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输血:你最该知道的5件事论文_周佳

关于输血:你最该知道的5件事论文_周佳

德阳市中心血站 成分科 618000

输血是临床中的重要治疗措施,是指通过血液经由静脉输注给患者的一种临床治疗方式。输血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侠义输血即输注全血,而广义输血则指输注全血以及输注由血液配置的有形或者无形成分的临床输注过程,并且严格的来看,输注造血干细胞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血液输注。全血是指通过静脉采集的人体血液并和适量抗凝保存液进行混合之后的血液,需要将其存放于2-6℃环境中保存,其中包含了约40%-50%的红细胞与50%-60%的血浆。通过输注全血可帮助改善机体渗透压并提升携氧能力。而全血中的血小板和粒细胞含量较少,同时凝血因子的浓度也相对较低,新鲜采集的人体血液限定时期内能够保存其相关性质,然而若全血采集时间大于24小时,当中的白细胞、血小板等将发生凋亡,并且随着全血储存时间的不断延长,其中所含的相关成分也均会出现变化。诸如全血内红细胞所具有的氧氢和能力以及活力将不断降低甚至丧失,同时血浆中含有的钾离子水平不断上升,同时钠离子的轻度也将不断减少。

输血的重要性如此之高,那么是不是频繁的输血或大量输血对于人体的好处就越多呢,其实不然,以下着重介绍关于输血的五个重要知识点:

1、输血是指输注全血吗?

全血也就是尚未进行分离和加工的血液,全血当中包含了几乎全部的血液成分,因此许多人简单地认为临床中所说的输血即输注全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事实并非这样,主要原因在于血液保存液主要是针对红细胞特点所设计,当采集新鲜血液后需要在4℃的环境中才能够实现对红细胞的有效保护[1]-[2]。然而该环境下对于血液当中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和稳定性相对较差的凝血因子等并不会产生保护性作用,因此也就是说当血液采集后,在其离开机体血液循环的一刹那,就会产生保存损害,其中血小板必须在22℃的温度条件以及震荡条件下进行保存,将其放置于4℃度环境中进行保存,将对血小板形成损害。血液当中的白细胞是临床中极具治疗价值的细胞因子,主要是指其中性粒细胞,而中性粒细胞处于4℃的环境中,仅能够维持8小时左右的有效保存,而在凝血因子当中部分因子的稳定性较差,需要放置于零下20℃的环境中予以保存,方可维持因子活性。除此之外,全血当中不仅具有红细胞,同时其他相关成分的浓度也相对较低,因而现代临床输血原则也倡导缺什么补什么,防止或降低输注患者所不需要的相关血液成分,以此才能进一步提升临床输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输血具有风险性吗?

虽然血液是经由临床严格的塞查及检测等一系列程序进行处理,然而仍然可能出现输血传播性疾病,比较常见的传播性疾病包括菌血症、肝炎、疟疾以及梅毒等。同时可能产生输血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输血相关性肝损伤、溶血反应、过敏反应以及发热反应等。因而在输血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临床适应症,需要输血的情况下才进行输血,能够不进行输血的情况则尽量避免输血,能够少输注血液的情况,则尽可能减少血液输出量。

3、亲属之间相互输血的安全性更高吗?

有很多人认为,若患者能够输注亲属的血液其安全性最高,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例如,父母和子女之间若进行输血,供血者与受血者两者之间存在相同的“HLA单倍型”,此时如果受血者由于相关疾病因素致使其机体内存在免疫功能障碍或抑制情况时,则无法对供血者血液当中所含有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进行识别以及排斥。同时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还会在受血学者机体内大量增殖,并对组织器官和造血系统等产生攻击和破坏更容易诱发输血不良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该疾病也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严重性输血后并发症,若患有该疾病患者的死亡率较高约为90%,甚至部分患者还尚未明确诊断已然死亡,因而需要尽可能避免应用亲属之间的血液[3]。若必须输注亲属血液时,则在输血之前需要对供血者与受学者血液进行严格的检验。

4、血液越新鲜,输血效果越好吗?

许多人认为在输血时血液越新鲜,其效果越好,若能输注刚采集的新鲜血液其效果必定更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代临床输血原则倡导输注保存血,主要原因在于保存血液与新鲜血液相比其安全性更高,其中原因主要在于部分病原体无法在保存血液当中顺利存活,保存血的4℃储存环境中,梅毒螺旋体的存活时间小于48小时,并且在该温度条件下两周之后血液当中具有的疟原虫将被灭活。其次,通过输注保存血可确保临床医生能够更有效和更充分的对输注血液加以检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现阶段我国临床中针对献血者进行的常规传染病检查项目主要由乙肝、梅毒、丙肝以及艾滋病等。

5、输注自身血液可行吗?

自体输血,顾名思义是通过采集患者自身血液在进行处理及保存后再次输注给患者的输血方法。自体输血的优势较多,能够防止经输血传播疾病,同时可防止异体输血可能诱发的过敏及发热等免疫反应,同时还能有效节约血液资源。然而,并非所有自体输血均是安全和有效的,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例如患有严重性心肺疾病者无法进行自体输血。

综上,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然而输血中需坚持科学的输血原则,做到安全、科学输血。

参考文献:

[1]赵丹.输血不良反应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9(18):56.

[2]周小东,赵燕,马骄,等.输血医学教育综合体系实践[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7):999-1002.

[3]刘婵媛,何红燕.输血不良反应的机制及其处理预防[J].养生保健指南,2019,12(18):43.

论文作者:周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关于输血:你最该知道的5件事论文_周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