商品归结为具有二重形式的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1.),归结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因此劳动二重性学说指的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而非一定社会制度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所体现出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的属性,它是商品生产(而非社会制度)特有的历史现象。具体劳动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即生产要素之间有机结合创造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活动过程,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方面看,它表现为生产力属性。抽象劳动是指人类无差别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源泉,它成为人们交换劳动成果的共同基础。而价值在本质上表明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交换关系,也就无价值可言。从这方面看,它体现为生产关系的属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中还明确写道:“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1.)。这里说的“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一语指的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指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其二是指当时已居社会经济活动主导地位的商品经济形态。在这两方面中,后者更具有普遍意义。因为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是自然历史过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这种自然规律,它仍然不能跳过自然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在同时代中,一定社会在结合本国具体情况下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则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而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换句话说,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关系即社会制度,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跨越的。而跨越的基础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运用二重性的分析方法,马克思建立了两种社会形态发展理论:一种是“三形态”说,即从生产力方面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要经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三种社会经济形态;一种是“五形态”说,即从生产关系方面考察,人类社会大体说来可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形态。在这两种社会形态理论中,显然“三形态”说更具有普遍性。因为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社会生产力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它是一种既得的力量,它的发展总是建立在继承上一代人所创造的生产力基础上,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因而社会经济活动方式或经济形态不受社会制度形态的制约,不会因社会制度形态的改变而能用法令取消。

在作了上述分析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劳动二重性学说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关键,另一方面它又是解析一切商品经济形态下经济范畴和经济运动规律的枢纽。这说明劳动二重性理论不仅能科学地分析社会经济过程的生产力内容和社会制度即生产关系之间的区别,而且能揭示人类历史上一切商品经济形态和市场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的区别。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对于认识现代社会经济即市场经济活动仍然是一把打开“芝麻之门”的钥匙,它是不可跨越的“自然历史过程”中的共性范畴,具有一般性历史意义。

二、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才能科学地阐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范畴

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处于商品经济形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因此不仅“资本”范畴,而且商品经济活动的一切范畴都存在。那么,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来解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特征和属性就同样可以得到科学的阐述。

用劳动二重性来分析“资本”可以看出,资本具有二重属性:一方面从具体劳动分析,“资本”表现为对实现一定生产过程来说是有用的使用价值量,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因而具有生产力属性。从这方面讲,显然“资本”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而是商品经济形态的范畴,当然也就存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中。另一方面从抽象劳动分析,“资本”又是一种价值,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价值,而价值在本质上如前所述,体现的是人际之间的关系,因而也就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从这方面讲,显然“资本”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当然也就不可能不打上社会制度的印记,有了姓氏的区别。概括起来说,“资本”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普遍存在的范畴,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它为谁服务就会体现出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性质,而这一点取决于一定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制度。正是由于运用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方法,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也就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出:“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是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4.),即带来价值增殖(剩余价值)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通过物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怎么能说“资本”是中性的呢?即使从生产力方面讲,也只能说它是商品经济形态的共生范畴,更何况任何生产力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生产力,资本也总是一定社会中的资本,超社会的所谓中性资本只能存在于“绝对精神”的世界中。

说到社会主义也存在资本范畴,就必然涉及到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范畴问题。因为劳动力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亦即是资本范畴产生的关键。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仍存在着不同意见,以至使我们到现在为止仍然不敢使用这一范畴来研究我国的市场经济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焦点在于判定“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还是商品经济形态下的一般范畴。不可否认,马克思在使用“劳动力商品”范畴时,强调的是它的阶级含义和剥削关系,目的是唤醒和教育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自己当家作主人。这是由于马克思所处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但这绝不等于“劳动力商品”范畴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如果我们从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考察,就会发现在奴隶社会伴随着古老的商品经济形式的产生就产生了把人当作商品的现象,即把奴隶当作商品,在奴隶主之间进行交换。这实际上是“劳动者商品”问题。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进步,因为把当时战争中俘虏的人当作商品交换比之把他们杀掉来说是对生产力的保护。在“劳动者商品”这一概念中,包含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把人身当作商品,一是把劳动能力当作商品。当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形式,它必然形成也要求实现劳动者自主支配个人的劳动能力,这就使人身获得了自由,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类自身的一次解放。但是这种解放并不彻底,劳动者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能力当作谋生的手段,来与资产者交换。可见,劳动力商品原本就包含在劳动者商品中,是在劳动者商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对历史否定的进步,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同样存在商品经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呢?第一,从具体劳动分析,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同样是商品经济活动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第二,从抽象劳动分析,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与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从政治上赋予了劳动力自主的社会主人翁地位。因此,虽然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仍然具有谋生手段的属性,但是劳动力执行职能的社会条件和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和劳动力所有者相对立的“法人”关系已经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从而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隶属于资本需要的被压迫地位,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这是对人类自身的又一次解放。只有当人类自身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成为完全可以自主的“自由人”时,才能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而那时商品经济也就消亡了,人类就会进入一个崭新的产品经济时代。这并非是天方夜谭,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注:侯廷智.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历史的理论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人类彻底解放的进程示意图如下:

实际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其范畴本身的异同,而在于范畴所体现出的经济关系的性质不同。这种性质的不同则取决于对商品二重性中所追求的社会生产目的取向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商品的价值和价值增殖为取向,使用价值仅起着价值物质承担者的作用,成为价值及其增殖生产的手段,因此资本主义是以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无限追求为社会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取向,但是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满足多方面的需要还不得不通过交换的方式来实现,这样价值就成为交换使用价值的计量手段,因此社会主义是以生产更多更好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为社会生产目的。两者的区别可用示意图表示如下: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同是商品经济,用劳动二重性理论分析,由于目的和手段的换位,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有了本质的区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过这样一段论述,是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原因就在于建筑师的劳动是有目的性的,这个目的性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是他所知道的,并且“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方式和方法,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2.)这说明目的性取向问题是区别事物性质不同的重要标志。例如:同是一场战争,由于双方目的性不同,可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同是违法行为,由于目的性不同,就有故意和过失之分。同理,同是商品经济,由于社会生产目的不同,也就有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属性的不同。由此可知,商品经济所运用的范畴本身也具有二重属性:一是商品经济形态的一般属性,这是共性;一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属性,这是个性。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不仅存在着资本范畴,而且适用商品经济的一切范畴都存在,甚至现代市场经济中所产生的新范畴也同样存在。例如: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利润、利息、边际成本、制度设置,等等。不过,这些范畴所体现出的社会属性与资本主义社会是有区别的。

三、小结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过这样一种思想: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不过是“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列宁在谈到这个思想时说:“马克思一开始从事写作活动和革命活动,就十分确切地表示过他对社会学理论的要求:社会学理论应当确切地描写现实过程,如此而己。”(注: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这说明对社会现象和发展过程进行科学的描述和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因此要正确地认识和论断商品经济和它的不同表现形式,就应该对其进行科学的描述和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进行科学描述的正确方法。它不仅是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枢纽,而且是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钥匙;不仅为我们揭示一切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现象具有二重性提供了方法,而且也要求我们应该这样去分析问题,才能科学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和规律。在这里,劳动二重性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它可以阐明一切商品经济活动的现象和经济过程的规律,从而是提出一切科学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必要前提;(2)它为区分不同商品经济活动的性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从而为在理论上再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提供了正确的描述方法;(3)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具体体现和光辉典范,从而使我们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科学认识和分析人类社会现象成为可能;(4)由此想到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问题,这是我国经济学界几十年来一直不断探索的问题。由于社会主义仍然是一种商品经济形态,因此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根本方法。那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建立的分析体系和经济范畴的运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第一,赋予这些经济范畴以社会主义性质的科学描述;第二,着力研究当代社会经济的鲜活实践;第三,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科学成分,以弥补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历史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一方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无需顾忌地吸收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积极成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努力克服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避免由于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来建立经济运行模式所带来的社会发展震荡和灾难。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论社会主义“资本论”的疑难问题--与简新华先生和马迪军先生商榷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