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帽的“自白”(论文文献综述)
徐丽[1](2021)在《《1000岁的老男孩》(节选)汉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郑鸥帆[2](2021)在《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着名的哲学家、解构主义思潮的创始人,致力于哲学、文艺理论、符号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频繁穿梭于哲学、文学、符号学、语言学及美学等多学科的文本间,1978年出版《绘画的真理》一书,在艺术领域提出“画框”的理论并以此对传统的形而上学逻辑进行审视和拆解,对后世艺术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思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是基于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艺术观念及理论传播与发展的问题,以德里达的“画框”理论为研究对象,引用视觉研究范式对德里达的“画框”理论及其嬗变予以系统的分析和讨论,旨在厘清德里达如何运用哲学的方法解构视觉艺术,以及后世学者对德里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在目前对德里达及其画框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立论与研究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德里达的哲学之脉,从德里达的哲学思想出发,首先明晰其思想理路和批评立场,在此基础上对其批评语言的建构、解构主义的途径进行分析;二是德里达的画框之理,从“画框”理论入手,明晰画框作为真理的内涵与外显;三是画框的话语之变,以马克·坦西、米克·巴尔、保罗·杜洛为例,阐述画框理论的发展与嬗变;四是艺术界的边框之思,从边界观念的隐喻、艺术创作的自由、边框意识的新思维三大方面对画框理论的嬗变进行回顾与展望。通过对德里达在视觉文化批评理论中建立的批评策略,勾勒艺术与解构的历史来路,思考当今艺术的难解之状。除此之外,对德里达的“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不仅可以为艺术的阐释、创作和批评提供新思路,让德里达的哲学思想与艺术观念更加完整,还对今天的艺术现象与艺术发展有着特殊的启示,具有现实性与社会性。
李亚楠[3](2020)在《红网“红辣椒评论”的话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评论一向被视为新闻传播的旗帜和灵魂,是媒体思想性和战斗性的具体表现。而融合了时代特征的网络新闻评论,在传统新闻评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时效性强、交互性强、开放性强等新的特征,在满足新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亦满足了大众“指点江山”的话语需求,网络新闻评论俨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舆论引导最为有力的工具。“红辣椒评论”栏目在经济催生、政治指导及文化重塑等社会语境下顺势创立,为湖南省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红网”的核心和灵魂,是目前湖南省内影响最大的网络新闻评论平台。“红辣椒评论”栏目始终坚持“反映民众声音、培育时评新人”的宗旨,注重打造思想盛宴的平台,分享、交流评论写作技巧,重视对大学生等群体中时评新人的培养,使之在学界和业界均广受好评,亦获得诸多奖项,这与其独特的栏目特色自然密不可分。在文本生产策略上,“红辣椒评论”栏目的文本词汇将说服意图外化;语法使说服意图合理化;而双重话语结构则强化了文本的劝服效果,从而将文本的意义清晰且有效地传达给话语阐释者。在话语实践层面,“红辣椒评论”栏目亦采取了多种策略,如话语生产者方面采取多元化策略,以广泛反映民众声音;话语议题方面采取广泛性策略,以贴合受众需求;而在话语风格方面则采取了多样性策略,以优化受众的阅读体验。由此形成了“红辣椒评论”栏目独特的话语特色,使之成为众多新闻网站及同行竞相学习借鉴的对象。但“红辣椒评论”栏目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本地新闻评论占比较低,在定位方面,地方与全国界限模糊;对立意见供应不足,意见输出过于明显;与受众互动的形式相对单一,有效互动相对欠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红辣椒评论”栏目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明确自身定位,提高本地新闻评论的数量;增设辩论栏目,注重提供多种评论角度的评论文本;亦需发挥媒介优势,开拓更多的双向互动形式。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重要工具及渠道,不仅红网的“红辣椒评论”栏目如此,其他众多新媒体亦然,均应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不断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以促进良好舆论环境的形成,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共同创造和谐社会。
王怡菲[4](2020)在《闲淡生活中的“女性言说” ——长治、晋城女性诗歌论》文中认为长治、晋城两地地缘文化接近。自赵树理以来,两地文脉赓续,对“晋军”的崛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诗歌”领域也不例外,其中的女性诗人群体,更应值得关注。历届“赵树理文学奖”获奖的女性诗人迄今(2019)共计5位,来自长治的桑小燕、陈小素,晋城的郝密雅、悦芳,相继折桂,——另一席是临汾的裴彩芳,的确引人瞩目,也不仅仅属于巧合。然而,除了以上“赵树理文学奖”的得主,像张奕、周广学、和飞燕(长治)、杨秀清(晋城)等女性诗人的创作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她们对于地方风俗、山川大河的多元描写,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与挖掘等等,不仅展示着她们对于故乡的认同情怀,更是“自我”意志个性化言说的彰显。她们创作的成果主要见于《羊的眼泪》(桑小燕)、《素诗》(陈小素)、《周广学诗歌精选》、《含泪的花期》、《掩藏着鸟鸣》、《零的抑扬顿挫》(周广学)、《仿佛的清欢》(张奕)、《爱或者疼痛》(和飞燕)、《掌心里的河》(郝密雅)、《都是暂时的》(杨秀清)、《虚掩的门》(悦芳),等;(其中周广学的几部诗集所收录的诗作多有重合);本文以以上8位女性诗人的11部诗集为例,首先立足于时代与地域文化,具体考察长治、晋城两地女性诗人们对于旅游景观及自我身份的个性思考;接着围绕女性诗人们的身份意识,将之个性化的“思乡”书写予以观照;最后比较其中几位女性诗人不同时期意象选取的异同,进一步展现她们切入日常生活独特的视角,以期凸显女性诗歌抒情的“声音”之于山西诗歌总体把握所能提供的参照意义。
李梦侠[5](2019)在《当代中国基层行政执法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基层执法能力”为核心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具体的执法经验,探讨在既有条件下,基层政府如何通过自我调适来补强行政执法能力,在此基础上寻求提升基层行政执法能力的方法。文章认为,探讨基层行政执法能力的运行实践与建设方向,关键在于对“基层行政执法能力”有基础性的认识。以国家能力、科层制为理论基础,以多个地区的执法实践为经验基础,文章从执法权运行、人员组织、财政保障、执法动机、执法互动五个理论维度来理解基层行政执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基层政府补强执法能力的机制进行解释,最后总结基层执法能力的结构,并在明晰执法能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制度建议。行政执法权的配置存在显着缺陷,弱化了基层的行政执法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纵向上来看,多数执法权没有被配置到乡镇层面,只停留在县级层面,直面基层社会的乡镇政府和政府部门的基层站所缺乏执法权,致使执法工作渗透性不足;横向上来看,执法权的配置高度分工化、部门化、专业化,分殊林立的权力结构难以被整合,致使执法工作缺乏综合性。执法权配置的制度缺陷影响了常规执法模式的效度。为了克服执法权配置的缺陷,基层政府通过联合执法模式、综合执法模式、综合治理模式来强化执法效能、补强执法能力。上述执法模式及其相应的权力调控体现了基层政府克服制度缺陷的努力,其中党政体制为执法权的调控提供了基础,从这一角度来看,党政体制对基层行政执法能力具有强化作用。基层行政执法面临着执法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齐的困境,基层政府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从社会中汲取人力资源,以提高执法能力。由于编制采用刚性的指标管理,因此基层政府很难通过补充公务员来充实执法人员数量,为了破解人员短缺给执法工作带来的困境,基层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来组织人力。就政府内部而言,行政事业编制人员被纳入执法队伍,成为基层部门不可或缺的正式执法力量;通过合同聘用,大量的行政辅助人员被吸纳到执法队伍当中;通过政治动员和自愿参与,村社干部与部分基层群众参与到执法工作当中。最终形成了“执法人员-辅助人员-协助人员”的队伍结构。执法队伍建设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专业化”是执法队伍未来的发展方向,立足于实践中的执法队伍结构,文章对“专业化”进行了重新理解,认为满足基层执法工作需求的“专业化”应包括政治性、技术性和经验性三个要素。立足于执法队伍结构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是提升基层行政执法能力的可行思路。基层行政执法面临着财政保障不力的困境,主要表现是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能力难以满足执法工作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为了破解财政保障的困局,基层执法部门通过项目制获取必要的专项经费,通过选择性支出保障重点工作,通过“中心工作”制压缩执法的人力成本。三种应对措施背后体现了项目制、科层制和政治动员三种治理机制对基层财政困局的不同反应。执法的财政保障水平以基层政府的财政水平为基础,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的财政水平,“分税制”和“乡财县管”制度限制了基层政府的财政自主性,晋升锦标赛体制则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支出方向,三个因素共同制约了基层政府的财政水平,同时也限制了基层政府对执法的财政保障。在制约因素当中,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晋升锦标赛体制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只能从“分税制”和“乡财县管”制度寻求提升基层政府财政活力的突破口。上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适当松动“乡财县管”制度有助于提升基层政府的财政活力,进而提升基层政府对执法的财政保障力度。基层行政执法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目标替代”的困境,体制压力、部门利益和体制激励在不同程度上替代了法律规范,成为执法部门开展工作的主要动机和出发点。在体制压力的作用下,基层行政执法部门偏向于依据上级部门的政策安排执行法律;在部门利益的作用下,基层行政执法部门倾向于依据部门本身的利益执行法律;在体制激励的作用下,基层行政执法部门热衷于容易凸显政绩的执法工作。科层组织所具有的自主性、层级结构和分工结构是“目标替代”得以存在的体制根源。“目标替代”消解了依法行政,生成了依法行政的实践困境。在法治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之下,加强依法行政是执法能力建设的应有之意,然而由于缺乏激励功能,依法行政在基层难以从理念走向实践。以贯彻依法行政为目的,各级党委政府应该重视政治教化对于法治的推进作用,通过作风建设将依法行政的理念外部化、行为化。执法互动最大的困境在于执法部门对基层群众的法治需求缺乏回应性,国家对于社会的吸纳、国家的社会控制因此受到影响。执法部门与社会力量的互动存在着三种模式:压制型模式、俘获型模式和妥协型模式。压制型模式体现了执法部门对社会较强的控制力,但因为缺乏回应性而频繁陷入“维稳”困局;俘获型模式通过吸纳地方精英来贯彻执法意图,执法部门因此注重回应地方精英的需求,致使基层社会出现“精英俘获国家”的现象;妥协型模式能够让执法具备一定的回应性,但是容易弱化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模糊的“委托-代理”结构、多元化的利益格局、灵活变通的执行传统和结果导向的激励结构共同构成了三种执法互动模式的生成空间。回应型的执法互动模式有助于回应基层群众的法治需求,有助于法治意识的传播和国家的社会控制。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基层的行政执法体制具有适应性,该特性使得基层政府及其执法部门能够在既有条件下对执法能力进行补强,但是这种补强的作用有限,依据基层行政执法能力的结构,做出针对性的制度变革是建设执法能力的可行方式。基层行政执法能力由执法权调控能力、人员组织能力、财政保障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互动能力构成;基层行政执法能力的复杂构成说明执法能力受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制约,提升行政执法能力需要从复杂的制约因素入手。相应地,在前述讨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建议。
汪子津[6](2018)在《新工人还是农民工?——一项针对北京工友之家文学小组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一项以我国城市化浪潮为背景,有关外来打工者身份认同和身份体验的田野研究。北京工友之家用"新工人"这个词替代"农民工",以提倡新工人文化,尝试赋予打工者主体性。但事实上,被冠以"新工人"称号的每个打工者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体验。他们的主体意识与行动,他们的日常实践与整体文化,都与"新工人"这个词的意涵存在差距,甚至,有些工友实践的是一套完全有别于"新工人"文化的文化。"新工人"指代的不是现实,而是一个未达成的目标。统一的称呼与统一的发声渠道,还有可能导致打工者个体的声音再次被湮没。打工者在工友之家接受文学教育,对于"文学教育改变命运"这个话题,他们各自抱着不同的期待。然而,不论是个人命运还是群体命运的改变,文学教育的作用都微乎其微,它不可能直接改变整个社会。文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创造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以及缓慢地改变人们的意识。
中华民工[7](2015)在《工棚随笔(组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简资修[8](2014)在《过失责任作为私法自治之原则》文中研究指明过失是私法赔偿之核心,但其往往不为人正确理解,以至于法律体系混乱。传统的过失罪责化,无法解释为何能力较差的行为人仍须适用强人所难的高损害赔偿责任标准。所谓"过失客观化",只是回避了问题,因为其未说明为何客观化及其如何可得出此客观标准。有经济分析论者,直接将能力效益化,计算出客观的过失标准,得出如"过失罪责化"的结果。事实上,基于损害之相互性质,损害若要移转(填补),其必须是行为人应该而且能够预见的,否则法律即是徒生滋扰;在行为人应预见且能预见的讯息条件下,可得出一个行为标准,行为人若逾越之,即应负损害赔偿责任;损害对于行为人是否可预见,取决于其行为的危险性——愈是危险行为,愈是可预见。简言之,过失责任即是危险责任。一旦明乎此,私法的损害赔偿责任体系即清楚了:严格责任不再与过失责任决然可分;故意与过失也不再是心理之区分,而在于损害预见可能性的高低;契约法的归责事由不再与侵权法的过失有矛盾;公示制度效能为何决定了物权效力的范围;过失不可能分离于不法而在后认定;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是填补性的而非惩罚性的。
李锦华[9](2014)在《论自白任意性规则》文中研究说明自白任意性规则是刑事证据规则的重要内容,对证明案件事实和保护人权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缺乏对自白任意性规则的正确认识,实践中过度依赖口供,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问题屡禁不止,为解决问题甚至出现“零口供”规则,但是仍未能解决问题的症结。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对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内涵进行厘清,立足我国实际,指出看待自白任意性的正确态度,并借鉴域外成熟的立法例,提出具体确立我国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基本思路。本文共分成四章对自白任意性规则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自白任意性规则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是对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内涵、相关范畴、理论基础和法律价值进行探讨研究。第二章是我国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实践概况及反思。首先,以实践中案例进行分析,尝试找出问题的原因;其次,对我国历史发展中对待自白的态度进行回顾并获得启示;最后,对我国自白任意性规则的立法进行解读和评价,提出在立法中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的重要性。第三章围绕自白任意性规则在域外的立法例进行研究。通过介绍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立法例,阐述影响自白任意性的重要因素,指出我国立法可借鉴的地方,为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提供依据。第四章提出确立我国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基本思路。主要指出在立法应明确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内容,并确保自白任意性规则在实践中有效运行,在运用规范、证明规则和配套制度等方面提供建议。
陈冠豪[10](2011)在《中国当代恐怖传说之类型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久以来,“鬼故事”流传在民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国内学术界对当代鬼故事的关注较少,因此笔者在此篇论文中尝试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本篇论文的上篇,笔者先对学术现况作出简单的介绍,并在美国当代都市传说的概念启发下,将中国当代鬼故事,定义为中国当代恐怖传说;接着笔者将搜集到的一百余篇中国恐怖传说分出三种类型本篇论文的下篇,笔者对当代恐怖传说中的一些特质进行分析论述。接着笔者对恐怖传说的结构提出了“不合理事件”与“解释”的看法,并在论文中,为“解释”做出了定义与说明。
二、安全帽的“自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全帽的“自白”(论文提纲范文)
(2)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关于德里达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关于“画框”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德里达的哲学之脉 |
2.1 哲学思想的生成 |
2.1.1 认识德里达 |
2.1.2 解构的思想来源 |
2.1.3 多重立场间的穿梭 |
2.2 批评语言的建构 |
2.2.1 否定逻各斯的语言策略 |
2.2.2 价值观引导的语言系统 |
2.2.3 后现代再现的语言视角 |
2.3 解构主义的策略 |
2.3.1 拆解:对传统结构的审视与否定 |
2.3.2 书写:写作之前,延异之后 |
2.3.3 补充:聚焦文本延宕后的危险边缘 |
第三章 德里达的画框之理 |
3.1 画框:框的认识 |
3.1.1 画框的变迁 |
3.1.2 边缘的强调 |
3.1.3 真理的生成 |
3.2 附饰:框的争辩 |
3.2.1 有关框架的话语 |
3.2.2 附属之物的意义 |
3.2.3 画框真理的迁徙 |
3.3 身份:框的显现 |
3.3.1 框外:标签的耳语 |
3.3.2 框内:签名的话语 |
3.3.3 去框:无题的言语 |
第四章 画框的话语之变 |
4.1 马克·坦西:建构意义之框 |
4.1.1 发现文本的痕迹 |
4.1.2 组合网格的框架 |
4.1.3 绘画表现的画框 |
4.2 米克·巴尔:视觉叙事之框 |
4.2.1 视觉叙事的理路 |
4.2.2 叙事活动的组成 |
4.2.3 换框实践下的多重阐释 |
4.3 保罗·杜洛:修辞阐释之框 |
4.3.1 有形画框的框制 |
4.3.2 体制边界的在场 |
4.3.3 无边画框的话语 |
第五章 艺术界的边框之思 |
5.1 .边界观念的隐喻 |
5.1.1 框的观念延伸 |
5.1.2 模糊的边界观 |
5.1.3 场域的差异性 |
5.2 .艺术创作的自由 |
5.2.1 破框的艺术策略 |
5.2.2 跨界的艺术实践 |
5.2.3 无框的艺术概念 |
5.3 边框意识的新思维 |
5.3.1 聚焦艺术边界 |
5.3.2 重观“艺术终结” |
5.3.3 体制下的坚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红网“红辣椒评论”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研究 |
0.2.1 关于“红辣椒评论”的研究 |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0.3.1 研究方法 |
0.3.2 样本说明 |
0.3.3 创新之处 |
第1章 “红辣椒评论”的社会语境 |
1.1 “红辣椒评论”的经济催生 |
1.1.1 话语方式的转变 |
1.1.2 消费主义的影响 |
1.2 “红辣椒评论”的政治指导 |
1.2.1 新闻思想的发展 |
1.2.2 政策环境的优化 |
1.3 “红辣椒评论”的文化重塑 |
1.3.1 话语权力的下移 |
1.3.2 话语秩序的重构 |
第2章 “红辣椒评论”的文本生产策略 |
2.1 词汇:说服意图外化 |
2.1.1 词汇的过度化表达 |
2.1.2 隐喻机制的使用 |
2.2 语法:说服意图合理化 |
2.2.1 情态动词强化语气 |
2.2.2 修辞:内化的说服意图 |
2.3 双重话语结构强化劝服效果 |
2.3.1 微观层面的连贯性 |
2.3.2 宏观层面的语篇结构 |
第3章 “红辣椒评论”的话语实践策略 |
3.1 话语生产者的多元化策略 |
3.1.1 地域分布广阔,思想碰撞激烈 |
3.1.2 职业身份多样,知识权力突出 |
3.2 话语议题的广泛性策略 |
3.2.1 全国性议题为主属地均衡 |
3.2.2 社会民生类议题居多贴近生活 |
3.3 话语风格的多样性策略 |
3.3.1 议论式为主话语形式新颖 |
3.3.2 批评建议类文本居多指向全面 |
第4章 “红辣椒评论”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 |
4.1 “红辣椒评论”面临的挑战 |
4.1.1 本地新闻评论较少地方与全国界限模糊 |
4.1.2 对立意见供应不足意见输出过于明显 |
4.1.3 互动形式相对单一有效互动相对欠缺 |
4.2 “红辣椒评论”未来的发展 |
4.2.1 明确自身定位加强本地新闻评论 |
4.2.2 增设辩论栏目提供多种角度评论 |
4.2.3 发挥媒介优势开拓双向互动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日期抽样 |
附录B “红辣椒评论”样本统计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闲淡生活中的“女性言说” ——长治、晋城女性诗歌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万物有声 |
1.1 “热爱的是景色中的灵魂” |
1.1.1 “旅游”入诗 |
1.1.2 “构筑在一张白纸上的信任” |
1.2 “感知岁月,寻求灵魂的自在” |
1.2.1 “自白”囵圄下的创作转变 |
1.2.2 “闲暇”生活方式的书写 |
2 “在地的乡愁” |
2.1 “返乡的忧心” |
2.1.1 “外乡人”的独白 |
2.1.2 “皆属陈姓” |
2.2 似是故人来 |
2.2.1 对于“亲情”的守望 |
2.2.2 “呓语化成文字” |
2.3 中国的“窑庄” |
2.3.1 “故乡的气味” |
2.3.2 符号化的“原乡” |
3 “发现世界的另一面” |
3.1 “寻找一条明亮的线索” |
3.1.1 以“黑夜”解救异化的自我 |
3.1.2 与“死亡国度”的沟通 |
3.2 “旁观者”的失语 |
3.2.1 “自我——他人”的主体转变 |
3.2.2 独具情思的“感性”观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当代中国基层行政执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与中心主题 |
二、概念说明与文献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田野调查与章节安排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能力理论 |
一、国外学者的国家能力理论 |
二、国内学者的国家能力理论 |
第二节 科层理论 |
一、韦伯的理性官僚制 |
二、科层制的负功能 |
三、官僚最大化理论 |
四、中国的党政体制 |
第三节 理论启示与分析维度 |
一、理论启示 |
二、分析维度 |
第二章 执法权配置局限及其克服 |
第一节 执法权配置的现状与局限 |
一、执法权配置的现状 |
二、执法权配置影响常规执法效度 |
第二节 作为应对策略的执法权调控 |
一、联合执法模式 |
二、综合执法模式 |
三、综合治理模式 |
第三节 执法权调控模式的机制分析 |
一、执法权调控的原因 |
二、执法权的调控手段 |
三、执法权调控的体制基础 |
第四节 党政体制对执法能力的加强 |
第三章 执法队伍的组织困境及其应对 |
第一节 执法队伍的组织困境 |
第二节 执法部门的应对措施 |
一、行政执法人员及其组织 |
二、行政辅助人员及其组织 |
三、协助行政人员及其组织 |
第三节 执法队伍的“专业化”及其内涵 |
一、科层理论中的“专业化”及其反思 |
二、执法队伍的“专业化”及其内涵 |
第四节 执法队伍的建设方向 |
第四章 执法的财政保障困境及其应对 |
第一节 执法的财政保障困境 |
第二节 基层政府的应对措施及其运行机制 |
一、基层政府的应对措施 |
二、应对措施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执法财政保障的制约因素 |
一、经济水平决定保障能力 |
二、财政体制限制财政自主性 |
三、晋升锦标赛体制影响支出选择 |
第四节 加强执法财政保障的两条进路 |
第五章 执法的“目标替代”困境及其破解 |
第一节 “目标替代”的三种类型 |
一、体制压力替代法律规则 |
二、部门利益替代法律规则 |
三、体制激励替代法律规则 |
第二节 “目标替代”的生成机制 |
一、“体制压力替代法律”的生成机制 |
二、“部门利益替代法律”的生成机制 |
三、“体制激励替代法律”的生成机制 |
第三节 “目标替代”的体制根源 |
一、科层组织的自主性 |
二、科层组织的层级结构 |
三、科层组织的分工结构 |
第四节 “目标替代”的后果及其破解 |
一、“目标替代”消解依法行政 |
二、通过作风建设强化依法行政 |
第六章 执法互动的困境及其出路 |
第一节 执法互动的三种模式 |
一、压制型模式 |
二、俘获型模式 |
三、妥协型模式 |
第二节 执法互动模式的生成机制 |
一、压制型模式的生成机制 |
二、俘获型模式的生成机制 |
三、妥协型模式的生成机制 |
第三节 执法互动模式的生成空间 |
一、模糊的“委托-代理”结构 |
二、多元化的利益格局 |
三、灵活变通的执行传统 |
四、结果导向的激励结构 |
第四节 迈向回应型的执法互动模式 |
结论 |
一、基层行政执法体制的适应性 |
二、基层行政执法能力的结构 |
三、提升基层行政执法能力的制度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论自白任意性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理论问题探究 |
第一节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具体内涵 |
一、 自白的含义 |
二、 任意性的内涵 |
三、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含义 |
第二节 自白任意性规则与相关范畴的甄别 |
一、 自白与自认 |
二、 自白与有罪答辩 |
三、 共犯的自白 |
四、 自白任意性规则与口供 |
五、 自白任意性规则与非法证据排除 |
第三节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理论依据 |
一、 虚伪排除说 |
二、 人权维护说 |
三、 混合说 |
四、 违法排除说 |
五、 小结 |
第四节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法律价值 |
一、 实体法价值 |
二、 程序法价值 |
第二章 我国自白任意性规则之状况及反思 |
第一节 我国自白任意性规则之实践透析 |
一、 实践中自白任意性规则的若干案例 |
二、 案例问题归纳 |
三、 自白任意性规则之实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关于自白证据任意性规则的历史沿革 |
一、 古代的依法刑讯取供 |
二、 近代的废止刑讯 |
三、 现代的“不轻信口供” |
第三节 对“零口供”规则的质疑与思考 |
一、 “零口供”规则的简介 |
二、 “零口供”规则与沉默权 |
三、 “零口供”规则与自白任意性规则 |
第四节 我国自白任意性规则的立法评价 |
一、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立法介绍 |
二、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立法缺陷 |
三、 立法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域外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自白任意性规则在英国的确立 |
一、 废除职权宣誓和刑讯 |
二、 自白任意性规则明确立法 |
三、 沉默权受到限制 |
第二节 自白任意性规则在美国的重大发展 |
一、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 |
二、 “毒树之果”原则 |
三、 米兰达规则 |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关于自白任意性规则的规定 |
一、 德国的自白任意性规则 |
二、 日本的自白任意性规则 |
三、 我国台湾地区的自白任意性规则 |
第四节 两大法系自白任意性规则之比较分析 |
一、 不同之处 |
二、 相同之处 |
第四章 构建我国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在立法上明确自白任意性规则 |
一、 删除“如实回答义务”并确定沉默权 |
二、 丰富“非任意性”的内容 |
三、 区分庭内自白和庭外自白 |
四、 非任意性自白的排除 |
第二节 运用自白任意性规则的规范 |
一、 诉讼权利告知 |
二、 讯问方法规范 |
三、 全程连续录音录像 |
第三节 自白任意性的证明规则 |
一、 证明责任的分配 |
二、 证明标准的选择 |
三、 证明任意性的操作程序 |
第四节 自白任意性规则与其他制度的契合 |
一、 补强证据制度 |
二、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制度 |
三、 被告人认罪量刑制度 |
四、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当代恐怖传说之类型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中国当代恐怖传说的定义与分类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动机 |
二、学术现况 |
第二章、中国当代恐怖传说的定义 |
一、美国的当代都市传说 |
1、都市传说的定义 |
2、都市传说的传统 |
3、都市传说的传播 |
4、都市传说的特性 |
5、都市传说的研究方法 |
二、中国的当代恐怖传说 |
第三章、中国当代恐怖传说的分类 |
一、人影传说 |
1、消失传说 |
A、于某密闭空间 |
a、车内人影消失 |
b、屋内人影消失 |
B、于某开放空间 |
2、出现传说 |
A、当下知道传说 |
a、诡异的现身方式型 |
b、特殊的人影身份型 |
B、事后知道传说 |
a、由他人告知真相 |
(1) 遇害捉弄型 |
(2) 相安无事型 |
b、从事物改变得知 |
(1) 转身传说 |
(2) 购物传说 |
二、闻声传说 |
1、说话声传说 |
2、脚步声传说 |
3、哭泣声传说 |
4、敲门声传说 |
三、物品传说 |
1、电器传说 |
2、植物传说 |
3、床铺传说 |
4、画像传说 |
下篇 中国当代恐怖传说的研究与观照 |
第一章、中国当代恐怖传说之特质分析 |
一、讲述者强调的重心 |
二、情节的巧思 |
三、混合型的传说 |
四、性别对比 |
五、三段式情节 |
六、记号象征物 |
第二章、中国当代恐怖传说之结构探讨 |
一、中国当代恐怖传说的"解释"结构 |
1、"解释"的定义 |
2、"解释"的形式 |
3、"解释"的位置 |
4、"解释"的结构分类 |
二、与其它恐怖传说之"解释"结构比较 |
1、与古代恐怖传说之"解释"结构选样比较 |
2、"解释"与"推延":中西当代恐怖传说之结构比较 |
第三章、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当代恐怖传说情节简介 |
附录二 中国传统恐怖传说情节简介 |
附录三 中国当代恐怖传说型态图表 |
后记 |
四、安全帽的“自白”(论文参考文献)
- [1]《1000岁的老男孩》(节选)汉译翻译实践报告[D]. 徐丽. 西北大学, 2021
- [2]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D]. 郑鸥帆. 河北大学, 2021(02)
- [3]红网“红辣椒评论”的话语分析[D]. 李亚楠. 湘潭大学, 2020(02)
- [4]闲淡生活中的“女性言说” ——长治、晋城女性诗歌论[D]. 王怡菲.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当代中国基层行政执法能力研究[D]. 李梦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新工人还是农民工?——一项针对北京工友之家文学小组的田野研究[A]. 汪子津. “城市与美好生活”论文专集, 2018
- [7]工棚随笔(组诗)[J]. 中华民工. 躬耕, 2015(12)
- [8]过失责任作为私法自治之原则[J]. 简资修. 北大法律评论, 2014(01)
- [9]论自白任意性规则[D]. 李锦华. 广东财经大学, 2014(02)
- [10]中国当代恐怖传说之类型分析与研究[D]. 陈冠豪. 北京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