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及转诊到上级医院前置胎盘患者26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102例(PPP组),普通型前置胎盘165例(非PPP组),对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流产次数及妊娠间隔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有显著差异;终止妊娠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次数多、本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短的孕妇易发生PPP,手术难度增加,需加强孕期保健及围手术期准备,最大限度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出血;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102-01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是前置胎盘中妊娠并发症最为严重的一种[1],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危及母儿生命。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因此,PPP的诊治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67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处理PPP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术中确诊胎盘是否附着在原瘢痕部位,分为PPP组(102例)与普通型前置胎盘组(非PPP组,165例)。纳入标准:(1)有剖宫产手术史;(2)术中明确为前置胎盘。
1.3 观察项目
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及新生儿结局。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参考最新指南。
1.4 统计学处理
釆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两组人流次数及本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讨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这类高危人群引起产科界的重视,其中对母儿安全威胁最大的并发症就是妊娠晚期的PPP。国外研究发现瘢痕子宫妊娠前置胎盘发生率较正常妊娠增加5倍,其中38.2%并发胎盘植入,2次或以上剖宫产后发生的比例更高达59.2%,产后出血率达90%,围生期子宫切除率高达66%[2]。本研究所纳入前置胎盘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4.78%,其中PPP的发生率为1.82%。本研究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显示胎盘植入伴产后出血与母儿结局密切相关。本研究显示PPP组胎盘植入率27.45%;子宫切除率8.82%,9例中有6例患者术中发现整个胎盘穿透性植入,甚至侵及膀胱,而非PPP组胎盘植入率仅6.06%。研究中还发现本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与PPP的发生有相关,本研究PPP组间隔时间约15个月。研究表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间间隔小于18个月是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3]。据报道,产后出血的发病率约为40%,死亡率约为17%~40%。本研究表明PPP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等均显著高于非PPP组[4]。PPP组终止妊娠孕周明显集中在孕34周左右,而非PPP组明显集中在36周左右;其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及体质量也明显低于非PPP组,与文献报道相符[3]。表明PPP作为前次剖宫产所致的最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结局。总之,做好PPP的围生期准备及系统化管理,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时机,可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李明,杜菲,滕银成,等.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及其与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10):755-759.
[2]杨红梅,陈锰,刘兴会.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围生期管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09):641-643.
[3]万露.凶险性前置胎盘母儿不良结局及管理[D].大连医科大学,2017.
[4]贺晶,陈璐.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09):656-658.
论文作者:朱耀凤,宋永红(通讯作者),车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胎盘论文; 凶险论文; 产后论文; 子宫论文; 结局论文; 瘢痕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