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在进行小康社会改造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呈现僵化状态,本文即针对当前农村的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作展开分析,首先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的发展实际,阐述了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发展现状,其次,总结了当前污水处理与资源化不协调的主要问题,再次,阐述了能够优化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策略,最后总结了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理念,意在优化农村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升社会发展质量。
关键词:农村污水处理;资源化;存在问题;对策
我国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全面提倡构建农村城市协调发展的举措,大力开展农村小康社会发展,这是社会共同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影响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的自然环境依赖淳朴的生活方式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发展的普及,农村的污水处理逐渐出现失衡的状态,这就导致对农村环境和资源再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切实分析当前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现状,整合其中的问题,是制定优化措施的第一步。
一、农村污水处理和资源化现状
就当前我国的污水用处理效率来看,进行规范化处理的概率较低,直排率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尽管部分地区已经具备了污水处理机构,但是其直接对接的是较大的污水生产企业,居民的生活污水依旧处在污水直排率的顶峰,尤其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导致污水处理一直达不到相应的标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加剧,并呈现持续性的恶性循环,对人身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针对该种现象,我国在上个世纪末便着手开展污水处理资源化转型研究,借助多种现代化的处理技术,致力于将污水处理转变为污水循环利用,例如沼气池、稳定塘等多项资源化项目均开始落地实施。并在二十一世纪初整理颁发了《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主要针对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效率较为低下的地区进行针对性管理,建立现代化污水处理与资源化试点项目,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受到中国农村地区分布广泛、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的污水处理与资源化转型始终难以形成全面深入的落实。
二、当前农村污水处理和资源化的发展问题
(一)环保意识淡薄
从根本原因上来分析,污水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污水直排的行为受到农村淳朴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首先普通村民对于污水直排以及环境保护理念理解的不够充分,认为污染与个人生活无关,为未能认识到资源化的真正含义,局限在传统的生活方式里固步自封,导致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难以落实。
其次,部分农村领导班子对贯彻落实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政策的重视不足,这不仅是传统思想的限制,也是知识层面的缺陷,导致对现代化发展的先进认识难以充分理解,以至于在落实污水处理政策的时候,过于关心利益、成本和优势,措施制定的不具备针对性,配合程度和效率较低。
(二)治理成本限制
经过对部分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作进行调查发现,建立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会产生建设、维护、运行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费用,这些资金大多由国家、政府、农村进行划分,但是在农民资金筹备的环节上容易出现困难。因为意识的影响,农民认为污水处理与资源化转型工作是政府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资金筹备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污水处理技术与实际情况匹配性低
针对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转型工作的落实来看,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效,但是该类农村大多分布在发达城市周边,生活水平以及经济水平较高,因此在接受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技术和实际情况稳定对接的状态,但是针对部分欠发达农村来讲,由于经济水平低,农村的基础设施质量较差,在落实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技术和实际情况、水质与治水措施等都会出现相应程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措施难以为问题服务;另外,在进行资源化转型的时候,相应工程的建设标准未能够达到统一,导致转型力度与管理不匹配,最终造成工程烂尾。
三、正确处理农村污水管理及资源化问题的措施
(一)提升管理质量,加强规划效率
我国的农村水污染类型较多,从生活用水、农耕污染、生产污染等多方面进行细节分析,综合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进行分别治理,建立起具备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再结合乡镇、政府等机构进行方案制定,同时再结合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作经验的同时,也要认真的分析国内外业内的相关案例,从区域性、经济实力、自然环境、管理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在进行管理质量提升的同时,完善规划方案的性能,利用先进技术、人才基础、理念宣传等多种方式,构建起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优秀前提,才能够确保项目落实的质量。
(二)组建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专项资金
首先,相关的农村乡镇政府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综合农村的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问题进行整合,制定出专项转型方案,并根据村镇联合、城镇联合等方式,构建起市场化的专项资金流通体系,充分开发政府扶持、乡镇联合、企业融资等多元化一体化的资金成本渠道;利用先进的党政理论和环保知识,解析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价值,鼓励村民进行资金支持;利用污水处理项目形成产业链,通过污水治理机构,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岗位,使其能够在工作目标的指引下,积极协助污水治理工作,从而达到资金循环的发展势态,能够在维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可持续发展。
(三)制定技术与实际相匹配的治理模式
针对不同地域环境中农村的发展情况和环境情况,分析污水的成因和治理措施,再结合先进的治理技术,进行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资源化转型,转变传统污水处理集中模式转而利用分散式的污水循环治理方式,将污水作为一种生产产品,进行多层次的加工,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针对治理模式的构建,首先可以将农村污水进行类型划分,再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利用物理方式结合化学治理技术,对水质、污染程度、污染因素等进行评价分析,并充分研究治理后的水资源二次利用的标准,实行生活利用、工业利用、地下水补充等多种方式,同时,选择的治理措施要与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一致。
例如针对畜牧业发展较为突出的农村地区来讲,可以适当的开展沼气循环资源产业,联合生活污水、厨卫污水系统等进行合理分流,达到自给自足的节能式污水治理;针对沿海农村来讲,合理的开发湿地处理模式,结合鱼塘、农村环境再建等进行合理规划,重视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之间的区别,培养农基湿地,利用生态改善污水质量,促进资源化利用。
同时,在单方面进行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转型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农村的用水常识、环保意识、污水处理知识进行相应的科普,从主观上降低污水直排几率的发生,从而为污水处理与资源化转型工作提供创新和优化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兼并生活质量建设和环境保护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经营建设改造的过程中,积极的从资金水平、环保意识、管理制度以及处理技术等方面,做到正确处理污水,高效利用资源,将是维护环境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我国也应该积极的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处理技术,综合多种处理工艺,深度开发农村的污水处理优势,形成循环式的处理系统,从而实现污水处理兼资源化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先宁,吕锡武,孙海南,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J].中国水利,2016,(17):19-22.
[2]沈东升,贺永华,冯华军.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7,21(7):111-115.
[3]刘忠翰,彭江燕.滇池流域农业区排水水质状况的初步调查[J].云南环境科学,2018,16(2):6-9
论文作者:朱少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污水处理论文; 农村论文; 资源论文; 污水论文; 环境论文; 技术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