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川县通衢镇中心小学 517376
摘 要: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作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创新可以让我们的国家经济繁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趣,更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生活水平。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所以为了我们国家可以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积极地开阔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启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本篇文章将分析语文教学的现状和讲解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阅读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意识 阅读能力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有责任去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首先,要有一个充分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它们的存在会激发和诞生不同的作品。只要打开学生头脑的大门,学生会了解更多的事物,也会进行事物的联想,把难懂的意象变具象,最终让自己记住和了解更多的事物。其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必须从小做起,这一点是十分有必要的,从小学或者从幼儿园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借此产生创造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读、写是语文教学两大重要的教学任务,它们相辅相成,紧密相连。但是许多教师意识不到这两者的联系,分开进行训练,导致学生的学习造成脱节的现象。有的学校教师重读轻写,学生虽能较好地吸收文化知识,但因没有经常进行练笔,所以难以将知识融合使用,大脑所记的都是零散的东西,充其量只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已。有的学校教师重写轻读,他们没有领悟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在阅读量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学生心中有想法要表达的时候, 因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没有一个扎实的阅读量,同样会力不从心,做不到心手合一。
2.在语文教育方面过于偏重思想道德的教育,对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与意识层面上的倾注处于弱势。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新型的教学器材和教学方式不会大范围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实告诉我们,传统的方式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并且正好和创新教学背道而驰,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是不利的。教师要注意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注重和社会的结合,让新时期的学生可以全方面发展。
二、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具体措施
1.开展讨论阅读,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小学语文课文大多以故事性的内容为主,这些故事性的课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大多可以通过故事性文章的学习培养自己的灵活思维和想象能力。并且教师在进行这种培养的时候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可以带领着学生一步步地开始自主创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在学生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的时候,对于两个小孩说的话,让学生进行自己的考量,来确认自己的站位。在寻找学生自己赞同的观点的时候,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一定会有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这种表达自己独特观点的行为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不同思维的撞击就会产生不同的思路,学习的效果也会很好。在求异思维的运用中会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和提问,这对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有促进作用的。
2.展开探究阅读,挖掘学生想象能力。在语文课文中会有许多教育性的文章,这种文章通常以不明确的结尾为主,让学生体会到另一番风味,会让学生对于结尾有自己的的想象。这种想象的空间会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这篇文章的内涵。例如在故事《美人鱼》的结尾,美人鱼变成了泡沫,这个结局会让许多学生感到伤心,并且学生们会想:变成了泡沫的美人鱼将会去哪里?美人鱼是不是就不会再变回来?这些在故事的结尾作者都没有说明,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构思故事的续集,对真实故事结尾中的遗憾进行弥补。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结尾,但是作为教师也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创作,最后在自我阅读中深入进行想象力的创造,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来发现惊喜有趣的地方。
3.进行质疑阅读,调动学生创新思维。在知识传输的过程中,教师要用新鲜的教育手段来进行自己的阅读教学,让学生有意识地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想象,在思考中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学会发现新鲜事物。在阅读中理解文字中的意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理解文字的过程就是自己对于文字排列组合后形成句子的再创作,但是如何才能理解语文阅读呢?第一,对于重点句子重点记忆并思考,通过想象来改变句子的意思,化繁为简;第二,对于不重要的地方进行略读,让学生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充实这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对于文章的中心句子重去学习,通过中心句清晰地看整篇文章的内容;第四,对于文中有隐含意义的片段要反复阅读,这些句子看似简单但是往往发人深省,让学生使用自己的想象和创作创新能力去掌握内涵。
参考文献
[1]王良朝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题[J].教育评论,2013,(3)。
[2]欧阳燕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行为[J].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2015,(6)。
[3]杨秀芬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J].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叶建雄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想象力论文; 结尾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