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青海 格尔木 816000)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为,儿童在发生急性的腹部不适期间,对其医治后临床诊断和处理的成效进行研究。并对其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提出。方法:本文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为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两年中,儿童因急性的腹部不适症状进入医院进行医治的120名病人,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对其进行医治的过程中使用的药品为开塞露,同时对儿童病人病情改变的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载。结果:对儿童病人实施相应的诊断后发现,造成儿童腹部不适的主要因素为病人腹部内部的脏器发生病变,或者是全身病变所造成的。在对其进行医治的期间使用开塞露药品,全部的病人腹部不适的情况均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改变,成功率高达97.8%。结论:使用开塞露对儿童病人腹部不适的病情进行医治,能够有效对其病情的缓解产生有利的一面,同时呈现出了较高的医治成效,因此应不断加强其在医学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内科;急性腹痛;临床诊断;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181-02
在年纪较小的儿童病人中,发生病症机率较高的疾病为腹部的不适,同时该病症也是经常可以见到的病症[1]。在国内专家和学者对其产生的腹部不适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后发现,较多的儿童病人呈现出急性的腹部不适都是功能性的[2]。通俗来讲,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内科的疾病造成的,所以在医学实践的研究期间,又被称为内科性的腹痛[3]。但是还有一部分导致腹部不适的因素是外科急性腹痛所造成[4]。通常情况下,儿童病人在发生腹部不适后,常常呈现出的状况为呕吐和流汗以及不停的哭闹等。因此,本文针对时间节点为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两年中,儿童因急性的腹部不适症状进入医院进行医治的120名病人,对其进行相应的医治,而后将相应的医治成效进行分析研究。现将整体报告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为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两年中,儿童因急性的腹部不适症状进入医院进行医治的120名病人,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该组病人的参数为,男性病人63名和女性病人57名,1到16岁为该组病人的年纪区间分布。
1.2 诊断依据
对儿童病人进行相应病情诊断的期间,判定内科急性腹痛的主要特征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儿童腹部疼痛呈现出发病的时间周期较短,并且在没有发生的情况下,通常情况不会产任何的不适。其次是该病症发病较为紧急,通常情况下疼痛的部位都在肚脐的附近,能够有效的对疼痛进行缓解的方式为使用手掌进行轻轻的揉抚。最后是病人发生急性的腹痛后,往往呈现出大便困难、大便的特征产生较为清晰的改变。四是少数儿童病人在对疼痛部位轻轻的压按期间,会产生轻微的疼痛感,同时还存在疼痛部位没有办法进行确定的状况。
1.3 治疗方法
在儿童病人发生腹部疼痛的期间,应及时的对其实施相应的医治,其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顺时针对疼痛的部位进行轻轻的抚揉,并选取传统的负压挤压方式进行处理。除此以外,在对该组儿童病人进行医治的期间,要使用相应的开塞露进行配合医治,从病人的肛门部位实施输注,直接将其输注到直肠中,采用每小时输注1到2次的方式。
2.结果
在对全部的儿童病人使用开塞露进行医治以后,能够有效的促进儿童病人进行排除气体和大便,对腹痛的程度可以有效的降低,早前呈现出啼哭不止的儿童也会缓慢的趋于安静的状况。本研究通过分析后发现,2名儿童病人在排出气体和大便的放慢没有出现缓解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检查。与此同时,还要对腹痛情况降低的儿童病人进行时时的观测,其时间要保证在30分钟以内,此后没有出现副作用的情况,因此可以判断医治的成效较高。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通俗来讲,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内科的疾病造成的,所以在医学实践的研究期间,又被称为内可行的腹痛。但是还有一部分导致腹部不适的因素是外科急性腹痛所造成。通常情况下,儿童病人在发生腹部不适后,常常呈现出的状况为呕吐和流汗以及不停的哭闹等。在对儿童病人实施检查的期间,首要对病人急性的腹痛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排除,医生要对儿童病人实施全面的检测。除此以外,还要对病人的身体温度等不同的指标进行检测,特别是要注意儿童病人的腹壁是否存在压痛、紧张的状况,有没有顺畅排气和通便。而后在未对发病原因查清前,不能够使用吗啡等非临床的药品。如果儿童病人呈现出疑似胃扩张的状况,不可以使用解痉药,要马上停止其用餐,通过静脉注射点滴来维持身体营养,在腹痛情况严重时,也可以采取胃肠减压的处理措施。在对小儿内科急性腹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使用开塞露对患儿进行排气与排便,这种做法正是遵循了我国传统医学指导原则,通过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取得了较好的医学实践成果,成功率高达97.8%。总体来讲,使用开塞露对儿童病人腹部不适的病情进行医治,能够有效对其病情的缓解产生有利的一面,同时呈现出了较高的一直成效,因此应不断加强其在医学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程鸣明,刘丽杰.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与处理[J].中外医疗,2012,11(4):55-56.
[2]刘静浓.小儿内科急性临床诊断与处理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13,12(6):17-17.
[3]韩小彤.急性腹痛病因临床诊断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5(6):125-128.
[4]此真.小儿急性腹痛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13(4):98-99.
论文作者:余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病人论文; 儿童论文; 腹部论文; 不适论文; 对其论文; 内科论文; 呈现出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