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玲 程晓波 刘晓琴(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 4 0 4 0 0 0 )
【摘要】目的:通过对骨科常见护理问题的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护理差错,杜绝事故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分别采用分解分析法逐一排查,分析原因。结果: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和潜在问题的管理,才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骨科 护理问题 防范对策 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230-02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增加,骨科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骨科护理理论和操作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护理工作也必将面临着新的观念和新技术的挑战。同时,骨科的住院患者多因车祸或意外事故所致,其特点为: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变化快,治疗方法各异,病程及卧床时间相对较长,生活护理繁重,加上患者及家属无心理准备及相关知识,且承受能力差,这都给护士的护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对骨科护理管理也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缺陷,减少和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骨科护理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我科不断改进,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科室护理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主要是对我科目前在护理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护理问题,以及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1 护理存在的问题1.1 护士业务水平低护士的业务水平低是引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犹其是基层医院,招收护士的起点比较低,相对来说文化层次也比较低,中等学校毕业的护生多数存在着基础知识薄弱和专业知识缺乏的情况。就我国目前的医疗状况而言,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大多比较年轻,工作稳定性差,不太注重业务学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缺乏临床经验和综合判断能力,以及对骨科护理业务不熟练,手法生疏,技术不过硬。在面对复杂情况的时候,不能正确地为患者制定出合适的护理方案;在面对紧急情况的时候,不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救助。如搬运颈椎损伤患者时操作不当易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在石膏未干燥的情况下搬动患者,造成石膏变形、折断。还有对疾病的潜在并发症预见不足,如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发生深静脉栓塞;长骨干骨折,在伤后72 小时易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等;在骨科护理中,缺乏预见性思维,无个体针对性,无观察重点,致使伤后发生致命的并发症时才采取对策,延误了治疗抢救时机,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1.2 护士沟通能力差由于现在的护士起点比较低,相对来说文化层次也比较低。语言表达能力差,虽然科室管理者已经设计好了各项操作前后的的沟通语言,但年轻护士并不能完全灵活运用,只是靠好的记忆力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同时缺乏沟通技巧,致使花了时间、做了工作但收效甚微,有的甚至起到反作用。比如护士告诉患者明晨空腹抽血,只告诉患者明早不吃饭,初次住院的患者以及文化层次低的患者严格按照护士的交代没有吃饭,但却喝了汤、吃了牛奶,致使各项检查不能按时做而引发纠纷。骨科的住院患者多因车祸或意外事故所致,事件突发,患者及家属都毫无心理准备及相关知识,看到自己或亲人遭受痛苦而显得情绪急躁,但他们并不了解诊疗程序,认为只要受伤后就应立即进入麻醉科进行手术,不懂得还应进行快速必要的术前准备和检查,有的患者甚至必须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才能手术等情况,此时护士缺乏耐心细致的解释和沟通技巧差或者态度冷淡就成为医疗纠纷的导火线。
1.3 护士责任心不强骨科护理不同于其他护理,呈现出患者急症多,合并伤多;特殊检查多;各种牵引治疗多;骨科疾病病程长,护理工作繁重;术前皮肤准备工作要求严格等特点[1]。所以这就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由于现在我科护理人员人力资源不足,工作量大,长期处于繁重的工作中,使身心疲惫,因此情绪波动大,忽视责任心,有些护士对患者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对病情观察不仔细、不及时;护理记录也不完整、不准确,缺乏连续性,千篇一律,应付了事,书写不规范,记录不认真;对待病患及其家属的态度冷漠,语气生硬,不愿意与患者交流,极易引起护理差错或者护患纠纷1.4 护士法律意识淡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法律建设的不断完善,患者的法律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而护士由于资历浅,社会阅历不丰富,自我保护意识还停滞不前。患者自入院起,就与医院建立了合同关系,就享有平等的救治权、知情同意权、安全的治疗权、自由选择权等,但护士也同样享有在患者面前被尊重的权利。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因护士工作的特殊性,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比医生多,虽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还是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但护士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导致护理文书记录不清,缺项、数据的收集大致化,往往出现纠纷时拿不出证据,处于被动地位。
1.5 护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护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医院制度不健全、或有制度但未落到实处就形同虚设,久而久之,一些护士就会不按照医院的的规章制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常常擅自隐瞒、处理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失误而造成更大的责任风险。如大手术患者未到床旁交接班而使患者管道脱落未能及时发现;危重患者未按规定巡视,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延误抢救时机;对有精神症状的外伤患者未派专人守护而引起意外事故发生;在进行治疗时,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等。
1.6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到位 护理健康教育是指护理工作者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系统教育,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配合治疗和恢复健康的行为。健康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能力,掌握康复锻炼的技能、增加治疗疾病的信息以及增加疗效达到健康的目的[2]。健康教育工作也是骨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护士人员少,工作繁忙,再加上年轻护士知识缺乏,往往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及时性,只是机械地、盲目地对患者进行宣教,但收效甚微,以至于出现病人在不了解自己病情的情况下过早下地、过早活动发生钢板断裂;股骨头置换的病人由于翻身或坐姿不当造成脱臼;术前病人没有禁饮食而推迟手术时间等,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2 防范对策2.1 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现代骨科医学的发展和骨科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展,对骨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更多的专科护理技能,还要掌握其他相关专科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我科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来提高护士专业基础知识和护理技能。如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整体培训,组织模拟治疗来增加年轻护士的临床经验;选派不同层次的护理骨干集中时间参加学习培训,包括参加学习班、培训班、学术交流会等;鼓励年轻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更高层次的学习。同时还要培养护士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晨间提问、护理查房和定期考试等形式来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防范护理事故发生。
2.2 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首先,科室要对年轻护士加强职业道德及职业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同时也要加强护士的法律观念、增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调整护士与病人的关系。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增强工作责任心。转变服务理念,主动热情地为患者服务,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关心患者,体贴患者,注重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其次,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关注,按要求定时巡查病房,观察患者病情,作好记录,如发生病变,及时上报处理。医院可以不定期地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服务质量。第三,规范工作记录的书写,增强法律意识,及时、准确、规范、真实地记录患者的情况。医院和科室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同时还要加大对护理人员的监管力度,定时地检查工作记录的记录情况,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帮助护士提高工作态度。
2.3 完善各项护理制度,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和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是护理安全的保证。在科内成立由护士骨干组成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其主要职责:①对科室内各项护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与骨科相关的潜在护理缺陷;②对骨科相关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干预措施;③每周召开安全小组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安排下周工作重点。同时对护士进行持续有效的风险教育,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树立牢固的职业责任,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2.4 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充足的护士人数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障。科室应根据卫生部要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护士长在了解和掌握各班工作规律,工作量和工作特点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分工,工作忙时加强班次,但各班相对稳定,避免轮换过频,以保证对病人及时、连续的治疗与护理。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病人、重点操作的护理倾斜,动态安排护士人数,实行弹性排班,注重护士新老搭配,体现能级对应。遇有抢救,及时调配人员,确保护理工作正常运转。
2.5 注重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活动,是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的主要渠道,经常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有利于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还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护士要特别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通过交流把治疗、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手段[3]。骨科护理人员要针对骨科疾病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例如可以在巡视病房,执行治疗、护理操作等过程中与患者交谈,不失时机地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有关预防、康复知识;也可采取讲授法、发放手册的方法,还可以亲自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动作示范,指导患者学习自我护理的方法。但是健康教育是一门牵涉多学科的应用科学,这些学科在健康教育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因此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更多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技巧来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必须加强对护士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安全风险教育,才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医院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合理配置人员,才能从制度上,人员上保障医疗安全。同时要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才能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治疗骨科疾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1] 苏敏,骨科护理中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与防范,首都医药,2009.9(下):14[2] 赵阳立,朱美玉,王素珍,李秋杰主编,骨科临床护理学[ M ],中国科学出版社,1997,4,2[3] 赵美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
论文作者:周小玲 程晓波 刘晓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8
标签: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骨科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工作论文; 家属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