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_会计论文

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_会计论文

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论文,实证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证会计研究渊源于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传统,植根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之中。实证主义的思想在17世纪开始呈现最初形态,到19世纪30至40年代,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具有明确规定的哲学思潮和经验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法国和英国正式产生。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A.孔德(Auguste Comte)被视为实证主义的创始人。19世纪下半叶,实证主义在欧洲各国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哲学派别和思潮。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将实证主义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经济领域,首创了新的经济学科——实证经济学。20世纪60年代,在实证经济学的影响下,西方会计学者开始倡导借鉴实证主义和实证经济学的成果,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逐步形成了一种旨在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研究方法。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实证研究方法,并广泛用于会计理论研究。

一、实证会计研究的相关概念

对实证会计研究的历史检验,需要厘清实证会计研究相关的实证、实证会计、实证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等概念,并以此作为探讨的理论前提。

(一)实证

实证一词在我国古代是常用语,见各种典章。《宋书·范晔传》:“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世称庐君,故山取号瞧焉。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以禪喻诗,莫此亲切,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明代李贽《答邓明府书》:“此余之实证实得处也,而皆自于好察迩言得之。”明代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今见了两生告词,虽然明知其事必实,却是词中没个实证,乱行不得。”以上所称实证,皆指实际证据而言。《现代汉语词典》、《辞源》将实证解释为“确凿的证据。”中医学所称实证,则是指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实性证候。

西方哲学中的实证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ositivus,意为明确的、精确的、直接的、无疑的、确定的、确实的、肯定的。16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和实验,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实证性”,反对脱离实际的经院哲学,当时有人称实验的自然科学为“实证科学”。19世纪法国圣西门首先将这一词演化为“实证主义”。19世纪法国孔德继承这一用语,开创实证主义哲学,强调“实证的”感觉经验才是知识的对象、来源和人类认识的范围,并将这一主张推广应用于自然、社会研究领域乃至宗教。科学研究从实证的感觉经验出发,成为西方思想界、科学界有影响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式,“实证”一词因而得到广泛使用。

综上所述,一般来说,实证是指实际证据。所谓实际是指现实的、确定的、有用的和积极的证据;所谓证据是指证明事实的经查证属实的书证、物证、人证和视听资料等的依据。可见,实证需要证明事实的实际证据的取得是多渠道的,证据的表现形式是多元的,只强调某种渠道取得的证据和某种形式的证据是不全面的。

(二)实证会计

研究者因其研究的内容不同,所使用实证会计的含义也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多种观点,主要包括:①实证会计体系论。有人认为,实证会计是关于会计“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旨在揭示会计现象层面的规律,从而为解释现行会计实务和预测未来会计实务提供理论依据。②实证会计研究论。有人认为,人们通常把实证会计研究简称为实证会计,实证会计是根据经济学等有关理论,设立各种有关影响会计事务因素的假设,然后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以证明这些假设的会计研究。③实证会计理论论。有人认为,实证会计是以对先行会计实务提供合理的解释和预测,即试图解释和预测会计是什么的理论。比如瓦茨和齐默尔曼(1999)将实证会计称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经验性理论和方法”。④实证研究方法论。有人认为,实证会计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取得数据,利用统计和推理的技术,对实际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明确实证会计是一种研究方法,有助于理解实证会计在中国的发展会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紧密的关系。

综上所述,实证会计是一个多义词,要视研究者研究实证会计的内容所应用实证会计的性质来确定其含义。但需要指出:如把实证会计当作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来研究,应在分支学科层面上确定其含义;在会计分支学科范围内,实证会计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知识体系。

(三)实证会计研究

会计研究通常是会计人员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实证会计研究是研究者对所观察到的会计现象,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过程,目的是通过对会计现象层面规律的揭示,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实证会计研究关注的是客观事物是如何运行的,所回答的问题是“实际是什么”。实证会计研究的特征,主要是具有解释和预测功能,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发展性。

实证会计研究过程一般包括:确立研究课题,根据经济发展、资本市场和经济管理的需要确立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根据有关基本理论和制度背景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根据研究课题的研究任务设计研究方案,安排研究工作,提出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搜集资料,选取研究样本,开展调查;检验假设,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经验验证;提出结论,分析研究结果,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

(四)实证会计理论

实证会计理论是采用一定逻辑形式对实证会计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性认识。它来自实证会计实践,又指导实证会计实践。有人认为,实证会计理论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理论;实证会计理论是用经验——实证法为基础,以数学模型为工具所形成的一套理论;实证会计理论是一套关于会计“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等。

实证会计理论的目的是为解释现行会计实务和预测未来会计实务提供理论依据。“解释是指为观察到的实务提供理由”,“预测则是指会计理论应能够预测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它们包括那些已经发生、但尚未收集到与其有关的系统证据的现象”(瓦茨、齐默尔曼,1999)。

实证会计理论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目前所称实证会计理论实际上是实证会计的应用理论,除需要继续完善和体系化外,对于实证会计基础理论还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实证会计如作为会计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基础理论如实证会计的性质、特点、目标、原则、对象、内容、理论基础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五)实证会计研究方法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是研究人员完成实证会计研究任务的手段、工具、方式、程序、途径和措施的总称。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是以实证检验为特征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体系,不能把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局限为只是实证假设检验或数据分析。以实证检验为特征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体系,包括观察法、谈话法、调查问卷法、实地调查法、档案法、个案法(案例法)、推断统计法、描述性统计法、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模拟实验法、实地试验法、测验法、假设检验法、归纳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需要指出,不能把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与实证会计研究相混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是各种具体研究方法,而实证会计研究是根据研究课题的内容和性质,采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如果把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等同为实证会计研究,不利于对以实证检验为特征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研究。

以上有关实证、实证会计、实证会计研究、实证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等相关概念的认识,是探讨实证会计研究其他问题的理论前提,笔者基于以上认识来探讨实证会计研究的其他问题。

二、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与局限

(一)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

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实证会计研究以来,在会计界掀起了阵阵浪潮,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另辟蹊径,推进了会计研究的发展,在会计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和科研项目等方面的研究中采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使实证会计研究在各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作用主要是:

证实会计理论。会计理论需要实践来检验,会计实证研究是一种检验会计理论的有效途径。会计实证研究在理论假设的前提下,以事实为依据,借助于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结论具有较强说服力,并对所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解释,证实研究命题的理论假设是否正确,告诉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能够做些什么”。会计实证研究所得的结论有时看似简单,但能显明地加深人们对某些现象的认识。对会计理论的证实,促进会计理论研究面向现实,加强了会计理论的科学性,更能发挥会计理论的作用。

拓宽会计理论研究范围。实证会计研究面向市场经济、资本市场和现代管理,大量引进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打破了传统会计理论研究的界限,拓宽了会计理论研究的视野和研究范围。其研究范围可能包括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资产计价模型、竞争性假说的辨识、盈利预测、会计选择的经验检验、契约理论在审计中的作用等多个方面。

推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理论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重要性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规律性、稳定性、规范性和层次性等。会计基础理论如会计本质、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会计核算前提)、会计准则、会计系统、会计信息、会计管理、会计控制等。实证会计研究虽然不能解决这些会计基础理论问题,但其研究成果有助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

增强会计预测功能。会计预测是根据已有的信息或资料,考虑未来一定期间可能的变化,对未来一定时期目标的测算。实证会计研究的宗旨之一是要对未来的会计实务作出预测。实证会计研究结论有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未来会计实务的预测。例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利用实证研究所得的结论,预测股票或债券的市场价值,或预测收益、预测签订有利的契约、预测报酬方案、预测制定有效方案等。

丰富会计研究方法,促进会计学科建设。引进实证会计研究并采用以实证为特征的研究方法,丰富了会计研究方法。实证会计研究是根据经济学等有关理论,设立各种影响会计事物因素的假设,依据相关的实际证据,采用数据分析等方法,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从而形成研究结论。实证会计研究为原有会计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方法,增添了有效的研究手段,丰富了会计研究方法体系,有利于促进相关会计学科的建设。

(二)实证会计研究的局限

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由于受到实证主义的影响等有关原因致使实证会计研究存有局限,主要包括:

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要求研究者有旗帜鲜明的价值取向,是为什么目标而进行实证会计研究。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由于受实证主义“价值中立”的影响,要求从事实证会计研究的研究者,将个人的价值判断排除在命题、假设、模型、数据、分析和结论等研究过程之外,以经验数据等来证实或证伪研究的命题及其理论假说,所以实证会计研究的内容是经验的而非价值的评价。

有失偏颇的基本理论指导。现行的实证会计研究一般采用西方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为指导,据以确定实证会计研究的命题、理论假设、模型、数据、分析和结论。这些西方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包括,如“理想市场”理论、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权变理论、契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经济人”理论、效率公平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揭示管制理论,以及经验知识论、唯感觉经验论、经验证实论和实证精神等,极少用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哲学原理。

研究目标不明确。在实证会计研究方兴未艾的情况下,不少研究者并不明确为什么要开展实证会计研究,是为了学术探讨,或是为了学科建设,为了证明自己的研究水平,为了向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出建议,为了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参考;特别是在以下情况下,使实证会计研究的目标更为模糊:有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证监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的高级分析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业务分析——实证研究,有上市公司按规定向外披露会计信息,有管理部门在制定政策和法规之前的调查研究和专题研究。这实际上是实证会计研究定位不明确。

经验实证绝对化。实证会计研究的命题及其理论假设,要求与现实世界的经验现象相对应,从而最终要以可观察的为经验所验证的事实来检验或证实。把经验证实绝对化,排斥其他证据对命题的检验,影响命题证实的客观性;根据一定期间的事实和现象去证明普遍性命题,或需要较长时期观察和实践的命题,因而其研究结论不可避免地具有或然性。经验实证的绝对化影响了实证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操作方法的局限性。在实证会计研究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还存在操作方法的局限性。主要有:会计数据的真实和完整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各企业之间、各年度之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是否可比,选用的大样本资料很难反映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作用和单项会计准则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问卷调查资料真实和完整存在一定程度的疑惑。数学模型不能完全抽象反映研究对象的各种影响因素,或抽取的是次要因素代替主要因素以决定事物的性质。过多地使用数学方法如简单的问题用复杂的数学公式演算而流于形式。

创新研究还待开发。我国现在实证会计研究的范围主要限于上市公司,有的是模仿“洋八股”的理论、模型和文章格式的实证研究,有的是参考国外数据模型的研究,有的是相同命题的在时间上有区别的重复研究,有的是不证自明的简单问题的复杂研究,有的是“为实证而实证”的大习题作业式的实证研究。目前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已经进入创新阶段,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创新的实证会计研究。

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受实证主义的一些不良影响。西方的各种思潮,如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等,都在我国先后出现过甚至流行过,又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因为它们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宣部理论局,2009)。实证主义同样也存在一定局限,比如:强调经验性知识,否认理论的作用;强调感觉经验,否定抽象思维;强调经验实证,忽视其他实证;强调以事实建立科学,忽视科学知识的历史积累。实证主义的局限,对会计实证研究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重视经验知识,忽视理论指导;重视感觉经验,忽视理论认识;重视经验证实原则,忽视其他实证检验;重视实证会计建设,忽视创新会计学科研究。

三、会计研究分类的质疑

(一)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二分法”及其缺陷

1.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研究的“二分法”

会计研究划分为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源于经济学。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内维尔·凯恩斯于1891年最早以“是否以价值判断”为标志将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在《实证经济学论文集》的前言《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指出,“在凯恩斯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一书中,约翰·内维尔·凯恩斯对实证科学及规范科学作了区分。他认为:‘一门实证科学……是关于什么是这一类问题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一门规范科学(或称为管理科学)……是关于什么应该是这一类问题的标准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是一门艺术……是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设立的原则体系’;他指出:‘这二者之间的混淆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并成为很多殆害大分之谬误的根源’;他还强调了‘创立一门准确无误的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科学的重要性。’”显然,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提出了“实证科学”、“规范科学”和“政治经济学艺术”的经济学三分法。此后,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接受了“实证科学”与“规范科学”二分法,在现代经济学中形成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两个重要分支,这是学术界对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对经济学的一种划分。

在经济学的“实证——规范”二分法影响下,会计相应也形成了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美国阿迈德·贝克奥伊(1991)将会计理论划分为两类:描述性会计理论(或描述性会计),是通过对会计实务中的各种实例的描述、论证和解释,说明会计“是什么”。……规范性会计理论(或规范性会计),是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而不是限于说明会计“是什么”。瓦茨和齐默尔曼(1999)提出:“理论家必须严格区分实证性命题与规范性命题。实证性命题关注的是世界如何运行,即‘如果出现A就可能发生的’的形式,并且可予以否定。……规范性命题涉及的是各种限定,即‘给定条件组C,必须选定方案D’”。将会计研究划分为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的根据(标志)有各种说法:有的提出根据“研究内容”划分为两类,有的提出根据“研究目的”划分为两类,有的提出根据“研究方式”划分两类,有的提出根据“证实”划分两类,有的提出根据“价值中立”划分为两类,有的提出根据“研究内容”和“证实”划分为两类,这些划分的标志,是从不同角度对会计研究的划分,从结果看,都属于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二分法”。

2.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二分法”不科学

从“二分法”划分标志分析,划分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是不科学的。第一,“是”与“应该是”不能截然分离。“是”与“应该是”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研究“是”什么是以“应该是”什么为前提的,如研究上市公司相关指标“是”什么关系,是以其相关指标“应该是”什么相互关系为前提,即在此前提下研究“是”什么关系;同样,研究上市公司相关指标“应该是”什么关系,是以其现时“是”什么相互关系为前提,即在此前提下进而研究“应该是”什么关系,没有“是”什么,怎么能研究“应该是”什么。“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是科学研究的正常思考和探索的路径,完全脱离“应该是”而进行的研究,很容易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第二,实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实证会计研究要求以可观察的为经验所验证的事实来检验或证实命题及其假设,而且往往是直接观察到的、有数据反映的、借助数学模型的、采用统计分析的能作为实际证据的事实。实际上,实证应该是多元的,除了符合上述要求的实证,还可以有书证、物证、人证和视听资料等。另一方面,规范研究是根据研究需要广泛采用各种实证方式,也需要采用调查研究、数学分析和统计分析。《资本论》作为一部宏伟的经济学著作,按一般的说法是规范研究,同时也采用了能动、系统和抽象的实证研究(窦熙博、张月想,2008)。第三,没有价值中立。实证会计研究要求“价值中立”,摆脱价值判断是必要条件。价值中立是要求放弃任何主观上的价值观念,用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实证研究。实证会计研究从确定命题、理论假设、选择样本,到调查研究、建立模型、数据分析、研究结论等,不可能没有一定理论指导和研究者的价值判断。完全脱离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不可能检验可观察事实经验的真伪。实际上,实证会计研究是以实证主义的“实证唯一”的价值取向为前提的。规范会计研究要以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才能组织真实、有效、科学的研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做到客观、全面。

从“二分法”划分的逻辑看,这种分类具有明显的缺陷。二分法(Bifurcation)将可能性只分成两种选项,然后做成非黑即白的结论,如果现实上可能的选项不只两种时,就犯了“二分法”的逻辑错误。因为除了实证会计研究外,其他相关研究并不全是研究“应该是什么”的规范会计研究,有很多是综合应用各种研究方法的科学研究。一般性的规范会计研究都需要有不同形式的实证,可见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也存在交叉现象。

从“二分法”划分的哲学考量,把会计研究划分为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是缺乏客观性的。实证会计研究坚持“经验证实原则”,实证会计研究的命题及其理论假设,要以可观察的为经验所验证的事实来检验或证实。把经验证实绝对化,排斥其他证据对命题的检验,影响了命题证实的客观性。实证的绝对化影响了实证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忽视了规范研究存在实证的客观性。

(二)规范会计研究的整合:系统会计研究

为了克服会计研究划分为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二分法”的局限性,人们一直在考虑是否将规范会计研究改名,或增加一种会计研究形式,不同学者分别提出了“规范——实践会计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社会经济会计研究”、“系统会计研究”等。其他学科的学者也在探讨相关的研究方法,如有的提出一种与实证相反的具有综合化和整合化的语境分析方法,将科学置于社会历史中进行考察(魏屹东,2005),有的提出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划分为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

会计研究分类有多种方法,就现在讨论的会计研究划分为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的“二分法”局限性而言,需要对其整合,重新划分会计研究的类别。由于规范会计理论、规范会计研究、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等概念容易引起歧义,可以在原规范会计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建议的合理因素,整合成为系统会计研究(即采用系统研究方法的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相对应。

四、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会计研究

在会计研究中不论采取什么形式的研究,不可能是“价值中立”,不受一切价值观念的干扰,进行所谓的纯粹的研究。实际上,任何一种研究总是在某种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属于社会科学的会计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会计研究;要善于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不会影响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会影响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思想文化成果。

(一)实证会计研究的整合与要求

实证会计研究的整合强调以一定理论为指导,根据客观需要确定命题,提出理论假设,以实际证据为基础,以直接观察的事实及其结构关系为对象,使用以实证为特征的方法,采用格式化的程序,确定样本,建立模型,通过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回答会计实务“是什么”及其规律,用以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其目的是消除实证主义不良影响,突破实证会计研究“教条式”的束缚,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研究。对其基本要求是:①以一定理论为指导,包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会计专业理论为指导,突破“价值中立”的局限。②根据客观需要确定命题,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需要,确定具有因果规律性的问题为研究的命题。③提出理论假设,根据研究命题提出的在特定语境中未经证明的作为前提的某种理论或观点的描述或表述,作为理论的间接检验标准和预期的合理性存在为理论假设。④以实际证据为基础,以可以观察的为经验所验证的事实为主,以及必要的其他证据,包括定性资料和定量资料、统计资料和非统计资料等。⑤以直接观察的事实及其结构关系为对象,按照命题确定的研究范围,据以直接观察的相关事实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的内容。⑥使用以实证为特征的方法,以经验证实法为主,相应采用统计、模型和计算的方法,观察、描述与分析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等。⑦采用格式化的程序,即规范的实证会计研究的范式,统一研究方法、规则和程序,强调“假设——数据——检验”三个关键环节,其核心是通过经验证据验证假设。⑧确定样本,按照一定的抽样规则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要确保对总体具有代表性,要考虑调查的目的、性质和精度要求,又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实施性。⑨建立数学模型,模型有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或数学模型、文字模型和数学文字模型。建立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有关模型,提高构建模型的质量。⑩统计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的解释。采用描述统计描述和归纳数据的特征及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推断统计用概率形式决断数据之间的关系及用样本统计值来推测总体特征。(11)理论分析,在对客观事物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理论分析“为什么”的问题,而统计分析说明“是什么”问题。实证检验,对理论假说的经验检验。经过实证检验求证假设的相对或近似的正确性。它属于“辩护”的逻辑,而非“发现”的逻辑,只检验理论假说。(12)回答会计实务“是”什么及其规律。关注客观事物是如何运行的,以尽可能观察到的事实和提供最充分的实际证据,回答会计实务“是”什么及其规律。(13)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结果,解释会计现象和实务、进行政策评价和建议,预测未来一定时期会计实务的发展。从基本要求可以看出,在原有实证会计研究模式的基础上,在突出其特点的前提下,有所完善和发展。

实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实证会计研究,提升其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各方面重视开展实证会计研究;学习与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相关理论;强化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研究;了解、熟悉和掌握实证会计研究的相关文献;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建立和健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数据库;拓宽实证会计研究的领域;确定实证会计研究的方向;开展中国特色的实证会计研究;发展有创新的实证会计研究;注意将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相协调;建立健全推动实证会计研究发展的相关制度;加强实证会计研究学术规范建设;加强高校实证会计教育;重视培养实证会计研究人才等。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系统会计研究

系统会计研究是以一定理论为指导,根据客观需要和开拓创新的要求确定研究任务,以研究项目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广泛搜集各种资料,进行文献综述,提出研究提纲,采用系统研究方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效用和规律,拟定对策措施,提出研究成果的研究。它是在原有的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整合的基础上提升而形成,实际上是现代会计研究的除实证会计研究以外的一般研究形式。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系统会计研究的基本要求

系统会计研究的基本要求是:①以一定理论为指导,包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理论和相关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②确定研究任务,根据现实性、创新性、战略性和可行性等原则,确定会计研究任务并落实研究项目。研究的范围是会计领域,对各种问题都可以进行研究,实证会计研究的问题,根据需要也可以进行研究。③以研究项目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特定的客观事物,如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某个问题,其基本情况、竞争优势、成就取得、潜在能力和存在问题等的发展过程。④搜集资料,广泛搜集各种资料,主要是阅读文献,如阅读各种书籍、各种杂志和各种报纸。要重视通过调查搜集各种资料。搜集的资料,要真实、全面和系统。对资料要进行分类、筛选、鉴定和保管等的整理工作。⑤文献综述,对一定研究领域的文献在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和最新进展进行综合评述,作为课题研究的起点,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⑥提出研究提纲或建立模型,是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提出基本理论前提(假设),及其分层次的基本论点,从而形成研究课题的理论与方法的框架,作为该课题的研究模型。⑦采用系统研究方法,把研究课题作为系统进行研究,根据课题系统的性质、系统内容所具有的特征、系统的目标、系统的结构,综合运用各种会计研究方法。⑧定性与定量分析,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等逻辑思维的手段,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和论证严密,揭示论点和论据的必然联系。⑨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效用和规律,根据大量的研究资料,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对象能发挥的作用和对象发展的规律。⑩拟定对策措施,通过对课题的研究,针对研究对象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查明其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或措施。(11)提出研究成果,按照要求完成研究任务后要提出研究成果。它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是什么),怎样运行,本质和规律。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是论文、研究报告和专著等。为衡量科研成果达到的水平,可以由研究者按照一定要求(或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2.正确认识系统会计研究

(1)系统会计研究的含义

系统会计研究是指对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方法进行的研究。会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会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项目,都是一个系统。系统会计研究既是对课题“会计系统”的研究,又是对课题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的研究。

在会计研究中大量的研究项目是会计专题研究,会计专题就是一个小的系统。会计专题是对会计领域在内容上具有专门性的需要探讨的问题。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内容简单、具体的问题是专门性问题,有的内容复杂、抽象的问题也是专门性问题。会计专题具有单一性、具体性、针对性、现实性、直接性、方向性、典型性、偶然性、及时性、相对性和有用性等特征。对会计专题的研究,要综合运用各种会计研究方法,根据会计专题的性质采用相应的方法。

(2)采用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亦称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方法是运用系统论原理,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进行综合和分析,实行量化和优化,建立模型或框架,考察系统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及层次、系统与环境、结构与功能等相互关系,以揭示其本质与规律的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系统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发展。系统分析方法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在二战结束前后提出并加以使用的。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在军事和政府部门的带动下,美国民间企业也开始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来改善交通、通讯、计算机、公共卫生设施的效率和效能;在消防、医疗、电网、导航等领域,系统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了70年代中期,系统分析从作为分析经济合理性的应用和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这种相互分离状态,逐步走向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体系。

在会计学界,会计研究中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也取得了进展,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会计研究中采用系统方法的特点是: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而不是分析综合;把确定目标与实现目标有机结合,并使确定目标程序化、精确化,实施目标措施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有利于揭示系统的本质和规律。其应用程序是:①确定研究任务或确定系统运行目标;②确定研究的系统,即研究对象;③搜集资料,包括各种调查;④文献综述,明确研究的起点;⑤提出研究提纲或建立研究模型;⑥定性与定量分析,对系统的整体、结构、层次、因素和环境及其关系进行分析;⑦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效用、发展趋势和规律;⑧形成结论,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对系统认识的结论;⑨拟定完善系统运行的对策措施;⑩提出研究成果。在现实的系统会计研究中,根据研究内容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研究程序。

在系统会计研究的过程中,根据研究内容的性质及其过程综合运用各种具体方法,它包括:①搜集资料方法,是为获取经验知识而采取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②理论分析方法,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升华为理性认识,或需要采用一定理论指导而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抽象法、比较法、分类法、结构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概括法、模型法、伦理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历史法和数学法等;③理论发展方法,是开拓创新研究为获取新理论而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假设法、移植法、联想法、相似法、类比法和组合法等;④理论验证方法,是对理论进行检验而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法、行为法、评估法等(于玉林,1997)。

(3)对研究成果的检验

检验研究成果的标准只能是实践,而反映实践有不同载体和多种形式,包括实证检验、理论检验、法规检验、道德检验等;检验的依据不仅是直接观察到为经验所验证的事实,还包括书证、物证、人证和视听资料等。通过这种多方位的严密的检验,以反映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实践性、有用性和科学性。

对系统会计研究成果的检验实际上是一个过程,从提出课题理论前提(理论假设)开始,需要经过四次检验:第一次检验,体现在文献综述中,是用文献资料中的证据进行的检验,对文献中与课题相关的会计理论前提进行逻辑检验。第二次检验,体现在研究提纲中,在拟定提纲过程中,利用文献资料对各种理论前提(理论假设)进行初步的理论判断和检验,使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正确性。第三次检验,体现在分析过程的论点、论据与论证过程中,这是用搜集资料得到的实际证据对各种论点的检验。第四次检验,体现在提出科研成果中,在科研成果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研究者个人以及研究集体和其他形式,对科研成果的内容进行多次的讨论和研究,是对其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检验。此外,研究成果还需要经过社会实践的再检验。

(三)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的特点与协调

会计研究中的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是会计研究的两种形式或两种研究模式。这两种研究模式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如以一定理论为指导,根据客观需要确定研究任务,提出理论前提(理论假设),搜集资料,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对理论进行检验等。同时,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也存在各自的特点。实证会计研究以回答会计实务是什么及其规律为研究目的,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和程序化的研究范式,以直接观察经检验的事实为依据进行检验;系统会计研究以回答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运行、本质和规律是什么等为目的,采用系统研究方法和灵活的研究范式,以综合检验(包括实证检验、理论检验、法规检验和道德检验等)为标准,检验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人证和视听资料等。

系统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在共同性的基础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可以发挥各自的特点,在研究任务、研究方法、研究资料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借鉴,以便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学科建设中发挥会计研究的更大作用。

标签:;  ;  ;  ;  ;  ;  ;  ;  ;  ;  ;  ;  ;  ;  

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