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德高仕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530007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卫生的核查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各类检测方法正不断改进,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在职业卫生的检测实验室中定期进行期间核查,是保证检测结果质量的关键部分。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在核查实验室中进行各项期间核查的办法,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关键词: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职业卫生;期间核查
1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在大部分的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中,选择实验的标准物质一般是有证标准物质,这类标准物质包括金属类物品以及各种有机、无机类标准溶液,也包括各类用来做质控的标准物质,包括金属滤膜等。在使用过程中储存或使用方法不当都会引起其浓度、含量发生变化,因此在使用期间需要进行核查确保其浓度、含量准确。对于稳定性较低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核查。针对部分持证但并没有开封的物质,一般不建议核查其浓度、含量,但是要核查其储存条件是否满足证书上所要求的储存条件。
为保证标准物质的有效性,实验室应该在标准物质购买后至少在每间隔一年内应进行一次期间核查以判断标准物质是否能够继续使用。
如果选择将标准物质通过配制以及稀释等一系列操作变为液体状态储存,那么储存或者使用方法的不当,就可能会引发溶液介质的挥发,或者产生物质分解以及产生异构体等等问题。假如缺乏核查工作,检测结果的精准程度就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这类物质的核查工作应当作为日常核查工作的重点。核查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通过检测质控样品实现对标准物质的核查工作,例如可以通过测定有证质控样品来完成对标准溶液的核查工作,确定标准溶液是否具备可靠可信性。
(2)选用基准试剂或者滴定溶液来进行标准溶液的测定,例如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硫代硫酸钠等溶液的测定都可以采用标准滴定溶液,借助基准溶液进行核查,进而判断标准溶液浓度是否与证书浓度保持一致。
(3)通过绘制质量控制图进行标准物质的检查工作,连续测定次数至少达到25次时,才能够通过收集数据绘制测定曲线进而进行统计分析,借助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完成对溶液质量稳定性的监控,实现核查目的。
(4)通过新制成的标准物质实现旧的标准物质的核查,两种物质将分别由新旧两种标准进行测定,进而比较同浓度下吸光度甚至荧光强度造成的偏差,尽可能控制偏差的范围处于5%以内。不同实验室的核查工作也可以依据具体条件的差异做出适当调整。
2现场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2.1期间核查对象及时机
并非所有现场仪器设备在使用期间都需要期间核查,核查工作范围一般不包括各类辅助型设备,包括温度计以及各个玻璃器皿等较稳定性的设备。而需要核查的对象主要是仪器设备使用频率高、性能不够稳定的、漂移率太大的、使用次数频繁的和经常携带运输到现场检验检测以及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仪器设备。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往往需要在两次计量范围之间进行核查,一般不超过7个月。一般而言,职业卫生监测现场采样设备需要进行核查的设备包括以下几种:
(1)各种气体采样器,包括大气采样器以及烟尘采样器等;(2)各种气体测定仪,包括一氧化碳测定仪等;(3)声级计;(4)空气压力表、照度计、紫外辐照计等仪器。
假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应当立即开展核查工作,包括:(1)环境状况发生极大变化,例如电磁环境以及温度、湿度等多重因素;(2)在数据监测过程中发现监测所得数据与实际感官或日常数据极为不符;(3)仪器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如借出、转移、送校、送检等,应在设备返回后或使用前进行核查;(4)测量结果持续处于较大的范围区间。
2.2期间核查方法
结合不同设备所具有的的不同特点,实验室应当从经济实惠以及可靠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核查方法的选择。期间核查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核查设备实际运行状态:首先通过肉眼观察了解外部结构是否具备完整性,同时在实验室内部进行模拟监测,了解设备的真实运行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标准传递测量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借助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进行设备的核查工作,假如监测所得相关指标仍然在可接受范围内,则认为结果可以通过检测。
(3)多台设备比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2台或以上的同类设备开展检测工作没加入核查所得数据始终在可接受范围内,则认为核查结果通过。
(4)通过各类有证的标准物质进行其他标准物质的核查工作,包括一氧化碳分析仪等,这些物质通常为购买所得具有固定价值,可以用来校对设备参数是否在被允许的范围之内。
(5)实验室间比对法:通过使用实验室间同类型设备的测得的不同测定结果,进而比较所得设备参数,这种方法一般要求实验室的资质需要高于自身单位的资质水平。
(6)对具有自校准功能的仪器,在仪器进行测量之前进行自校准,并将自校准记录归档。
3职业卫生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一般而言,所有处于使用状态的仪器都应当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3.1期间核查对象及时机
一般而言,实验室仪器必须在两次校准的中间时间段进行期间核查,一般不超过7个月。假如发生了突发状况,设备则必须立即进行期间核查。这些情况一般包括:
(1)仪器设备需要参与十分重要的检测工作,例如仪器需要进行国家级的盲样考核或者各类职业卫生突发事件等;
(2)设备一般而言在实验室内使用,在特殊原因外出之后归还实验室后;
(3)仪器设备对于使用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例如湿度、温度、通风程度等等方面。如果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在环境恢复之后;
(4)仪器出现跌落、碰撞等意外情况之后;
(5)检测人员对检验结果有着较大的怀疑时。
3.2期间核查方法举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称作是进行职业卫生检测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大型仪器。一般而言,仪器检测周期为2年,在检测范围之内,需要每隔一个季度或者每隔半年进行一次期间核查,具体检修流程可以参照设备说明书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JJG694—200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核查内容及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基线稳定性:这项指标时仪器的基本性能之一,也是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之一,这部分内容包括静态基线稳定性以及点火基线稳定性这两个部分。一般而言,仪器静态可被允许的最大零漂移为±0.006,可被允许的最大瞬时噪声为0.006;
(2)波长示值误差与重复性:波长的准确性是整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指标,大多数原子吸收仪都能够实现波长自检。重复性则要求3次测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不大于0.3nm,而波长示值误差不大于±0.5nm。
(3)分辨率:这项指标时检查仪器分光器的重要指标。假如仪器光谱带宽0.2nm时,可分辨锰279.5nm和279.8nm双线峰。
(3)最低检出浓度:通过测量11次空白样品3倍的标准偏差除以斜率。
(4)石墨炉法:可以检测出金属镉的检出限、特征量以及精密度信息,这三个指标分别不应当大于4pg、2pg和7%。
(5)火焰法:金属铜的检出限和精密度分别应当不大于0.008μg/ml和1.5%。
4期间核查结果处理及记录
在开展核查工作时,理应仔细分析监测所得结果,进而判断标准物质以及使用设备是否存在异常状况或者具备异常趋势。当分析结果呈现问题时,应当立即终止修护工作,在合适的事件重新开展检测工作。与此同时,在检测过程中,应当同步制定指导书,做好记录工作,记录内容包括设备基本信息以及环境条件等等信息。
结语
总而言之,实验室可以参照自身具体资源以及能力,综合考虑设备的重要程度以及核查成本等多个方面,明确核查对象以及核查频次。同时,应当制定指导项目核查工作的作业指导书,做出相关规定,以便尽可能减少事故发生频次。
参考文献
[1]崔西勇.职业卫生实验室质控检测中不同状态标准物质差异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8(29):78.
论文作者:温汉涛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标准论文; 物质论文; 设备论文; 溶液论文; 工作论文; 仪器论文; 实验室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