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力作品中典型的女性形象_孙犁论文

浅析孙力作品中典型的女性形象_孙犁论文

浅析孙犁作品中的典型妇女形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妇女论文,典型论文,形象论文,作品论文,孙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孙犁是善于刻画人物的,尤其善于刻画农村妇女的形象。妇女及少女的形象,被他描写得绘声绘色,生动活泼,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聪明、美丽、多情、勇敢的特色,而他笔下的解放了的农村青年妇女则更是活灵活现、多姿多彩。在他的作品中,有温柔坚定、善良刚毅、单纯而又干练的青年妇女;也有“背负着很多旧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重荷”,想要“追求新生活”的封建家庭叛逆的形象;还有“抛费着宝贵的年华”,“在危险的悬崖上游荡”的落后人物……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虽然年龄不同,性格各异,阶级立场不同,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她们都带有冀中平原的泥土气息,带着太行山区的独特乡音,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就组成了孙犁作品中纷然多姿的妇女群像,同时也成为孙犁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孙犁作品中的人物,首先是一些先进的妇女形象。这些先进妇女形象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不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在土改后的生产建设中,她们都能全心全意地、毫不犹豫地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搞生产、渡灾荒、抬担架、发动群众、斗争地主,在敌人和困难面前义无反顾,永不退缩,体现出了和男子一样的干练和刚劲,为斗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在这些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先进女性形象中,我想着重分析春儿(《风云初记》)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她是孙犁众多妇女形象中的一个小结,也是作者笔下一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女共产党员形象。

春儿是一个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姑娘。还在她六七岁时,冀中平原发生了暴动,虽然她没有直接参加,但革命的悲惨后果也波及在她身上,使她家破人散,只得依靠姐姐生活。而当抗日战争“风云再起”的时候,春儿这个端庄、秀丽、泼辣、勇敢的农村少女,带着阶级的仇恨破樊而出,投身于斗争之中。而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则成了她乐观主义的源泉,也成为她勇于斗争的动力。时代的风云,把这个年轻姑娘卷进了抗日民族战争的风暴之中,经受着炮火的锻炼,革命的家庭和亲人,又促进她很快成长起来。她敢于痛骂村里的恶棍老蒋,乐于为“打日本”拿出自己的血汗钱。当老蒋第一次来到春儿家时,春儿先是似理非理,后听说是“准备打日本,才拨钱买枪”时,她马上应声:“打日本,我拿。”并真的将卖布的钱全数交了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初露头面的小姑娘是多么天真单纯,又是多么敢说敢做。但她毕竟年龄小,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没有经过实际锻炼,只凭着一股正直善良的热情对待社会上的复杂现象,把抗日的钱交给了骗钱的敌人。而她缺乏社会的斗争经验和识别复杂生活现象的能力,也说明了她是多么需要到火热的斗争中去锻炼,只有参加到现实斗争中去,才能弥补和改变这种缺陷,这也是一个革命者成长所必经的途径之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春儿参加了村里的抗日工作,从此,她觉得有了靠山,有了“做主”的,工作便更大胆了。她豪迈地闯进了地主田大瞎子的大院征收军鞋,痛斥汉奸。如果说,上一次痛骂老蒋只是出于孩子的义愤,那么这一次则是以一个战士的姿态向汉奸开炮;如果说上次她还不知道该怎样打日本,那么这一次则是在党的领导下投身抗日工作后的首战告捷。她最先表达了青年妇女对新生活和革命的向往,代表着冀中平原的妇女,喊出了“妇女们保卫祖国的第一声口令”。春儿身上体现着中国先进妇女纯洁的思想感情和战斗要求。无论党号召什么,她都积极认真地去做,但却没有也不知道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她发现姐姐家召开的一次党的会议,她不能参加时,才开始出现对过去工作的不满,觉得自己与党“还有个距离”。她对姐姐的那种冷言冷语,与其说是对姐姐的讥讽,不如说是对自身不满情绪的外露。随后,她提出了入党的要求,这个新动力进一步激励了她的战斗热情。不管是拆城破路,侦探敌情,看护伤兵,还是揭发张荫梧、鹿钟麟不抗日、打内战的斗争中,她都勇敢地站在了第一线。春儿就是在这个革命的时代里,在共产党人的培育和指引下,从一个天真幼稚的雇农女儿,在“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中,在抗日战争“勇敢负责的工作”中,终于成为一个“对党热情和忠诚”的优秀共产党员。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革命者成长的复杂艰苦的道路,这也是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美学意义所在之处。

孙犁在作品中不仅刻画了大量可歌可泣、光彩照人的先进妇女形象,同时也为一些落后人物塑下了雕像。《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艺术形象。在这个人物的塑造上,明显地表现出了作家在技巧上和风格上的特色。小满儿是落后人物中的典型代表。小满儿是个农村青年妇女,却浪费着宝贵的年华,让村里人视之为落后分子。但她在幼年时代也有着庄户人的纯洁、手巧和勤劳,如果她生活在“适当的土壤里,她可结下丰盛的果实”。可惜的是,在妈妈、姐姐的熏染下,在浪子们对她的“瞻仰”下,在恶势力的影响下,她凭着她那张“明丽媚人”的脸面混迹于不三不四的人群中,变得腐化起来。劳动的生活使人充实,而放浪的生活则使人空虚。但她在空虚之中并没有被完全毒化,在同志们的真挚帮助下,她感到自己以前的生活是错误的,她带着悲哀的微笑甚至泪水,倾诉着自己心灵的忏悔:“过去的路,是走错了吧?”从而引起了她几年来郁结着的憎恶感情的进发,体会到寄居的姐姐家是个“混乱的地方”,她想摆脱这样的环境,不想再这样继续下去,然而她想要从泥潭里挣脱出来又是极为艰难的,旧的习惯和不负责任的社会舆论使她动摇了,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她曾想和青年团员们一起去学习,可又怕“我这个落后分子”“人家叫我听吗”?“她们不会斗争我吧”?这些顾虑又使她感到了不安。她的身上,鲜明地表现着新旧生活尖锐、复杂的冲突和斗争。她性格中的矛盾,实际上就是新旧意识的冲突在她身上的具体表现。小满儿本是一个天真无邪富有才能和反抗精神的姑娘,她并非没有理想和追求,她极不满意母亲和姐姐给她包办的婚姻,渴求男女平等,所以村里宣传婚姻法的时候,她就积极到会,认真听讲。可是,她前进中的阻力太大了,旧意识的阻力在她生活的道路上设下了重重障碍,当她还未认清谁是自己的引路人时,她却抛费着自己的宝贵年华,在危险的悬崖上放荡着。作者在表达对小满儿这个人物形象的同情时,也对旧社会进行了强烈的控诉和批判。她表现得愈是矛盾,愈是复杂,愈是沉痛,愈是放荡,就愈是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的罪恶,同时也提出了耐心教育“落后分子”,改造她,将她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力量引上正路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这也是作者创造这个形象的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

从以上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上可以看出,孙犁用自己的创作实践,为我们塑造下了多彩多姿的妇女群像,有一种质朴、自然、健康、清新的美。即使是作品中描写的“落后分子”形象,也具有她们的文学价值,从生活的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衬托出“先进”妇女的光辉形象,成了妇女群像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标签:;  

浅析孙力作品中典型的女性形象_孙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