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郑桂霞

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郑桂霞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近1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护理资料及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痊愈9例,好转24例,未愈3例,死亡2例,治愈好转率86.8%。结论:精心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发病率为每年60~80/10万,在我国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按脑出血出血的部位、稳定与否及病因等分为不同类型脑出血。脑出血病因大约60%是因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所致,约30%由动脉瘤或动-静脉血管畸形破裂所致,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抗凝或溶栓治疗等。脑出血的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发病后病情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1]。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并发症高的特点,尽管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多数人保住了生命,但有偏瘫、失语、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均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现就我科近1年来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8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38例,均为本科住院患者,男28例,女10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59岁,均经头颅CT确诊,出血量最少8ml,最多76ml。原有高血压病史和入院时高血压者27例,占71%,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29例,占76%;有不同程度肢体瘫痪者30例,占79%。治疗痊愈9例,好转24例,未愈3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另1例死于脑疝),治愈好转率86.8%。并发症情况:合并消化道出血4例,肺部感染5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死亡2例。住院时间最长51天,最短1天,平均24天。

2 护理

2.1 急性期护理

2.1.1脑出血急性期病人应尽量就地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并注意保持病房安静,严格限制探视;翻身时,注意保护头部,动作宜轻柔缓慢,以免加重出血,避免咳嗽和用力排便[2]。早期每2-3小时翻身拍背1次,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取侧卧位或平卧头侧位,防止呕吐物反流引起误吸。各种卧位均应做到良姿位摆放,以防痉挛、关节畸形和肌萎缩。

2.1.2 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可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造成患者窒息,如伴有喉肌松弛,舌根后坠,及时在口腔内放置口咽通气管,或用拉舌钳将舌向外拉,或进行气管插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痰液粘稠时,予以吸痰,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选择适当型号的吸痰管,粗细及软硬度适宜;吸痰动作应轻、稳,吸痰管不易插入过深,以防引起剧烈咳嗽;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5s,如痰未吸尽,休息2-3min再吸[3]。如果PaO2<60mmHg或PaCO2>50mmHg应吸氧气吸入,可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使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PaCO2保持在25~35mmHg之间,吸氧为2~4 L/min,记录吸氧时间。其次,预防呼吸道感染,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室温保持在18°~20°C,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次,选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溶液,观察有无溃疡和霉菌感染,观察舌苔的变化,口腔溃疡者可给予龙胆紫涂擦,口唇干裂者可涂石蜡油,张口呼吸者用生理盐水纱布遮盖口鼻腔。

2.1.3 加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呕吐、肢体活动的观察及护理

2.1.3.1 脑出血早期可有中枢性高热,当体温超过38.5℃时,应采取物理降温,如擦浴、冰敷、降温毯降温等,效果不佳时可遵医嘱给予退热药,使体温降至36~37℃,注意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小时降低1℃左右为宜,冷敷部位定时更换,并观察皮肤有无冻伤发生。注意监测和记录体温的情况。

2.1.3.2 应时刻密切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正常;如一侧瞳孔扩大,对侧肢体瘫痪,多表示瞳孔扩大侧有血肿存在;双侧瞳孔缩小,应警惕脑干和小脑出血;双侧瞳孔不等大时,提示脑疝形成的可能。

2.1.3.3 可用简单的语言,肢体活动,针刺皮肤或压眶上神经等反应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如:呼之不应,压眶无反应,呼吸深沉带有鼾声,甚至呈潮式呼吸或不规则呼吸,处于深昏迷状态,提示病情非常严重。

2.1.3.4呕吐的观察:呕吐是颅内压增高或出血刺激延髓中枢所至,应注意观察呕吐的性质、呕吐物的颜色等,如:颅内高压引起的呕吐为喷射性;呕吐物为咖啡色提示可能有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昏迷患者需要安置鼻饲管,以利抽吸胃内容物,防止呕吐引起的窒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宜禁食24~48小时,以防止呕吐物反流至气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然后再酌情给予鼻饲流质,并做好鼻饲护理;若无消化道出血可予胃管内补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并限制钠盐摄入(<3g/d)因为钠潴留会加重脑水肿。保持电解质平衡,维持营养及适当的出入量。每天少量、多餐。

2.1.4 加强尿便的护理:若患者有尿潴留或不能自行排尿,应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导尿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泌尿系统感染,每日更换引流管及引流袋,每1-2周更换尿管,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及外阴1或2次,保持局部干燥、清洁[3]。便秘时嘱患者排便时勿用力过猛,以防再次出血的发生,可食用一些粗纤维的食物、给予口服缓泻药或肛塞开塞露,软化大便,按摩患者腹部,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保持大便1~2次/天。如果口服缓泻药或开塞露均无效者,可作低压清洁灌肠。

2.2 恢复期护理

2.2.1 肢体功能训练:脑出血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稳定48~72小时后,即可在床上对病人瘫痪肢体进行早期的被动运动,按摩肌肉及活动大小关节,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防止肌肉、韧带挛缩。由受过训练的护士为患者做肢体的被动活动,每日2次以上。活动时肢体应放松,每次活动时要向患者解释早期康复训练的益处,并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每次每个关节至少重复活动5-10次。关节被动运动中应注意: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若病人诉不适,且心率、血压也出现明显异常,应停止活动。操作中,动作要轻柔、缓慢、平稳,切忌用力过猛和拉扯动作,以免造成再损伤,加重疼痛;同时给予节奏性指令,调动病人参与意识,仔细体会运动的感觉[2]。可进行运动训练:①翻身:先令病人两手交叉相握,将患手拇指放于健手拇指上方,于中立位伸肘上举,向健侧翻身时,健腿插入患腿下,在头颈肩转向健侧的同时,上肢摆向健侧,健腿带动患腿翻向健侧,躯干转向健侧。②卧位移动:病人先头颈向移动方向侧屈,肘支撑移动肩膀,再用足跟用力压床面,肩肘用力抬起并移动臀部,利用健腿带动患腿做水平移动。先将健足插入患足下方,用健足勾住患足向健侧移动,再用健足和肩支撑臀部将下半身移向健侧,后将头顺移至健侧。③起坐训练: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绝对卧床2~4周后,即可进行坐位训练。病人先健侧卧位,健腿伸至患腿下方以带动患腿移至床边,颈和躯干健侧屈,以健侧上肢外展,肘支撑躯干,最后伸肘用手支撑坐起,坐起持续时间由几分钟渐加至几十分钟,一旦患者能独立坐位达到30 min以上,就可以进行离床训练。④站立训练:患者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同时屈髋,躯干伸直前倾,双肩越过足尖,双膝前移使重心达足上,身体再向上,伸髋伸膝站起。⑤行走训练:患者达到站立平衡后,即可利用手杖、平行杠进行步行训练,鼓励患者利用支具缓慢步行,逐步过渡到独立步行。⑥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照顾所必须的活动,如:进食、更衣、用厕、个人卫生等。

2.2.2 语言功能训练:语言训练也是越早越好。采用以下方法:①唇、舌运动训练:如面对镜子训练唇的张开、闭合、前突、缩回,舌的前伸、后缩及向两侧的 运动;对较重的病人可以用冰块摩擦面部和唇以促进运动。②呼吸训练: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治疗者的手放在病人的上腹部,在吸气末,随病人的呼吸动作平稳加压使呼气逐渐延长,当病人呼吸运动能力增强后,应教病人做深呼吸运动,也可行吹气球、吹蜡烛等训练。③发音训练:先发元音,再到较难的辅音,再做词和句子的发音练习,要求病人反复练习。

2.2.3出血量小、血压稳定的患者,2周后可下床走动,但要循序渐进,先练习在床上坐,再练习走。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最好卧床1个月后,再下床活动较为稳妥。我科收治的1例女性患者,入院时二便失禁,肢体偏瘫,嗜睡,不能言语,出血量为62ml,经积极治疗及护理,病程3周时,饮食及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晚饭后自行起床更换衣服,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呼之不应,发生再次脑出血,经全力抢救及精心护理,再次发病第30天后治愈出院。

2.2.4 心理护理:脑出血常引起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易产生悲观失望心理,医务人员要主动关心病人与家属,耐心介绍病情及预后,消除其紧张焦虑、悲观忧郁等不良心理,保持病人及家属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2.6 出院时健康指导: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②饮食以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的清淡饮食为主,戒烟酒。③生活起居有规律,保持大便通畅。④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⑤积极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病等。⑥康复训练要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重体力劳动。⑦定期复查,一旦出现症状,及早处理。

3 体会

脑出血是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因此除临床常规抢救治疗外,护士对患者进行系统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细致的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预后效果。当患者从急性期抢救存活后,早期给予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肢的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早期康复可以减轻肌肉萎缩、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和足下垂、内翻等常见继发障碍,为恢复期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早期康复治疗需要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脑出血患者致残率及致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偏瘫给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本组38例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精心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指导,提高了治愈率,大多数患者均恢复较好,并且患者依从性越好的恢复就越好。疾病的愈合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只能取得一定效果,而系统的护理往往对疾病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疾病的康复有较理想的改善作用。另外,对每一位护理人员而言,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脑出血的发病原因,病情变化及临床表现等全面的知识,提高护理技能,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达到患者最佳康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7-192

[2]王耀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分册.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35-239,148-164

[3]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8-59,11-14

论文作者:郑桂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郑桂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