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建筑结构设计,对于整个建筑的建造来说,是非常基础的一个工程,也就决定了它的安全性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建筑结构的设计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建筑结构设计所使用的材料与以往不同,在以往的建筑结构设计选材方面,许多工程队,选择的都是砖木等材料,而现在的选材则是钢筋混凝土等其他高质量的材料,另一方面,在建筑设计的时候,所采用的手段也是大不相同的。
关键词:建筑行业;结构设计;安全性
引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规模越来越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建筑质量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地震多发地带,建筑的抗震性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通过建筑的建构设计,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成为关键。本文将从目前建筑结构中的安全隐患出发,提出常见的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建筑结构设计措施,为今后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筑结构安全性的定义与作用
1.1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定义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就是根据工程师的合理指引进行科学的施工,以防建筑物完工后发生坍塌损坏现象。在结构工程中建筑结构安全性是重要标准,其中重要表现为工程结构和施工水平。想要判断建筑结构设计有无安全性,就要应用统计学知识进行相关资料数据的分析了解,从全方面探究施工状况、工程地区建材等。
1.2建筑结构安全性的作用
建筑物和人是共同存在的,有人的地方就离不开建筑,人类想要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就离不开具有安全性的环境,拥有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和坚固的建筑结构是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尊重和负责。在设计建筑结构的过程中,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依然可以在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而不提高工程投资。
2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性差
地震灾害时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我国属于地震高发国家,一旦发生地震,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造成这种损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地震造成的建筑倾斜、裂缝甚至倒塌。由此可见,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势在必行。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可以大大降低建筑在地震在灾难下发生倾斜、裂缝甚至倒塌的可能性,减少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还应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和抗震设防等级。
2.2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逐渐兴起和发展,建筑设计人员也不断增多,但设计者的水平却参差不齐,有很多设计者由于经验不足、不够专业,使其建筑设计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如一些实际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能差,可能就无法达到受力的要求,从而导致差强人意的事出现。例如,建筑物楼梯、电梯设计不合理,消防疏散通道不便利,就存在着防火等问题。还有一些可能因为用料、装修不符合而造成安全隐患。还有可能太重于形式化,只顾外表美观,最终导致质量安全的隐患。
2.3建筑结构设计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观察我国的现有建筑结构设计师,大部分是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却并没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这就造成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向优秀的同行业或国外现今技术看齐,而且也不能了解及掌握先进的技术水平,这就直接限制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发展提高,从而我国的整个行业也处于低端安全水平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一方面,就是相关施工行业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技术的问题还可以得到到明显的改善,但是道德问题确实十分严重的,一些施工单位,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完全只是自顾自己的切身利益,怎么少花钱怎么来,以至于选择的材料、技术人员,都不是最好的,试想一下,这样的建筑结构设计,怎么可能不出现严重问题,答案显然是严峻的。
3提高建筑安全性的设计措施
3.1控制结构的变形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如果结构的刚度较强,当收到巨大的作用力时,例如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作用力,结构的变形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损坏,影响建筑的安全。如果建筑的结构的刚度较差,延性较强,虽然具备很好的变形能力,可以消耗大量的外力,但是如果变形过大,超过建筑结构的承受范围,也会产生局部结构的破坏甚至坍塌。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为了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应做到刚柔并重,既能提升建筑的变形消化外力的能力,又能有效的控制变形范围。
3.2增强建筑人员的安全意识
为了解决建筑安全隐患的问题,就要从建筑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入手。提高建筑人与的安全意识,对建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①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建筑设计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理念的培训,让设计人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在建筑设计中时刻保持着安全意识。②要对设计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建立赏罚机制,对有高度安全意识的人员进行奖赏,对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惩罚,并且及时解决问题。③设计人员自身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对建筑安全性的问题及后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保证国家的财产安全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不仅对建筑负责,也要对消费者负责。保证建筑安全性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只有时刻警觉,时刻保持安全意识,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灾难。
3.3严格把握建筑结构设计质量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使结构的设计具有安全性能,投资成本在合理的范围内,那么就有必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研究:一方面是要慎重计算各个构件的承重荷载,比如结构件本身的荷载、风压荷载和雪压荷载等聚集在一起对建筑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要谨慎地研究结构部件抵抗这些荷载的内在应力。此外,对于外来变形和约束变形的研究也同样重要,结构部件的承载能力是结构部件进行受力计算的基本依据,同时要结合建筑施工的质量,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能。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建筑行业相关的规程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建筑结构设计初步完成后,不能马上交给现场进行施工,而是要根据相应的校核流程,逐级对设计方案进行校核、审核,如果发现结构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要对原方案及时进行修改和优化,并再次进行校审流程,直到设计方案完全无误后才能进行施工。
3.4制定科学的抗震等级
抗震性等级是建筑物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地震出现概率也不同,其抗震等级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分析地区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设计,认真考虑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质条件等,选择不同的抗震等级、严格把控,结合有关规定与标准,制定科学的抗震等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日益壮大过程中,人民群众也逐渐重视建筑结构安全性能。在建筑设计中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安全性能,所以要提高建筑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设计能力,加强设计建筑结构安全性,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
参考文献:
[1]毛卫华.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B04):149.
[2]方燕平.试析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5(6):140.
[3]苏小敏.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研,2017(2):227.
[4]吴伟龙.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5):89~90.
[5]高丁丁.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建议解析[J].四川水泥,2017(09):256.
论文作者:张健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1
标签:建筑论文; 安全性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结构论文; 荷载论文; 抗震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