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 226400)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142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42名手术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71例)和常规护理组(71例),给予循证护理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常规护理组患者则应用一般性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对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的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循证护理组中仅出现1例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41%,常规护理组中出现7例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为9.86%,循证护理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循证护理;手术患者;压疮;应用效果
手术患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压疮便是常见的类型[1]。临床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降低压疮发生率的关键[2]。本文旨在对循证护理在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特选取我院的142例手术患者进行了分组实验,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的142例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42名手术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71例)和常规护理组(71例),循证护理组中男39例,女32例,患者年龄为18岁-66岁,平均年龄(37.63±12.34)岁,有19例为骨科手术患者,15例妇科手术患者,13例五官科手术患者,14例脑外科手术患者,1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常规护理组中男40例,女31例,患者年龄为19岁-67岁,平均年龄(38.84±11.74)岁,有21例为骨科手术患者,14例妇科手术患者,12例五官科手术患者,13例脑外科手术患者,11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则应用一般性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给予循证护理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具体措施为:(1)提出循证护理问题,根据骨科疾病、五官科、妇科、脑外科、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性质,以临床经验为基础,提出预防压疮的相关问题,包括:导致压疮的原因、皮肤按摩的时机与方法、体位变换的方法、患者家属的配合等;(2)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会议讨论,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评估其可行性、真实性。本次研究通过CNKI数据库中检索国内相关资料共计389篇文献资料,并得出结论,导致压疮的主要原因为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其危险因素为营养不良,客观因素为患者的心理压力、疼痛刺激,同时,不同类型的手术患者进行相应的体位护理;(3)护理措施,首先是做好皮肤护理,防止由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引起局部皮肤机械性损伤,可给予患者卧气垫床,根据病情类型选择相应的功能体位,如骨科患者可适当抬高患肢,并加强对患肢的动脉搏动、血运情况,随时检查患处有无渗血、渗液、肿胀等异常情况;及时更换患者的内衣、床褥,随时保持患处的清洁、干燥,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受压局部放置水垫,每两小时更换一次,并随时监测局部红肿、温度、颜色及疼痛变化变化情况;如果患者为全麻,应保持术后至少两小时翻身一次,选择合适的体位,如骨科患者可保持仰位翻身左或右斜三十度卧位,注意床头抬高保持在三十度以内,移动患者的时候不可采取拖、拉、拽动作;其次是加强皮肤护理,如果患者为高热者,则应及时采用毛巾擦干汗液,松开盖被,将室内温度调节至二十四摄氏度左右,湿度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再次是注意不可压红处按摩,可选择在压红部位涂抹赛肤润,防止局部皮肤持续受压,可提高翻身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加强营养供给,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日常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类型;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配合性和正确性,避免盲目的采取措施影响病情恢复,比如掌握翻身的技巧、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等;同时通过患者家属积极鼓励患者,帮助患者纠正不良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的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循证护理组中仅出现1例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41%,常规护理组中出现7例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为9.86%,循证护理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压疮是手术患者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影响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3]。该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手术麻醉尤其是全身麻醉的患者肌肉失去自主调节能力,在麻醉状态下,手术体位制动后负重和支点发生变化,或者由于长期保持同一体会导致局部皮肤持续受压而引起损伤。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者,这部分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退化,身体抵抗力更低,加上大部分患者往往合并有其它病症,很容易发生压疮[4]。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是临床手术过程及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循证护理则是以传统护理为基础,经过不断的研究分析而推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主要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基础,在护理前便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明确问题发生的原因、解决方法等,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实际护理操作中的主观性、盲目性,这种护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每一项护理操作都有证可循、有据可依[5]。本文以我院的142例手术患者为例,对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压疮发生率仅为1.41%,而常规护理组压疮发生率则达到了9.86%,循证护理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由此表明,循证护理在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钟伯玲.循证护理在呼吸监护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94-95.
[2]冯桂银.外科手术中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压疮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283-284.
[3]叶屏,黄静敏,曾斐,文彩虹.循证护理在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89-90.
[4]戴荣兄,杨美玲.循证护理在脊柱手术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1):507.
[5]黄承平.循证护理在预防手术患者侧卧位体位损伤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0):2398-2399.
论文作者:殷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常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发生论文; 体位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