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丘庄社会阶层的变迁_大邱庄论文

大丘庄社会阶层的变迁_大邱庄论文

大邱庄的社会阶层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阶层论文,大邱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可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既不在农村内地,也不在城市中心,而且在靠近城市的农村地带。这个地带,既易于接受城市经济的辐射影响,又不像城市那样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领导人如果有胆有识,率先改革,就会出现飞速发展,就会出现奇迹。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大邱庄位于天津西南30公里,距天津机场45公里,离天津港60公里,紧靠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总面积9平方公里。 当年这个村庄的负责人就说,“农民光靠啃土颗粒会永远受穷,就是过去的地主也只有兼营工商业才能致富。”因此,他们率先办起乡镇企业,发展极快,闻名全国,其经济实力有中华第一村之称。笔者在1988年“中国经济开放与社会结构变迁”研讨会上,曾论述了这个村的社区结构变迁,本文着重分析大邱庄社会阶层的变迁。

一、阶层变迁是经济巨变的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大邱庄人把一个贫困落后的乡村,建设成为一个现代新城镇。从这个村1978年与1998年的基本数据的对比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1978年的基本数据 1998年的基础数据 1998与1978年对比

总人口 2822人6232人增长1.21倍

劳动力数928人2243人增长1.42倍

工农业总产值 98.2万元571682万元增长5821倍

社会总产值 173.2万元719390万元 增长4153.5倍

工业利润 17.3万元 49693万元增长2872倍

人均创社会总产值468元 115.4万元增长2465倍

人均创利润

61元 7.97万元增长1306倍

资产(固定资产原值) 132.4万元252906万元增长1909倍

从大邱庄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农业)约占2%,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约占95%,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商业、餐饮业、服务业)约占3%。第三产业比例低,呈发展的趋势。1998年,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33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5091 万元(其中工业104472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586万元。

像大邱庄这样的高速发展,如果不是处于改革开放早期的特定环境,不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特定时期,是无法解释的。从大邱庄一系列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四化”,主要表现在:

1.农村实现了工业化,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大邱庄组建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尧舜、津美、万全和津海四大企业集团公司。全镇企业351家、涉及13大行业、40个门类1000 多个品种,企业生产设备具有国内90年代技术水平的已达到20%,具有80年代技术水平的占50%以上,形成了以钢铁工业为主体,以机械、化工、电器为骨干的工业生产格局,彻底改变了单一的农业经济,在农村实现了工业化。在1996年全国千家乡镇企业最大经营规模、最佳经济效益评比中,四大企业集团均进入前10名,同时闯入中国最大工业企业500强。

2.农业实现了机械化, 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耕地总面积5317亩。近20年来,大邱庄每年都以工补农,不断壮大农业集体实力,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全镇拥有农机具170多台套,8500马力,每亩平均1.77马力。 农业生产实现了从播种到收割的一条龙机械化操作,并且出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的良好态势,农业生产已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3.乡村实现了城市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过20年的建设,大邱庄已由一个贫困落后的乡村,变成一个聚集产业、人口、具备城市形态和城市生活方式的现代城镇。住房三次换代,坯房变楼房;道路三次重修,泥土路变柏油路;与群众生活相关的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电通讯基础设施框架基础形成;与经济相配套的金融、保险、商业及各种服务业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镇有教育质量较高的五所小学、一所中学。四大集团都设有在职教育中心。

4.人民生活实现了小康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近20年来的艰苦奋斗,大邱庄人由穷致富奔小康,人民群众开始穿着讲漂亮、吃的讲营养,用的讲高档,住的讲宽敞,家家通电话、户户住楼房。全镇有各种住宅楼、别墅楼、人才楼、办公楼300多栋,供水、供热、供气、 供电全面配套,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住宅建设试点城镇。全镇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镇医院有较高的医术,能做疑难手术。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基本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大邱庄的事实证明,经济超常发展,必然引发产业结构迅速调整和组合,也必然促进农民阶层的大分化,促进社会阶层的变革和重组。

二、农民阶层的分化及特点

在改革开放以前,大邱庄人口是清一色的农民,他们始终没有摆脱单一的种植业和普遍贫困状况。大邱庄的青壮年竟有252 人因贫困而娶不上媳妇。大邱庄从1978年开始办工业,当年从事农业的816人, 从事工业的112人,占全部劳动力的12.1%。从1978年以后, 农民阶层发生了急剧分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绝大多数农民脱离了农业转入非农产业。据统计,大邱庄1998年从事各类产业的人员共15371人,其分布是:从事农业的100人,从事工业的13672人,从事专业运输业的100人,从事商业的413人, 从事建筑业的704人,从事饮食服务业的382人。如果按一、二、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100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0.64%;第二产业14376人,占总数的93%;第三产业895人,占总数的5.8%。从社会结构转型的一般规律来看,农业社会转入工业社会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大邱庄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如此之迅速,确实是个奇迹。

2.大邱庄农民阶层的分化,并不是通过走私有化的道路,主要是发展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的结果。这可能是中国先富起来的农村的共同特点。旧的农村生产队所有制,也就是过去所说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大大压抑了农民的积极性。乡镇企业作为全村所有,怎么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呢?他们在前一时期主要有两条措施:一是普遍提高村民的生活待遇,此外还有十几项福利待遇,如供水、供电、供气、电话、住房、上学、医疗、丧葬等,带有供给制性质。这种共同富裕的措施调动了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二是对企业采取承包办法,多劳多得,企业负责人和有贡献的人员可以得到重奖。这一措施调动了骨干的积极性。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邱庄也及时进行了改革。1996年镇政府统一进行了住房商品化的改革,居民都购买了住房。在不降低居民生活水平条件下进行了物业管理改革,扩大了收费部分,克服了实行“供给制”带来的浪费现象。更重要的是,大邱庄的大型企业都进行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如四大企业集团中的津美集团,从1994年开始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经过3年努力,探索出“企业集体所有、 社团集体所有、社会法人所有、自然人所有”的“三社一自”的所有制结构,极大地调动了股东群体和受益群体管理企业、经营企业、监督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发展。这样改革的结果,80%以上的股份都是集体的。在大邱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从1997年以后才出现,现有个体工商户282户,私营企业主113户,大都是小户,占的比重很小,许多是外来的。因为大邱庄为全村做了一个远远优于外地经济效益的“大蛋糕”,这样谁也不愿意自己另起炉灶了。

3.企业的经理(厂长)层正在兴起。像大邱庄这一类集体致富的,开始大都是党政企合一,村的党组织负责人就是董事长、总经理,而这里经过建镇改革,建立了四个企业集团, 与党政脱离, 逐渐形成了约400 人的经理(厂长)层, 这些人对全镇经济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 1997年,全镇评选出十佳经理、厂长,最年长的只有46岁,最年轻的只有26岁,其余的都是30几岁。据有的集团负责人分析,在企业中分三个层次,即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决策层,也就是经理(厂长)层。在分配上当前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两种,他们准备向按资分配倾斜,因为大邱庄本地职工都有股份,更重要的是决策层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他们认为,现在对决策层的物质刺激还不到位。这些人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不断地增长了知识,有些人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了如指掌。

4.外来劳动力占大多数。同其它先富起来的农村一样,大邱庄吸纳了大批外来人。本镇只有劳动力2000余人,而外来劳动力达13000人。 外来人口中除了少数能人、专业人员进入了决策层和管理层以外,大多数人充当直接劳动者。本地人能提拔使用的都得到了提拔使用,实在提不起来留在一线劳动的不足5%。大批外地人取代了本地人劳动, 使本地劳动者出现了非劳动化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农民进城先当蓝领工人,可能要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才有可能进入白领职员,可是大邱庄大批农民“泥腿子”,仅仅几年或一、二十年的功夫,就进入了白领阶层,这是中国改革在特定空间出现的奇迹。

大邱庄镇的社会分层,大体上有以下九类:

1.农业劳动者100人;

2.乡镇企业职工13672人;

3.企业厂长、经理400人;

4.供销人员 700人;

5.农村知识分子 1427人;

6.个体工商户282户;

7.私营企业主113户;

8.家庭主妇 约2000余人;

9.退休老人 约600余人;

(指大中专以上,与它类人有重合)

以上各类人均含有外地人,以乡镇企业工人居多。

三、农民阶层的分化与整个社会变迁

大邱庄农民的迅速分化是同大邱庄的社会变迁分不开的,集中表现在政治转制、经济转轨、文化转型三个方面。

首先是政治转制。在前一时期,大邱庄和其他集体致富的农村一样,是由党支部负责人作领头人的,因而党支部负责人就是企业组织负责人,是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禹作敏是大邱庄的前党委书记,又是大邱庄农工商集团公司董事长,完全是一肩挑。1993年国家对禹作敏刑事犯罪问题的判处,为解决大邱庄的政治体制带来了契机。天津市当时作出了正确的决定,撤村建镇。按一般行政体制,县以下由乡镇、村两级组成。鉴于大邱庄的经济实力,取消村一级,将原村一分为四,以现有四个大企业集团为依托,设立四个街;同城市的街一样,人员互有交叉。鉴于大邱庄的特殊地位,由静海县委一位副书记兼任大邱庄镇党委书记,一位副县长兼任镇长,共派领导成员7人,加上原有一位, 再吸收四大企业集团老板(党员),组成镇党委会。

大邱庄镇党委、政府的建立,改变了一般乡镇机构设置方案,达到三点基本要求:一是彻底实行政企分开。镇政府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进行宏观管理、市场预测、下达有关经济指标,把企业完全推向市场。二是政府职能部门设置一次性到位。共成立了三个综合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工作办公室、城镇建设办公室。三是人员精干高效。镇党政机构共设11个行政编制,9个事业编制,共20人。 人员从全县选调,要求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5岁左右并且有三、四年基层工作的经验。

镇党委、政府不干预经济,只是提出工作思路和指导方针,如镇党委1997年《关于加快经济发展,进行第二次创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大邱庄镇继续坚持十个思想不动摇:坚持“一要发展,二是稳定”的思想不动摇;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思想不动摇;坚持按照市场要求积极调整结构的思想不动摇;坚持加强管理、讲求效益的思想不动摇;坚持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思想不动摇;坚持现代化大联合的思想不动摇;坚持充分利用大邱庄的无形资产创名牌、出名品的思想不动摇;坚持靠人才发家、发展壮大能人队伍的思想不动摇;坚持发展大农业的思想不动摇。更可贵的是,镇党委提出,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镇政府还重点抓了城镇建设。1997年完成了十项基础建设工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天津市当年对大邱庄的决策是正确的。这样既冲破了原有的家族统治(也就是所谓“土围子”)现象,促进了政企分开,同时又保护了原有经济,使之得以持续发展。

其次是经济转轨。这是最重要的。他们靠发展乡镇工业起家,不停步地前进。近年来的投资项目是高起步的,有市场竞争能力。如1997年建成的年产30万根锥管的大型企业,投资2.2亿元,仅有职工百余名, 是高科技附加值的。在建成前,派6名管理技术人员赴加拿大学习。

在农业上更是走在前面。在发展农业生产力上有“五步成龙”的模式,即第一步实现机械化,解决劳动力密集问题;第二步搞农田基本建设,实现农田水利化;第三步发展科学种田,改良土壤,提高产量;第四步发展养殖业,实现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第五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走农业化道路。在制度方面也进行了五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是1979年,将原来的11个生产队划分为25个作业组,由群众自由组合,打破了大锅饭。第二次是1982年,提出了统一经营、专业承包、联产到劳、累时计奖的办法,主要农活由机耕队统一作业,费用由集体统一支付,承包者主要负责田间管理。第三次改革是1983年,成立了大邱庄农工商联合公司,使原来的农民全部变成农业工人,和工人一样领取工资。由于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用于农业的投资大大增加了。第四次是1985年,重组农业作业组,完善了统包结合的管理体制。将全部耕地改为由4个作业组承包,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第五次是1993年,镇建街以后,耕地、农业机械及其它生产设备划归街所有,实行农场化管理。这样,大批农民陆续转入工业和三产。

再次是文化转型。主要是从传统的政治文化向现代的经济文化转型。政治文化的特点是身份、等级森严精神,经济文化的特点是平等、竞争精神。大邱庄由于市场化的步伐走得快,在这一方面十分明显。从大邱庄的闭路电视和《大邱庄信息》就可以看出这个特点。大邱庄有自己的闭路电视台,每天除播放有关国家、天津市、静海县的新闻以外,主要是大邱庄新闻、各种经济信息、先进人物事迹等等,这同20几年前村里靠高音喇叭播放新闻相比,如同天悬地隔。

《大邱庄信息》是大邱庄乡镇企业经委和天津津海信息中心联办的每两周一期供本镇居民内部交流的小报。可是他们将这份小报向静海县、天津市以及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600多著名企业赠送20000份。它表明,大邱庄不仅仅是静海县的一个乡镇,而是走向市场,是走向全国的。

这份全镇唯一的面向社会的小报,按政治文化的需要,理应围绕镇党政领导的活动进行报道,可是并非如此。他们虽然对镇党政领导的活动也注意反映,但主要是反映经济信息。“小报”的“创刊词”提出:“她立足大邱庄,面向全社会,以服务于企业、家庭为宗旨,以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原则……设有市场导向、开发指南、行情快报、大邱庄消息、旧物广场、牵线搭桥等栏目,以广开渠道,增进交流,介绍企业,宣传产品,直接为社会、为企业、为家庭服务。”“小报”还承担了信息服务,有信息咨询,如期货交易、产品供求、招工应聘、房屋租赁、求医问药等;还有广告代理、代购代销、技术服务等等。令人惊异的是像大邱庄这样一个小乡镇,怎么每期会有那么多的广告呢?第一版也上广告,还有广告专版。这正是大邱庄经济文化的体现。

十几年来,大邱庄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凝聚成一种精神,成为一种文化特色。大邱庄的一些经理、厂长都津津乐道这种精神。38岁的大邱庄奥凯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振来说:“不论是老一辈的创业者还是现在的年轻人,我觉得他们都始终没有丢掉拼搏进取、敢为人先、务实开拓的大邱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公司发展的一种指导思想,无论时代怎样前进,我认为这种精神都不会落伍。”35岁的大邱庄新型钢管厂厂长程庆文说:“前一辈创业者的拼搏务实、实事求是、敢担风险、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始终是企业经营运作的精神图腾。这是一个竞争时代,唯有务实、拼搏,才能使企业有所为而立于不败。”大邱庄精神如今已经被广大年轻一代的骨干所认同,并且身体力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文化基本上取代了政治文化;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增加(占总人口的70%),大邱庄固有的乡土文化已被冲破,呈现出城市和乡村、本土和他乡二元化的文化现象。你看看“小报”的“文艺天地”版的散文、随笔等,如“雪情未了情”、“冬季沉思”、“真纯的依恋”、“活出真正的自我”、“打工仔之歌”等等,表述的情结是多种多样的,都已脱胎于乡土文化了。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变化,大邱庄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来去匆匆,步履加速,在街头闲逛的人少了。富而思文,富而思乐,富而思康。书店多了,图书市场扩大了;家庭外出用餐,出门度假的增多了,闲暇生活丰富多彩了;早晨锻炼为日益增多的人所接受,体育健身越来越受到重视;日常的习俗向着高雅化发展。这里街头出现了一种提前预定,现场烤制生日、婚庆、寿宴蛋糕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一些人拍艺术摄影,拍艺术婚照,已成为一种时尚。这里的各种生产服务同大城市比,豪不逊色。这里的家庭同城市很多双职工家庭一样,都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面对的又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如何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感情环境、道德环境、智力环境,使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健康成长,是极端重要的。他们与城市双职工家庭不同的是,有孩子的妇女绝大多数都不工作,有更多的精力在家里照料家庭。有人说,在大邱庄除了有蓝领阶层、白领阶层以外,还出现了一个“粉领”阶层。在这些家庭妇女中,也不乏有文化有才能的,如何发挥她们的作用,也是值得考虑的。

由于大邱庄是超常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社会结构问题,今后持续发展问题等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标签:;  ;  ;  ;  ;  ;  ;  ;  

大丘庄社会阶层的变迁_大邱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