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切实论文,效益论文,努力论文,提高课堂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2677(1999)04-0067-(07)

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作为过程,主要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而展开、推进和深化的。实施素质教育依然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这是定律、是法则,不容动摇。因为:

第一,班级授课制在今天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体制。师生在校时间的80%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度过的。这是当今条件下的教学现实。面对这一现实,实施素质教育自然应当将课堂教学视为自身展开的主渠道。那种离开课堂教学主渠道,以为素质教育之花只能在课外兴趣活动中开放的认识与实践,有失偏颇。但是,也应当明确,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旨在培育学生基本素养并促进其质的提高的教育模式,其教学过程显然必须对课堂教学这一传统形式的理论依据、教学结构、教学程序、教学技术和方法进行全面革新。改革教学过程,创造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的过程模式和教学的评价模式,正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

第二,课堂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基本素质的健康发育,逐步夯实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生活、会健体和会审美的基础。推进这一过程,只有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各学科以教育教学的综合目标为前提,以学科教学研究为基础,以学科间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为辅助,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精心思考和实践教学过程,配之以科学的教法和教学手段,方可奏效。可见,课堂的设置,对各学科而言,是知识传递、信息汇集、思想交流、继承创新的园地;是各学科教师师德师风、人格品质、教学风格、思维艺术、才能才华展现而润育学生思想和心田的聚所;更是学生学德习才、增长心智、拓宽眼界、立志腾飞的摇篮。从这里可以看出,课堂以教学而设,教学以课堂而立,其间蕴含的教育因素之多,诸因素运行的轨迹之复杂,遵循规律驾驭各因素按照学生诸素质的健康发育的需求而实施教学之艰难,之充满教育的希望,均在课堂教学中展开。这一切都证明,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场所在课堂,其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

第三,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素质教育作为全新的教育实践过程,结伴而行的必然是教育研究。而素质教育研究的主课题则是如何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全面发育为核心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围绕这一主课题,如何冲破传统的教育理论框架,改变将教学活动的框架固定在认知活动范围内的陈旧观念,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怎样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育规律,培育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认识和尊重教学实际,体察和控制教学实际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真正做到从教学实际出发,组织与实施教学?怎样在学科教学中,充分运用发掘出来的育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等诸多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辅佐教学过程的优化运行,以增强教的力度,学的效度?怎样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才称得上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当建立什么样的学校管理模式才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向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革新,不断深化?怎样才能有利于教师自觉坚持学习、实现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与提高?怎样的学习评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强化,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的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的科学化?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育、全面提高、和谐进步?怎样的教学模式,才符合素质教育的特有规律,既体现教学的共性要求,又充分显示各学科自身教学的特点?应当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学生,用什么样的标准和方法评价学生,才符合素质教育的本义,才有利于素质教育自身内涵的发掘和教育理想的实现?总之,课堂教学既是教育与教学诸多热点与难点问题的汇集场所,又是教育与教学诸多思想、观点、经验与成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而萌生、孕育、展现新的教育思想和教改实验方案及其实施的研究基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当课堂教学真正建立在教育研究和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素质教育才不会流于异化的境地而失去质的光芒。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条件下,是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协调发展的主渠道,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基本目标,完成教育、教学基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场所。因此,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仍然是学校管理工作者不可忽视的客观规律。重视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其倡导者、管理者和执教者将目光投向课程设置结构及其比例结构;必然要求始终关注含选修课、活动课在内的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验;必然要求严密监控以“节”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效益的走势,并且客观评价以“学年”为阶段单位,以法定“修业年限”为周期单位来判断课堂教学效益的班级的学科水平、年级的集体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水平。这种必然性是由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决定的。学校管理实践表明:教学效益的水平在素质教育的条件下,是测定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反映着学校的教育思想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过程建设、教育评价建设的努力程度和实际达到的广度和深度。说到底,教学效益水平的高低关系着育人水平的高低,关系着素质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热心素质教育的实践,必须首先热心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测定和评价课堂教学效益,是一个内涵因素十分复杂的科研性难题。任何一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益,从其演进的过程看,受制于诸多因素,其中,主要者至少有三:一是教学条件。分析教学硬性条件群与教学软性条件群,可将教学条件归纳为三个主要条件:教师、生源和设备。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和教学素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导向性条件;教学设备是推进和完善教学过程的物质基础;学生进入教学过程之前的思想素质、知识基础、思维品质、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等各项素质指标的实际起点,是关系课堂教学效益的不可忽视的至关重要因素。二是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效益也受制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因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密度不同,知识点所应联系的它知识点的多少不同,知识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教学内容所联系的知识背景远近程度、宽窄程度和轻重程度均各有差异;由教学内容自然派生而出的教学目标的水平不同,对同一学生群体而言,也会引发课堂教学效益值的波动。由此可见,为了维系测评的公正性,应当研究各学科课堂教学知识密度、深度和难度的一般标准体系,进而研究与分别制定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和学习优异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学科课堂教学知识难易程度的处置方案和学科教学知识点的增减方案。有了经过审定而实施的这些方案,教师就有了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的自决权,就可以避免如强制性灌输之类原因所造成的学生囫囵吞枣、生吞活剥、消化不良、效率低下,最终弃学的教学悲剧的发生,减少或杜绝在教学过程中制造学习困难学生的现象,从而增强教与学走向成功的机会。三是课型。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各学科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所决定教师所采取的授课类型必定不同。综合课以其教学目标的综合性、教学程序的复合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而区别于以突出操作性、强调动手能力的实验课;复习课以其信息的大容量、流程的快节奏,而迈向“温故而知新”的教学境地。显而易见,不同课型的教学程序与结构,对其课堂教学效益的制约性影响也存在着差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受制因素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任一因素都处于动态中,并且同它因素发生纵或横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制约课堂教学过程的网络。在偶然因素的参与下,一因素的变动必然带动它因素的变化,进而引起整个因素网络的变异。能否控制变异、调控局面,引导诸因素相互协调而向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演进,能否取得相应的教与学的效益,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同时可以看出,由于学科的差异,由于课型的特殊性,在寻求课堂教学效益测定的一般模式的过程中,只有舍去各个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各学科的独有因素(在执行课堂教学测评的一般方案中,可考虑留出相应的操作空间和提出具体的处理建议,以求得测评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确定从过程终结点(即以“节”为单位,或以“阶段”为单位,或以“周期”为单位的课堂教学的终结点)来研究教学效益的测评因素,剖析其因素内涵的诸多要素及其关系,进而研究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提高课堂教学策略措施,具有实践意义。

测评课堂教学效益的一般模式,关系着教的目标,学的目标和教学时间等三个相互依存的基本要素。

首先考察教的目标。教的目标应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体现从教学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人人走向成功的教学方向和教学设计,体现大纲、教材和教学背景的基本要求。为此,教的目标一般由五育目标和能力目标组成。

五育目标:第一,育德目标。任何一堂课都必须以育德为施教之本。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从知识的内涵分析中,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知识的运用过程中,或者从教师自身教的气质中,获得由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一种情感汇合而成的思想感受,进而形成做一个人应有的平凡而高尚的基本品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富有文化传统色彩、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做人品质,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走向社会之后的社会实践,将是一种导向力和驱动力,进而形成一种影响人、团结人、克服困难、坚持奋进的人格魅力。第二,育智目标。无论是人文科学学科还是自然科学学科,无论是劳动技术学科还是艺术教育学科,共同的教育任务就是通力合作,构建学生会学习、会工作、会生存、会发展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进而获得多向发展的认知水平打好基础。因此,以培养学生智力素质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学习态度前提下,围绕通过教学,学生应达到的“四基”要求,即基本事实(现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成功地进入预先设定的知识发展区。第三,育体目标。在先天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培训和锻炼,强化学生身体各个器官的素质,并提高其功能,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体能和体魄,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很显然,育体关系着育德、育智,育美和育劳,是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基础工程”。第四,育美。各学科内含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受到或自然美、或社会美、或艺术美的熏陶与感染,纯洁其情操,丰富其情感,陶冶其性情,增强其感悟力和审美力,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劳作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分析美、维护美、追求美和创造美。从而增强其德、智、体、劳诸育的整体性、教育性和实效性。第五,育劳。启迪学生热爱劳动,引导学生学习劳动技术,提高其技艺水平和操作能力是学科教学所不可忽视的目标。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与生产劳动相联系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养成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爱护劳动工具的品行,具有热爱劳动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这对于引导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的传统,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能力目标。课堂教学在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必须始终努力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构建与完善学生的能力框架。主要是:(一)学习能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着力培育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在提供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养成“每事问”的习惯,逐步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自我发展的基础。(二)综合能力。现代科技发展的总趋势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是革新、是发展、是创造。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按事物内部固有的层次,将对问题的理解发掘到可能达到的深度;按事物自身的联系系统,推导出一问题与它问题间的联系形式与联系内容,从而在丰富认识的基础上逻辑地归纳和抽象,从而走向综合。综合能力既是一种思维品质。又是一种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三)调控能力。经济发展愈迅速,社会发展愈现代,人们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就愈大,因而人的心理负荷就愈沉重。现代人必须具有自我调控心态,减轻压强,保持健康心理状况的能力。这一能力培养的起步工程在中小学,场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刻意追求对学生自信心和自制力的强化,要科学地培训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不畏失败、经受曲折磨炼的意志品格和顽强毅力,要特意创设教育场景,在激励学生勇于竞争的同时要努力倡导善于同他人协作、同他人共处、同他人共进的合作精神。

其次,考察学的目标。教的效益由教的目标的实现度来确定。教的目标的实现度,最终通过学生学的效益表现出来。学生学的效益,如果抽去个性差异,则一般表现为学的目标的实现度。学生学的一般目标的主要点是:第一,从教学效益周期的终结点看,学生经过各学科的教育,学习兴趣浓郁,学习动力系统强化,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计划性和科学性显著提高,学习目的的价值取向符合培养目标。从以“节”为单位看,教学效益应表现为学生学的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思维活跃、反映敏捷、积极投入、自信度强。第二,具有优良的学习品质和思维能力。所谓优良的学习品质,首先是指具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即热爱学习。这一品格,在学习生活中,又具体化为热爱书籍、热爱知识,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学生的成长,知识的丰富,人格的完善,这一品格又可能上升为热爱真理、宣传真理、实践真理、捍卫真理、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其次是指学习的能力。诸能力中,作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学生具有在预测将来和判断自我的条件下,选择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学生学习品质成熟的标志。再其次是指学习的方法。要指导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精力不只是集中在学习知识上,而且还应集中精力学习形成知识的思维进程,从中吸取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科学思维的感染、引导、训练下,逐步形成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即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有了迅速搜集新信息、加工新信息、应用新信息、创造新信息的本领。这是良好学习品格的核心。最后是指良好的学习心理。虚怀若谷,永不满足的学习心理,是保持学习品格青春永驻、魅力长存的必备条件。具备这一条件,学习者必然具有尚学、尚疑、尚问、尚用、尚新之风,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最后,考察教学时间。教学资源中,最珍贵的资源是教学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展开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对教者,还是对学者,都是过一秒则少一秒,用一分则少一分。所以,珍重和爱惜教学时间的分分秒秒,是教师应有的优秀品质,是教师热爱教育、关怀学生、精心治教、讲求效率的集中体现。

上述教的目标、学的目标和教学时间是测评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要素。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而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在当前,就一般模式而论,在实际操作中,有必要对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进一步细化,分别研究与制定与一级目标相符合的二级及其三级目标体系,并研究与制定与目标体系相对应的量标体系。经过客观而严谨的测评程序及操作标准,可以较好地测定出教与学目标的实现度。现在问题的难点在于:在细化目标与量标的同时,必须研究与确定同教与学目标相联系、相对应的所必须耗费的教学时间。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一)无论所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实际程度如何,都必须计量教学时间耗费量;(二)完成教与学目标所耗费的时间,是有效教学时间,反之则为无效教学时间;(三)无论是否有效,所规定的与目标体系相对应的预计时间,其总量不得超过规定“度”的教学时间。很显然,讲课堂教学效益,就是讲在规定“度”的教学时间内,用尽量少的有效教学时间去出色完成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这里大致有三种情况:其一,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实现度所耗费的教学时间与规定“度”的教学时间基本相等,其课堂教学效益为标准效益;其二,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所耗费的教学时间低于规定“度”的教学时间,其课堂教学效益高;其三,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所耗费的教学时间高于规定“度”的教学时间,其课堂教学效益低。由此可以得到结论,教与学目标的实现“度”越高,所耗费的教学时间越少,即在规定“度”中所占的份额越小,其教学效益越高;反之,其教学效益低。对于课堂教学效益而言,完成教与学目标所耗费的教学时间量与规定“度”的教学时间成反比。

课堂教学效益,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大主题,必须始终抓紧共存于一体的两大课题,即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省教学时间。只有在将二者统一起来,在规定“度”的教学时间之内,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教学的兴旺之路,发展之路,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康庄大道。

在精心计量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的实现度,即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方向。为此,必须对教学策略开展研究与实验。这里,仅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从教育思想建设的高度对待课堂教学效益问题。是否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纳入学校管理工作的首要议事日程,是衡量学校是否将教育思想建设真正引向深入的标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表明,面向新的世纪、面向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主体建设必须定位在素质教育上。实施素质教育,对当代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跨世纪的大课题就是课堂教学效益问题。讲效益,首先要讲教与学的质量。这里讲的质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质量,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内在基本素质都得到和谐发展的质量,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良好培育,引导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的质量。而且,关系质量提高的任何一项教育措施与实践,又都与教与学时间的有效性和有限性相联系而密不可分。所以,课堂教学效益所强调的质量是提高单位时间教的效率与学的效率的质量。没有教与学的效率,就谈不上什么教育质量。这是教育质量观的重大转变,其间内含着三大观念的确立与转化:(一)树立以综合目标为标志的全面育人观,促进课堂教学由单一的育智目标向综合的素质目标转化;(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促进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三)树立以提高效率论质量的教学时间观,促进课堂教学由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向以提高教学效率为中心的方向转化。教育思想建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础建设。重视课堂教学效益的校长,必然是将教育思想建设摆在学校一切建设之首的校长,必然是深入教育思想建设之中,长抓不懈的校长。在这样的校长治理下的课堂教学必然重效率、讲质量、求特色,其课必优、其校必兴。

第二,重课堂教学效益,必须重教学过程;重教学过程,必须重其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即师生关系的协调配合和相互促进,以达到师生间情感交流、思想共振(或碰撞,或交锋)、教学相长的境界。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促进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逐步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是生命体,然后才是认知体的现代学生观。在这一教学观的指导下,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一课题,教师应当从以下四方面作出努力:首先,从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性情感出发,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切实努力从学生实际出发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调控教学和评价教学,从而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其次,既然学生在教师的心中首先是有情感、有思想、有自尊、有个性的生命体,那么,在教学中,就必须满腔热情地、艺术地引导学生去主动地理解知识、选择知识、分析知识、应用知识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再次,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主体,那么,教师在用自身的心血与智慧点燃学生生命之火,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同时,必须从中吸取思想营养,进一步维系学生学习生命的持续奋进的动力系统,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的效率。最后,尊重学生的生命特质,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育,让课堂教学洋溢生命活力,从而为激活学生的潜在特质、潜在智能和潜在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构想和模式,提供一种宽松而又自由、热烈交流而又激烈争鸣、冷静思考而热情动手操作的育人乐园。

第三,从珍惜生命的高度,切实加强教学时间的管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当承认教师生命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各项基本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之上时,已经包含着以下结论:其一,珍惜学生的生命,实质上也是教师对自身生命的珍惜;其二,教师与学生共处于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生命质量集中体现在教与学的质量上;其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其生命的链条在教学期间,主要是由一节又一节课相连结而成的。因此,珍惜教学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提高生命质量,追求教学效益,就是追求有限生命的高能发挥,全面展现生命的意义和光华。可见,在创建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中,与优化教学过程相联系,必然优化教学时间的分配结构,优化增进教学时间效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方案,必然将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提到教育者应有的职业情操和道德要求的高度,加以权重,切实落实。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教育管理者,也应从珍惜教师与学生生命的意义上,提高管理教学时间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采取有效的行政手段管好教学计划的制约及监督,管好教学进度计划的过程性监控,管好学生在校活动总量的控制与课外作业总量的控制。同时,教育管理者与教学研究者联合起来,开展关于缩短规定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和实验,切实改变不计较绝对延长教学时间以实现教学目标的状况,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科研兴课的必由之路,是珍惜师生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理性选择,是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学效益的科学决策。

第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面向未来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未来性是教育的本性,必然要求教学过程朝向未来。学生就是未来,面向学生,就是面向未来。从这一角度讲,未来社会主体的素质状况,进而未来社会的发展状态,决定于今天的教育管理者和执教者的素质状况。历史的逻辑的结论是:面向未来进行教学,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实现两个超越,确立四个观念。两大超越:一是超越时空。教育工作者站在21世纪研究今天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进而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探索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与途径、规律与方法。二是超越自我。适应教育未来性的客观要求,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自身素质进行自我调整、充实和完善,这不仅关系教育的现实状况,更关系着教育的发展趋势。确立四个观念:一是科研兴课的观念。面向未来的课,其教与学的目标均是指向未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设的目标;现实的教学内容具有历史性,是过去时代社会知识与自然知识的结晶,教师的历史职责则是引导学生为未来学习过去,在继承中创新。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充当着未来使者的角色,是指导学生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桥梁。要出色地完成这一使命,必须遵循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按规律上课。为此,必须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每一节课的科研含量。让每一节课都在精心思考、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的基础上完成,让每一节课的被教群体都受到一次人类理性阳光的洗礼。这样的课,才可能充满未来精神。二是效益第一的观念。课堂教学一定要讲效益。讲效益,意味着讲教育科研,讲教育质量,讲教学时间。不讲教育科研,其课的流向很难指向未来,很可能流向相反,成为倾向过去的课;不讲教育质量,教与学在低水平上运行,其结果是丧失教育的社会功能,小而言之,一害学生,二害教师;大而言之,则危及民族,危及国家;不讲教学时间,实质上是不计教学成本,任教师与学生在无效或低效的水准上消磨时光,是可悲的、不可容忍的浪费生命的行为。可见,在教学领域中坚持效益第一,维护的是教育的灵魂。三是和谐发展的观念。作为育人的导师,教师在学科课堂教学中,首先有强烈的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和谐发展的意识;其次,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需要,必须努力完善自身素质,求得自身各项素质的和谐发展;最后,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调动和组合有限的课堂教学资源,促进各种教学因素的和谐配合,协调发展。四是继续教育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一次学校阶段的学习就可以应付终身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社会各部门的人员,因为工作目标的演变,工作结构的更新,新技术的革命,都必然要求各部门工作者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练成新本领,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工程,其演变的速度更快,要求更高,推进更难,更需要学习。因此,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教育工作者自觉步入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时代已经开始。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将表明:教师继续学习愈自觉,愈深入,因而思想愈充实,素质愈完善,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研究的繁荣,课堂教学效益的增强,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收稿日期:1998-09-02

标签:;  ;  ;  ;  ;  ;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