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内镜下治疗结肠多发息肉的护理论文_陈,艳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 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内镜下治疗结肠多发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结肠多发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结肠镜下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并针对性进行手术护理。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消化道内镜下对结肠多发息肉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结肠多发息肉;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

结肠多发息肉是临床中常见消化道疾病,随着内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消化道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多发息肉逐渐被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认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不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然而,在现代医学模式下,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对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来我院行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的120例结肠多发息肉患者进行分析,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结肠多发息肉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条件:术前病理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恶性病变及严重心脏病患者。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5.6±3.5)岁,其中年龄≤20岁5例,21~30岁24例,31~50岁37例,50~79岁54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便血史、大便次数增多。经常规病理学检查确诊,如表1所示,显示病理学检查诊断的疾病类型。所有患者行消化道内镜高频电凝电切除,手术成功率为100%。

2 术后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45例术后腹痛,经常规禁食、补液及抗炎治疗3~4d,腹痛症状缓解,均痊愈出院;其余75例患者无特殊不适,无肠穿孔、术后气体爆炸等并发症发生后,经门诊观察2~3h后出院。术后随访1~2年,定期复查结肠镜,结果显示结肠镜下未见明显瘢痕及再生结节。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因患者对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不了解,患者容易产生紧张及焦虑心理,此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动态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术的相关知识、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术前常规准备工作: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有无药物过敏史及用药史;是否服用抗凝药,明确有无禁忌症;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及传染病四项;对于年龄>60岁患者,需进行心电监护[1];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取下金属饰品,并对患者的心律、血压、呼吸频率进行测定。③肠道护理:其中肠道清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保持口腔清洁,术前12h禁食,8h禁水;清洁肠道使用25%硫酸镁清洗,也可用25g番泻叶泡水服用,若肠道清洁效果不佳,可遵医嘱进行灌肠清洗,严重腹泻者可遵医嘱静脉补充液体及能量,避免因患者营养不足而发生虚脱[2]。④仪器药品准备工作:术前仪器准备工作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检查内镜下专用高频电凝器、注射液、金属钛夹及一次性活检钳是否完好,所有设备是否连接完好,电极板电流功能是否正确等;对于息肉直径>2cm的患者,为了保证手术安全,可建立静脉通道,常规预备凝血酶,金属钛夹,以预防内镜出血、肠道穿孔。

3.2 术中护理

首先护士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取左侧卧位,静脉麻醉,面罩吸氧,术中进行心电监护及生命体征监测,将电极片粘贴于小腿后侧正常皮肤,检查电极片是否接触良好;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时,协助医生缓慢进镜,插入结肠镜达到息肉部位,充分暴露视野,根据息肉大小及种类选择合适的电凝、电切方法,对于息肉直径<0.8cm的息肉,采取热活检钳直接电灼法,电切后留在活检钳中的息肉组织可送至病检[3];在电切过程中,护理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若发现患者表情痛苦,需立即停止通电,避免引起肠道穿孔;术毕将肠腔内积流的空气吸尽。

3.3 术后护理

①一般护理:所有患者术后由专人护理观察,并送至病房,对于年龄较大患者,需持续心电监测2h,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及意识清醒情况;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6~8h,遵医嘱给予止血、抗感染等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发生。①饮食护理:术后常规禁食2~4h,若患者病情好转,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术后6h后可进食普通食品,禁忌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情况下可服用通便药物。③术后并发症护理:有资料表明:内镜下高频电切结肠多发息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0%,其中包括肠胀气、腹痛、慢性溃疡、肠道穿孔及出血等综合征,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4~5。因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腹痛、便血及腹胀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出相应护理措施;对于术后腹痛患者,本组有56例术后出现腹痛,此时临床医师需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有无胃穿孔,此时护理人员需给予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病情,并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在饮食上,需暂禁食,若无腹痛则需要进食半流食饮食,且1周内忌粗糙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④出院指导:指导患者保持良好休息,术后告知患者2h周内不可剧烈运动,1月内避免重力来动;引导患者合理饮食,禁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对于多发性息肉、高龄及不典型增生者,需术后半年来院复查结肠镜1次,之后每年来院复查1次,术后定期随访,对提高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有重要意义[6~7]。

4 总结

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下高频电切结肠多发息肉术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然而,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在内镜下电凝电切术中实施围手术护理,给予患者心理、饮食、运动及出院指导等,并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组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可见对结肠多发息肉患者实施护理工作,可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张霞,孙乃玲.67例老年性结肠多发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2,02(8):261-262.

[2]苏丽荣,郭全荣.结肠镜下切除结肠多发息肉175例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451.

[3]黄菲,杨华萍,韩晶等.630例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6):171.

[4]段亚华,杨宇,褚艳等.1例结肠大息肉内镜下剥离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70-71.

[5]孙桂莲,邬红美.结肠息肉行高频电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08(22):117-118.

[6]张霞,王景波,曹林红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809,1822.

[7]张海英.老年患者大肠多发息肉内镜下电凝切除术的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4):757-758.

论文作者:陈,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消化道内镜下治疗结肠多发息肉的护理论文_陈,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