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陷阱”很美_轴对称图形论文

这样的“陷阱”很美_轴对称图形论文

这样的“陷阱”,是美丽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陷阱论文,美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说到“陷阱”,人们常常会“谈虎色变”。因为“陷阱”在人们的思想中,已不仅仅指的是为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更多的是指让人上当受骗的圈套。如果设置陷阱的人换了,设置的目的也变了,它还可怕吗?其实,课堂中就有这样的“陷阱”,它已不是害人的圈套,而是育人的计策和手段,凝聚着老师们的智慧和关爱。这样的“陷阱”,是美丽的。

“将计就计”表“爱心”

[案例]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题目:幼儿园小班有15人,每人发一个面包,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下面画√。(注:在文字下方有三幅图,图1是6块面包,图2是8块,图3是9块)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汇报:

生1:我选的是第2盒和第3盒。

生2:我选的是第1盒和第3盒。

生3:我选的也是第1盒和第3盒。

……

师(有意):为什么选第1盒和第3盒?

生4:因为第1盒6块,第3盒9块,一共是15块。

生5:因为两盒合起来是15块面包,正好够15人分。

师(问生1):你为什么选第2盒和第3盒呢?

生1:……

师再三鼓励他,他仍撅着嘴,不出声。

师(走近他,小声问):你是不是乱猜的?

生1(着急):不是乱猜的!

师:那为什么呢?

生1:因为这两盒合起来足够分的。

师:那多的两块呢?

生1(立刻):可以分给老师呀!

师:同意吗?

生(齐):同意!

老师带头鼓起了掌。

此时的学生1坐得笔直,两眼发亮……

[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常常发现有些学生,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在做题或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以学优生、大多数人马首是瞻,缺少自信。面对这些学生,我们不应批评他们,而应该给他们创设机会,让其有成功的体验,以事实证明自己也能行,进而树立自信,走出这种学习上的误区。班上的学生1就是学困生,当他的选择与大部分学生不一样时,老师有意设下了“陷阱”——“将计就计”地让学优生先回答,让他后回答。果然,他掉入了“圈套”,在听到学优生们与自己不一样的见解时,他“吓”住了,不敢说了。直到老师用了激将法,他才说话。事实上他的理由不仅充分,而且非常的精彩,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这里,老师不是有意为难学生1,只是真诚地希望学困生在学习中能正视自己,相信自己,在探究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做法。因此,这里的将计就计“陷阱”,不是恶作剧,只是表明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而已。

“投其所好”显“慧心”

[案例]特级教师刘德武执教《可能与一定》一课时,开门见山揭示了课题,然后是这样进行的:

师:怎么研究呢?老师先讲个故事吧。古老的国家有一个囚犯要接受死刑,但这个国家有一个规定:在纸筒中放两张纸条,一张写有“死”,另一张写有“生”,如果囚犯抓出“生”纸条就不用死了;如果抓出的是“死”纸条,就要被马上处死。猜测一下,他可能抓住哪张纸条?

生1:有可能“死”。

生2:那也有可能是“生”。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下?

生3.囚犯可能抓到“死”纸条,也有可能抓到“生”纸条。

师:非常好!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4名学生上台,结果3人抓到“死”纸条,1人抓到“生”纸条。

师:谁来表达一下验证的结果?

生3:“生”和“死”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可是,囚犯有一个仇人,他偷偷把“生”纸条拿出来,放入“死”纸条。这样,犯人可能生吗?

生4:一定死!

师:幸运的是,犯人有一个好朋友知道了这件事,他立刻通知了囚犯。准备执行那天,当法官把纸筒拿过来时,囚犯立刻抓了一张放到嘴里吞下去了。你们猜结果怎样?

生5:囚犯不可能死了!

生6:囚犯被释放了!

生7:囚犯一定死不了!

师:为什么呢?

生7:因为法官看了剩下的一张是“死”,认为吞下去的一定是“生”纸条。

师:你真聪明!好了,这个故事也该结束了。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事实上,学生非常乐于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生动具体的情境下学习知识。因此,教学中,如果抓住了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巧妙设计,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面的案例中,刘老师就是通过讲故事创设了投其所好的“陷阱”。本来讲故事就讲呗,但刘老师并没有满足故事本身的趣味性,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想一想、抓一抓、猜一猜,时刻关注着囚犯的命运。结果,不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可能与一定”,初步地运用了“可能与一定”,更是学到了一种智慧。这里的“陷阱”是无声无息的,即使是听课的笔者也跌入了“陷阱”,等笔者恍然大悟时,刘老师已进入下一个环节了;这里的“陷阱”也是落花无痕的,是美丽的,充分展示了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体现出老师具有超人的慧心。

“自相矛盾”现“匠心”

【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轴对称图形》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想不想知道以前学过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生(齐):想!

师:请同学们打开信封,拿出表格与图形,通过折折图形完成表格内的填空。(注:表格里涉及图形名称、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三项内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到小组学习中。

师:哪组愿意将学习成果拿到台上展示一下?

结果,各小组在汇报的过程中,对于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分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另一种认为不是。

师(笑着):谁是谁非,大家来个辩论赛吧!认为是的为正方,认为不是的为反方。现在,两方选代表上台陈述理由吧。

生(正方):大家请看,我们组的三角形经过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证明三角形确实是轴对称图形。

正方学生立刻发出援助声:“耶——”

生(反方):同学们看好了,我们组的三角形折来折去,折痕两边就是不重合,说明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信,你来试试!(反方发出了挑战)

这时,反方学生也发出了支持信号:“不是——不是——不是,耶——”

正方学生代表不服气地接过反方的三角形,试了半天,折痕两边就是不重合。

这时,教室可安静了,因为同学们的眼睛都在望着老师。

生(台下):两个三角形不一样!(他的声音像一声响雷打破了沉静)

师(惊讶):怎么不一样了?

生(台下):正方的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而反方的不是等腰三角形。

师(竖起大拇指):完全正确!

此时,学生们才发现,老师放在信封中的三角形是不一样的:原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而非等腰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微笑):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认为等边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它应有3条对称轴。

师(高兴):那我们快来验证一下吧!

【反思】问题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学习的诱因,而自相矛盾的问题更是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量子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说过:“当我们遇到自相矛盾的问题时,真是太棒了!因为我们就有希望获得一些进展了。”的确,学生就是在攻克一个个“问题堡垒”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所以,课堂中,我们有必要预设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它、分析它、最终解决它。上述案例中,老师在信封中放入不同的三角形,别具匠心地设置了自相矛盾的“陷阱”。在学生进入圈套后,老师从容地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正反两方的学生情趣高昂,都动起来了;而当学生要识破“陷阱”时,老师还故作“惊讶”继续迷惑学生,结果学生不仅发现了“秘密”,解决了矛盾,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发现了等边三角形应有3条对称轴的新问题——可谓“硕果累累”。这里的“陷阱”显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它应该是老师匠心独运的真情回报吧!

实践证明,课堂中的“陷阱”,因为倾注了老师们的爱心、慧心、匠心,而显得美丽非凡;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陷阱”,课堂更具人性,更呈异彩。

标签:;  

这样的“陷阱”很美_轴对称图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