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派”国画该醒醒了
文:冯善书
近年,身边不止一个骨灰级票友亲口跟我说,他不想再把这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再放在国画上了。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我深信他们此刻是认真的,同时也是难受的。
有一位朋友,他们家祖宗几代人都在玩收藏,可以说从娘肚里出来就对水墨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带有一种精神上的感应。作为家族式的收藏传承人,他从父亲和爷爷那里接过来的名画就让人眼花缭乱,到了他这一代,不仅自己从小就在学习国画,也在接力收藏国画。胡润那份饱受争议的艺术百富榜里边,只要手头功夫真正被全国承认的好手,他基本上都接触和购买过他们的作品。不为什么理由,就因为在收藏这条跑道,他启动得比别人早。你刚刚从床上爬起来刷牙,人家已经在半路上了。马云还奔跑在全国各地四处兜售黄页时,他就早已经在有步骤地买当时一线名家的作品了。所以,对他这类人,你没办法去质疑他对传统国粹的感情,更没必要去嘲笑他对国画的审美和评价不够专业。
还有一位朋友,在国内办文博会已经做到业内首屈一指。没错,我再往深一说,很多人就知道是谁了。我嘴里说的文博界带头阿哥,指的当然不是香港巴塞尔。他聚焦的就是中国最传统、最璀璨的文化成果和艺术成就。许多思想乏味、全家穷得只剩下钱的豪客们,就是在他的引领下,从市场上打开了一扇了解和读懂中国传统艺术的窗口。从某种程度来讲,他就是中国画和中国书法最忠实和活跃的一名推销员。不仅在市场上帮别人吆喝,他自己也是一名专业的画家,主攻的就是中国画。
然而,就是这两位朋友,最近两年告诉我,要把收藏的方向盘扭一扭,不能再在那些题材重复、审美老旧、思想空洞、人云亦云的国画上浪费更多时间了,他们要把自己的时间多关注一下当代艺术。从大的方面来讲,前者用大量模仿古人和抄袭同行的作品去倾销市场,不仅与时代脱节,也是一种无效的“输出”。《战狼》和《流浪地球》这两部电影为什么能够在进入中国影史同时,还能够成为让同行望其项背的票房冠军。就是因为在两者故事题材和艺术表达上有破有立,许多观念和手法对中国同行来说都是划时代的。但历数当代中国画坛上的那些一线名家,有几个称得上是划时代的?大多数也就是在艺术语言上能让老百姓看得懂,在技术上能够与传统艺术找得到传承关系,至于所谓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理念,要不是空空如也,要不就是完全沉迷于过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重复和诠释古人创造的那个艺术世界。像这样的作品,既不能代表新中国的高速发展,也不能呼应新时代的审美追求。那些曾经讨好过古人的内容和形式,又如何能够用来打动当代人的感情和审美标准呢?
缺钼矫正技术:叶面喷施0.01%-0.1%浓度的钼酸铵或钼酸钠溶液,一般在抽梢后的新叶期或幼果期进行喷施为宜。对酸性土壤,增施石灰,调节pH值,保持土壤pH5.5-6.5。
观光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参与为特点,以文化为内涵,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和民俗观光村。
事实上,30多年前李小山在《江苏画刊》上发表的那篇曾经在中国画坛引发轩然大波的《当代山水画之我见》,并未能起到警醒艺术圈的作用,如果有用,当代的国画家有一半以上已经走出自我陶醉和自我欺骗的“闭环”。倘若没有感情上的绑架和商业上的炒作,场内的资本或许早已撤离这个死水一潭、沉闷无趣的国画圈。最后讲几句在商言商的话,为什么香港巴塞尔能够短短几年就炒得让半个中国艺术圈都伸长脖子两眼发光?窃以为,这是操盘者在读懂时代同时,在策展营销上与当代人的审美诉求和精神世界无缝对接,从而能够追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搞国画的人常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师古但不泥古”,但为什么在艺术实践上却整天把创新撩在一边,把双脚陷进传统的泥沼里出不来呢?市场的反映有时看起来是庸俗的,但的确也是最真实的。我们还需要等待一个孩子来指出皇帝的新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