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白内障扶贫手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论文_蔡玥1,梁梦音2 陈冬翠3 李月桃4 叶荣花通讯作者

高原地区白内障扶贫手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论文_蔡玥1,梁梦音2 陈冬翠3 李月桃4 叶荣花通讯作者

蔡玥1 梁梦音2 陈冬翠3 李月桃4 叶荣花通讯作者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白内障扶贫手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管理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保证手术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13年—2019年我中心先后八次赴青海玉树共完成1420例白内障扶贫手术,针对高原地区患者的特点及相关易感因素,通过对医护人员的管理、患者个性化的管理、一次性耗材的管理、器械的消毒灭菌以及手术中的感染控制,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结果:142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均顺利康复,无1例发生术后感染。结论:规范各环节管理,可有效防范高原地区白内障扶贫手术的感染。

【关键词】高原地区 白内障手术 感染预防与控制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nagement of cataract pro-poor surgical infection in highland areas

Cai Yue Yang Yongjuan Chen Dongcui Li Yuetao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nagement method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taract pro-poor surgical infection in highland areas,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surgery. Methods: Review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2013-2019 our center has eight visits to Qinghai Yushu to complete a total of 1420 cataract anti-poverty surgery,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in the plateau area and related susceptibility factors,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health care workers, patient management, one-time supplies management, The disinfection of the device and the control of infection in surgery to avoi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esults: 1420 patients with cataract surgery recovered smoothly, and no one ha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Conclusion: Standardizing the management of all link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infection of cataract anti-poverty surgery in the plateau area.

Keywords:highlandarea;Cataractsurgery;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玉树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地区。由于玉树地区海拔高、日照强,牧区居民白内障易发、多发、患病率高。而白内障手术精细、要求高,眼内容物又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一旦感染将会造成严重后果【1】。自2013年起,我中心连续7年先后8次派出“光明行”医疗队,入驻玉树市为1420例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手术,通过采取科学规范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有效预防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至2019年我中心先后八次赴青海玉树共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1420例,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483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来拟合人工晶体植入术927例,患者年龄6-94岁(43.7±5.7)岁。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平均为0.5。

1.2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142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 通过采取科学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后,评估术后感染控制的效果。

2 易感因素

2.1 环境因素 据WHO调查,手术间空气含菌量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息息相关,浮游菌总数达700 -1800cfu/ cm2时,感染率显著增加,若降至180 cfu/ cm2时,感染率大为降低【2】。而白内障手术存在短、频、快的特点,增加了医护患人员走动的频率,加速手术间空气的流动,给手术环境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3】。

2.2 医护人员因素

2.2.1 手卫生执行不到位 手术人员的手是术后感染的潜在菌源。而在大批量连台白内障手术的接台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为了节约时间未能严格做到手消毒。

2.2.2 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 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戴口罩帽子不规范等均易导致感染。甚至切口感染暴发源也可来源于手术人员头发中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4】。

2.2.3 手术野消毒不规范 手术野皮肤消毒范围不够以及结膜囊消毒时间不充分等均易导致感染。

2.3 一次性手术耗材的污染 白内障扶贫手术所需的一次性耗材需由我中心准备,术前运送至玉树当地医院,打包、运输过程中因外力搬运、雷雨天气存在着外包装破损、潮湿等风险,导致手术耗材被污染,而在手术过程中未被医护人员发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手术器械处理不规范 眼科手术显微器械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5】,特别是白内障手术专用管腔器械,官

腔小,清洗难度大,一旦清洗流程或方法不妥,残留的有机物如皮质、黏液均会妨碍消毒灭菌因子与微生物的有效接触,形成细菌或芽孢的保护膜,从而影响灭菌效果【6】。而当地医院护理人员缺乏对显微器械以及白内障手术管腔器械、精密器械的处理知识,导致器械的处理不规范,增加感染机率。

2.5患者缺乏术后正确的自我管理 根据人口调查,玉树人口中近93%是藏族,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大部分藏民不懂汉语,导致术后宣教效果差,很多患者未能掌握术后正确的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的相关知识,并且卫生意识薄弱,大大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的机率。

3 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3.1 环境管理 手术开展前评估当地手术室的环境,进行手术间环境物表的消毒,合理布置手术间,清出不必要的仪器设备,保证足够的空间利于无菌操作,将手术所需的物品尽量备齐在手术间,注意回风口不被遮挡,保证手术间的自净时间。手术开展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出,此外严格控制参观人员。

3.2 医护人员的管理

3.2.1 严格手卫生管理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7】,合理增加外科手消毒液以及快速手消毒液的放置点,加强对当地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培训和意识。接台手术时,手术医生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更衣上台。巡回护士认真落实手卫生指征。

3.2.2 严格无菌操作 要求医护人员按照规范要求着装,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总结纠正工作中错误的行为,比如摆完脚踏后不进行卫生手消毒或者不更换手套直接给患者滴眼药水等。

3.2.3确保消毒液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时间 我中心白内障扶贫手术均使用5%的聚维酮碘用于手术野的皮肤消毒和结膜囊消毒,而循证医学研究认为,术前应用5%聚维酮碘是唯一能够以预期方式减少眼内炎的局部预防剂【8】,所以在手术过程中,要严重按照规范进行眼部皮肤消毒,消毒范围上至发际,内过鼻中线,下至鼻唇勾,外至太阳穴。注意结膜囊消毒的时机和时间。首先在患者躺上手术台表面麻醉后,将5%的聚维酮碘滴入结膜囊内,然后在进行眼周皮肤消毒,其次在开睑器充分打开眼睑后,再将5%的聚维酮碘滴入结膜囊,停留时间1-3分钟,滴入消毒液时注意避开角膜。

3.3 杜绝使用污染或可疑污染的无菌物品 在物品准备时,采取四层防护措施,第一层用干净防水的胶袋包封无菌物品,第二层用密闭厚实的塑料箱,第三层加套一层防水的胶袋,第四层用厚实的纸箱,可有效起到防潮湿防碰撞的作用,减少无菌物品被污染的机率。手术前充分检查无菌物品的外包装,确保完好无缺损潮湿。包内、包外化学指示卡是否合格、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等。

3.4 做好器械的规范处理 当地人员缺乏对眼科专科器械的认识,作为长期承接白内障扶贫手术的医院,要加强对当地人员的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加现场实践指导的方式培训当地人员眼科器械处理的相关知识,并制定规范的处理流程和指引。针对超声乳化手柄等精密、贵重难清洗的器械,强化培训。

3.5 患者的管理

3.5.1 术前严格评估患者的眼部及全身情况,严格筛选患者,对有急性结膜炎、睑缘炎、泪囊炎以及眼周皮肤有脓点等患者,先针对性治疗,待炎症控制后再进行手术。

3.5.2 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术后护理,培训志愿者当患者术后护理的指导,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制定图文并茂的藏语版术后宣教手册,并将藏语版的眼药水、眼药膏使用方法制成小纸条贴在药品外包装上。

4 小结

白内障在高原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9】,而白内障复明手术疗效好、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已被广泛应用。随着国家精准医疗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医疗团队奔赴藏区高原进行白内障扶贫手术,给患者带去光明,但若不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一旦发生感染将会给患者带去无尽的痛苦。所以针对高原地区患者的特点及相关易感因素,通过加强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无菌操作的管理、患者的管理、一次性耗材的管理、器械的消毒灭菌等一系列措施,则能有效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确保手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余莹.白内障手术后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3):440.

[2]许晓晓,李丽霞,等.450例机器人手术中感染控制的管理.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6) :1190-1191.

[3]杨琼曼, 黄文敏, 刘斌, 等. “健康快车”大批量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J]. 现代医院, 2015, 15(6): 108-109.

[4]李六亿,刘玉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学,2010,4(1) :110-112.

[5]陈新妹, 薛水兰, 程丽霞, 等. 眼科显微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9B): 1433-1434.

[6] 朱会英, 曾洪涛, 阮晓红, 等. 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3): 307-309.

[7]姚坚贞,徐碧珍等.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与控制措施[J],海南医学,2011,22(16):90-91.

[8]Charles Q, Yu and Christopher N, Ta. Prevention of postcataract endophthalmiti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urr Opin Ophthalmol. 2012 Jan;23(1):19-25.

[9]马德光.关于白内障在高原地区发病率高的原因探析[J],甘肃科技,2017,33(5):99-100.

论文作者:蔡玥1,梁梦音2 陈冬翠3 李月桃4 叶荣花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高原地区白内障扶贫手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论文_蔡玥1,梁梦音2 陈冬翠3 李月桃4 叶荣花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