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_管子论文

“管子”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_管子论文

《管子》关于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表述析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资源论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3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02)05-0066-07

《管子》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是有争议的。且不去管这些争议,发掘其中关于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之思想及其价值,对于今天在发展经济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关于人地关系之比例问题

《管子》重视经济发展中的数量统计,《管子·山国轨第七十四》提出在全国开展资源调查的观点,包括土地、户口、财用、劳力、土壤性能,并区别各种数量的作用。(注:《管子》,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483页。)正是在调查研究和数量统计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许多有关人地关系之比例的观点。

作者提出“地数”的观点。《管子·地数第七十七》载:“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是谓国用。”(注:《管子·地数第七十七》,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501页。)“地”指地理范围及其资源,包括土地、出水和受水范围,及出铜出铁之山等,“地数”指根据对自然条件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开发利用国土资源,使地理或资源优势成为财政优势,这是“国用”即国家全部的财政费用的来源。“地数”的观点,说明作者认为土地与资源是有限量的,“国用”既国家的财政费用也是有限量的。接着,作者介绍了利用地理条件取得自然资源的办法:“桓公问于管子曰:‘请问天财所出,地利所在?’管子对曰:‘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此山之见荣者也。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不赦。”(注:《管子·地数第七十七》,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502~503页。)即是根据地表颜色和其他矿物寻找地下资源,并且封山为禁。

作者不仅把陆地资源看作是“国用”的来源,还把海盐等海洋资源作为国家财政来源,《管子·海王第七十二》提出“海王之国”可以“官山海”“正盐策”以增加收入的观点。因为人人需要盐,提高盐价就可以增加国家收入;因为农夫妇女等都需要铁制农具和缝纫工具,提高铁器的价钱也可增加国家收入。(注:《管子·海王第七十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465~468页。)这虽然是盐铁官营之说,但这表明作者认为海盐等海洋资源也是国家资源,这实际上是扩大了对国土范围以及资源范围的认识。作者还认为如果自己国家没有海洋资源,可以“因人之山海假之”即利用别国的海洋资源,这种认识也只有居住在海滨之国的人们才能提出来。

《管子》书中提到“量壤”、“地量”和“地有量”的观点。“量壤”“地量”指每个农夫拥有一定的耕地,“地有量”是指土地有一定的收获量。《管子·治国第四十八》云:“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熟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注:《管子·治国第四十八》,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336页。)《管子·山权第七十五》认为“地有量”,即土地是有一定的收获量的:“高田十石,间田五石,庸田三石,其余皆属诸荒田。地量百亩,一夫之力也。”(注:《管子·山权第七十五》,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485~486页。)《管子·轻重甲第八十》说:“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注:《管子·轻重甲第八十》,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530页。)六斗四升曰釜,釜十则钟,亩产一钟即六石四升,“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意即百亩收128石,亩产一石多。《管子·轻重第八十一》说:“河淤诸侯之国,亩钟之国也,故谷众多……”(注:《管子·轻重第八十一》,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531页。)《管子·臣乘马第六十八》说:“一农之量壤百亩”(注:《管子·臣乘马第六十八》,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年版,第455页。)。上引文表明,农户土地为100亩,而总产量从100石、200 石到600石不等,收获100石左右为普遍情形,收获600石实属罕见。 考虑到《管子》作者和成书年代问题,以及高产、低产、多熟制、河滩淤以及其他情况,100亩所产,大约为100石至200石。人们的粮食消费水平是多少?《管子·国蓄第七十三》说每月大男食四石,大女食三石,儿童二石。(注:《管子·国蓄第七十三》,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472页。)据此推算,成年男子一年就需要48石,成年妇女需36 石,儿童需24石。五口之家,一年大约需要108石。以年收入100石至200石,消费水平在108石左右,所剩无几。这种情况,可证之以战国时魏国李悝说的情形。《汉书》卷24上《食货志上》说:“李悝为魏文侯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方百里之国的土地面积和可耕地面积都是不变的,如果人力的投入增加或减少,那么粮食产量也会增加或减少,或增加180万石,或减少180万石,此外,别无其他来源增加财富。一般情况是“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这剩余的四十五石,还不足以供一年之杂项消费和临时急需。(注: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国土面积和可耕地面积不变,耕地的粮食产量变化也有一定的限度,农户的消费水平不变,那么人口与土地之间就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人口与土地之间是怎样的比例关系?《管子》一书作者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人地比例关系。一是首都与其周围农田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管子·八观第十三》说:“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注:《管子·八观第十三》,《管子》第115 页。)国都大而农田少,农田就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粮食。国都与农村之间应该是什么比例关系?《管子·乘马第五》说:“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以上地方八十里,与下地方百二十里,通于中地方百里。”(注:《管子·乘马第五》,《管子》,第55页。)作者所提出的这个比例是否合适,固然可以另当别论,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根据土地的质量或者说土地的生产力,来规划国都与农村之间的关系的思想方法。二是农业人口与土地之间也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管子·霸言第二十三》说:“地大而不为,命曰土满;人众而不理,命曰人满。”(注:《管子·霸言第二十三》,《管子》,第206页。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保持土地与人口适度均衡的理论之一。(注:钟祥财:《中国土地思想史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管子·八观第十三》说:“凡田野万家之众,可食之地,方五十里,可以为足矣。万家以下[上],则就山泽可矣;万家以上[下],则去山泽可矣。”(注:《管子·八观第十三》,《管子》,第115~117页。)大凡乡村有万户,可耕地方圆五十里就够了。万家以上,还要利用五十里内的山泽。万家以下,就不必利用山泽了。这就是人地关系的大体比例。但是人地关系的比例也有失调的情况:“彼野悉辟而民无积者,国地小而食地浅也;田半垦而民有余食而粟米多者,国地大而食地博也”。(注:《管子·事语第七十一》,《管子》,第462页。)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就说明人口与国土、人口与可耕地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或者是土地面积与可耕地面积都少,或者是两者都多。

“定壤”即国土和资源等因素决定着国家的发展规模程度,以及在战争中的胜负。《管子·事语第七十一》载:“此定壤之数也,彼天子之制,壤方千里,齐诸侯方百里,负海子七十里,男五十里。……彼壤狭而欲与大国争者,农夫寒耕暑芸力归于上,女勤于辑绩徽织功归于府者,非怨民心伤民意也,非有积蓄不可以用人,非有积财无以劝下。泰奢之数,不可用于厄隘之国。”(注:《管子·山至数第七十六》,《管子》,第496页。)这虽是强调勤俭持国的,特别是在国土狭小、资源短缺的国家更应如此,但也表明了作者认为,既然国土和自然资源有一定的数量,就应该根据国土和资源情况决定发展的规模和程度。也表明作者认为军事之战实际上就是资源之战,因为在战争中比拼的仍然是资源。

由于“定壤”有限,社会人口的发展,超过超过一定限度,就要发生争夺,大者如国家之间的战争,小者如家庭内部的纷争。《管子·山至数第七十六》载:“桓公问管子曰:‘请问争夺之事何如?’管子曰:‘以戚始。’桓公曰:‘何谓以戚始?’管子对曰:‘君人之主,弟兄十人,分国为十;兄弟五人,分国为五。三世则昭穆同祖,十世则为祏。故伏尸满衍,兵决而无止。”(注:《管子·山至数第七十六》,《管子》,第496页。)国土及资源是有一定数量的,虽然同源共祖,但数世之后相攻击如仇雠,这揭示了社会发展规模有一定的人口承受能力。《韩非子·五蠹》说:“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注: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040~1041页。)不是人的品质有问题,而是因为人口无限增加以后,土地以及资源有限,就发生了战争,这也是揭示了人口与土地的承载力、人口与社会的承载力之关系。

二、关于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之关系

发展生产必然利用自然条件,如地理条件水、土、林、矿等资源,《管子·禁藏第五十三》说:“夫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注:《管子·禁藏第五十三》,《管子》,第370页。 )认为水、土等与人民的衣食资料来源有直接的关系。《管子》书中多处谈到地利、地力、地财、天财等,就是认为财富来自于大地。

发展生产必须开垦荒地,《管子·牧民第一》说:“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来者,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注:《管子·牧民第一》,《管子》,第19页。)《管子·权修第三》说:“地博而国贫者,野不辟也……地之不辟,非吾地也。”(注:《管子·权修第三》,《管子》,第31~33页。)《管子·重令第十五》说:“畜长树艺,务时植谷,力农垦草,禁止末事者,民之经产也。”(注:《管子·重令第十五》,《管子》,第130页。 )《管子·问第二十四》有关利用自然条件的问题是:“问国之伏利其可应人之急者几何所也?……其(指马牛)就山薮林泽食荐者几何?……问执官都者,其位事几何年矣?所辟草莱,有益于家邑者几何矣?”(注:《管子·问第二十四》,《管子》,第213~214页。)《管子·治国第四十八》提出了贵粟的主张:“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途,治国之道也。”(注:《管子·治国第四十八》,《管子》,第235~237页。)如此反复地论述生产粮食的主张,足以表明作者重视开垦土地的思想。

但是《管子》认为开垦荒地,不是开垦所有的荒地使之寸草不留,或把所有的沼泽地都开垦成农田,而是要保留、保护相当的山林薮泽。《管子》书中贯穿着丰富的保护自然环境与资源的思想。《管子·立政第四》认为“富国有五事。五事,五经也。”富国要致力于五项事业,这五项事业是富国的五项纲领。什么是“五事”?“君之所务者五:……山泽救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沟渎遂于隘,障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注:《管子·立政第四》,《管子》,第40页。)从保护山林沼泽、发展五谷桑麻蔬菜种植、家庭养殖,以至兴修水利,发展实用性的手工生产,涉及了丰富的生态农业的内容。为此,同篇又讲了相应的官员的职责:“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使民足于宫室之用、薪蒸之所积,虞师之事也。决水潦,通沟渎,修障防,安水藏,使时水虽过度,无害于五谷,岁虽凶旱,有所禾分获,司空之事也。相高下,视肥硗,观地宜,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司田之事也。行乡里,视宫室,观树艺,简六畜,以时均修焉;劝勉百姓,使力作毋偷,怀乐家室,重去乡里,乡师之事。”(注:《管子·立政第四》,《管子》,第43页。)虽然作者的本意是使农民固着于土地上,但从虞师、司空、司田、乡师的职责看,也是贯穿了保护环境、兴修水利与发展经济并重的思想。

《管子·八观第十三》论述了从八个方面观察国家是否富强,其中有些内容是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其一,从土地是否被开发利用上观察:“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以知也。其耕之不深,芸之不谨,地宜不任,草田多秽,耕者不必肥,荒者不必硗,以人猥计其野,草田多而辟田少者,虽不水旱,饥国之野也。”(注:《管子·八观第十三》,《管子》,第114页。)这是说, 要深耕地勤锄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利,如果荒地多而熟地少,即使无水旱,也是饥国的田野。其二,从山林湖泽保护和桑麻种植六蓄养殖上观察:“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夫山泽广大,则草木易多也;壤地肥硗,则桑麻易植也;荐草多衍,则六畜易繁也。山泽虽广,草木毋禁;壤地虽肥,桑麻毋数;荐草虽多,六畜有征,闭货之门也。”(注:《管子·八观第十三》,《管子》,第114页。)这是说,山泽广大易于多长草木,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桑麻,牧草繁盛易于六畜繁殖,因此,要保护山林湖泽,要使牧草繁盛,使土地肥沃,六畜兴旺。以上两条,是从比较广阔的角度看待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

为什么要保护山林泽薮?《管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的。一是保护山林沼泽能促进粮食生产:《管子·八观第十三》指出:“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非私草木、爱鱼鳖也,恶废民于生谷也。故曰:先王之禁山泽之作者,抟民于生谷也。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注:《管子·八观第十三》,《管子》,第117~118页。)人民劳身砍伐山林以修筑宫室台榭,就会影响生产。虽然这是反对大兴土木浪费财力,但也有保护山林泽薮的意思。

二是土地与植被有相互依存关系,保护山林薮泽就是保护土壤肥力。《管子·地员第五十八》指出:“草土之道,各有谷造。……九州之上,为九十物。每土有常,而物有次。”意即植物与土地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九州有九十种土壤,不同的土壤生产着不同的植物,土壤与植物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接着,本篇论述了九十种土壤的质地、所宜谷物林草树等,并比较了各种土壤的自然生产力。如五粟土,作者是这样描述其特性的:“群土之长,是唯五粟。五粟之物,或赤或青或白或黑或黄,五粟五章。五粟之状,淖而不韧,刚而不觳,不泞车论,不污手足。其种,大重细重,白茎白秀,无不宜也。五粟之土,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其阴其阳,尽宜桐柞,莫不秀长。其榆其柳,其 其桑,其柘其栎,其槐其杨,群木蕃滋,数大条直以长。其泽则多鱼,牧则宜牛羊。其地其樊,俱宜竹箭藻龟楢檀;五臭生之;薜荔、白芷、麋芜、椒、连。五臭所校,寡疾难老,士女皆好,其民工巧。其泉黄白,其人夷姤。五粟之土,干而不格,湛而不泽,无高下,葆泽以处,是谓五粟。”(注:《管子·地员第五十八》,《管子》,第393页。)这是说,五粟土是质量最高的土壤,其颜色五种,其物理性状粘着力不强、坚实适宜,五谷皆宜;在丘陵,在山地,朝阴朝阳,宜桐柞榆柳槐杨。湿润又不会积水过多,保水排水均属良好。作者没有明说五粟土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隐含了这样的认识:五粟土之所以会成为五粟土,就是因为其生长的植物能改良土壤保持水分,使其坚实度、保水性、透水性都处于其他各种土壤之上,因而也利于五谷,特别是大重、细重两个品种的谷物。因为各类土壤与植被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可以说,保护山林薮泽就是保护了土地。

作者既重视土壤的自然生产力,也重视土地的实际生产力,《管子·乘马第五》指出:“地之不可食者,山之无木者,百而当一。涸泽,百而当一。地之无草木者,百而当一。”(注:《管子·乘马第五》,《管子》,第50页。)意即不产粮食的土地、不长树木的秃山,以及干涸了的沼泽,不生草木的土地,百亩才能折合耕地一亩。虽然这是按土地的实际生产力来计算耕地的办法,但说明作者认为,各类土地必须具有其应有的植被,才能使其有良好的生产力。

三、《管子》论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特点及价值

《管子》关于人地关系的许多观点,从今天保护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是有其借鉴价值的。前文已经提到《管子》重视用调查统计来经济发展中的诸多因素,《山国轨》只是其一。其他如《乘马》对土地测量的要求,《问》对各种国情的调查设问,《禁藏》对土地产量的记载,《地员》对地下水位的测量和各种土壤的分类,都表示作者在论述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时,不仅重视文字表述,更重视以调查研究和数量统计来说明问题。因此,《管子》所提出的许多关于定量性的观点,如“地数”,“量壤”“地有量”“定壤”等等,以及国都与农村的比例,农村人口与土地的比例关系,就比纯文字的论说更有根据,也更有说服力。关于人地关系之比例的许多论述,表明作者已经认识到人类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密切关系,任何自然条件如国土、矿产资源、可耕地、产量都是有一定的数量的,也都是一定的承载力,如果经济社会的发展超过了自然条件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危机。这对今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

《管子》关于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思想认识,具有几个特点,也是今人应该变通而借鉴的。其一,作者的环境意识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我国的环境意识中兼有明显的儒家特色,如商汤网开三面,说明先民认识到保持生物资源总量平衡的重要,但却被附会上了“德及禽兽”的感情色彩。《管子·八观第十三》则宣称保护山林薮泽江海“非私草木、爱鱼鳖也,恶废民于生谷也。”直接说明人类保护山林薮泽的目的不是以生态环境为中心,而是以人类为中心。考虑到人性自私的特点,《管子》这样直接明言以人类为中心来保护环境,也许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其二,《管子》的农业观念十分开阔,书中往往五谷、六畜、桑麻并提,反映了作者具有开阔的农业观念。《管子·禁藏第五十三》云:“富民有要,食民有率,率三十亩而足于卒岁。岁兼美恶,亩取一石,则人有三十石;果蓏素食当十石,糠秕六畜当十石,则人有五十石,布帛麻丝,旁人奇利,未在其中也。故国有余藏,民有余食。”按此计算,在农民收入中,粮食占六成,园艺占二成,家庭养殖占二成,桑麻渔猎采集还没有计算在内,“这是一种以谷物生产为中心的多种经营规划”,(注: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41页。)是具有生态农业意识的。

其三,《管子》在提倡辟土植谷时又注意到保护山林薮泽问题的重要。重农,使许多原先不适宜耕作的山林沼泽被开辟成农田。这在短时间内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反映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管子》既强调开辟荒地,但同时也强调要保护山林薮泽,不仅仅是从节约人力上考虑,更有其土壤学和生态学上的根据。《管子》一书体现的关于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关系之思想,是中国古代关于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较早论述,不论从先秦思想中,还是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都是十分突出的思想史成就。

标签:;  ;  

“管子”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_管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