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探究理论浅析论文

杜威探究理论浅析论文

杜威探究理论浅析

张保国

(北京大学校产办,北京 102200)

摘要 :杜威的探究理论作为探索新知的理论在美国建设创新型社会中起了很大作用,国内对之研究不足。本文简单介绍了该理论,结合库恩的范式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分析讨论了杜威探究理论的利弊,研究结论是纵然杜威的探究理论有实用主义哲学固有的立场问题,但其对实践活动的建模分析方法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实践活动的成功率,促进我国创新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 :杜威;探究;理论;创新型社会

1 问题的提出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创立的探究理论是探讨经验(真理)如何指导实践的理论,该理论极大影响了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宗教等多个领域,推动了美国创新型社会的建设。杜威被称赞为“美国人民的领路人、导师和良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整一代人都是因为杜威而得以启蒙的”[1]。因此杜威的探究理论对我们今天建设创新型社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杜威曾于1919年4月底至1921年7月上旬在中国广泛宣传其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其足迹遍布包括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江苏、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东等十余省。胡适说:“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先生这样大的。”[2]

杜威的思想近年来得到很大重视,国内出版了他的全集,但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章侧重于介绍其学术,很少有涉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而对其探究理论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可能作用方面则鲜有论述。

2 杜威的探究理论简介

杜威认为传统认识论存在缺陷,必须对传统认识论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改造。“传统认识论将知识理解为对稳定的、完整的实在之确切表象的被动接收。然而,自16世纪以来,科学已经发展了一种替代性的模式。根据这一模式,知识在本质上是‘由假设所引导的实验’所构成的‘行动的、可操作性的’事件。也就是说,科学并不是只有通过获得实在的准确图像才能获取世界的表象,毋宁说,科学将知识理解为预言和控制自然的变化进程的实践性事件”。“因为改造后的认识论将以科学的方式来建构,所以杜威将他的认识论描述为‘探究的理论’”。

杜威引入了“情境” 这一术语来表述他的探究理论。情境“表示环境的物理要素和社会要素,以及经验在其中产生的背景性整体。因为情境是动态性的,容易发生波动,所以生命体面临着不稳定性、危险性和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有机体是与被杜威称为不确定性的情境来打交道的。在杜威看来,探究是有机体与这种不确定的情境联系时在经验中产生的一种行为。”“不确定的情境给有机体带来了问题。通过致力于改变现有情境的行为来解决问题的行动就是探究。如果探究能将有问题的情境转换为统一的整体、确定的情境,那它就是成功的。”

增加监督抽测、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加大在用车尾气排放检测力度。加强排放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加强检验机构资质认定与监督管理,重点加强技术能力,有效维持以及管理体系有效性的监管,确保检验数据质量。强化排放检验机构主体责任,使其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接受社会监督和责任倒查。

真理是在探究活动中被验证的假设,可以作为下一次探究的引导或借鉴工具,但依然无法保证下次探究必然成功,而是要在下次探究中被进一步验证的假设。而失败的探究则给下次探究以教训。“在探究中,假设通过实验行为来检验。失败的假设被修改或被放弃,成功的假设则被证实了,但并不被接受为对真理所做出的固定的、永恒的表述。成功的假设被认为可以保证对进一步探究的引导,因而通常是可以修改的、可错的,需要经过未来探究的检验。”

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说: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应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基础量概念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小工具,其包涵内部价格市场化改革方向,对坚持市场导向,催生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动力,理顺产业链各环节责任关系,确保各板块效益与集团公司效益一致,不断实现集团公司的大效益,意义重大。

每一次探究行动不保证一定成功,因此是实验性的。“在杜威看来,认识论所关心的不是知识,而是认知,是对有问题的情境所做出的改变行动,是一个‘探究’过程。探究对有问题的情境做出回应,其目标是解决问题,是改变情境。相应地,探究就是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提出假设并开展实验性操作的事件。在做出假设之前,无法保证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一定会成功地恢复情境的秩序。”“因此,作为探究的认知在本质上是实验性的。”

假设在探究活动中起核心作用,它指挥引导探究行为的方向和路径,向着解决问题的有价值方向探寻,因此不应是武断的、盲目的,而是建立在人的经验与知识基础上。即使自己的探究行动验证了假设,也还尚待其他人继续验证。杜威说:“我们要提出试验方法的重要分子,即假设(Hypothesis)。这不是空守,也不是武断,只是提出假设来做试验的指挥。这个观念很重要,因为科学的试验,不是武断、一定不变的,只是暂时认为它有试验的价值。故试验的都是假设的性质,假设它应该起什么作用,起了是对的,不起是不对的。没有一定不变的真理,只有有试验价值的假设。故一个观念,全靠自己当它假设,有待证明,就是看它是否能起应起的作用,还应该有待人家的改变它。”[3]

在探究过程中需要鉴别真伪,不能被假象所迷惑,需要仔细认真,小心谨慎,因此是个“考究”的过程,应是富有智慧的行动。考究是“情况详细构成的观察,各种因素的分析,幽暗部分的澄清,折中顽强而昭著的特质,追踪各种行动方式所暗示的结果,认为所得决定在所预期或所推想的结果(此决定所以被采用的原因)与实际结果相合以前是假设的和尝试的。这个考究就是智慧”[4]

在探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情境的变化、试验方法的变化。真理可能会因试验方法的变化或情境中新分子的加入改变其性质内容。杜威说:“试验的方法是进步的方法,非但不反对变迁,而且注重变迁。事物不是一定不变的,都以境地不同而变迁。试验的方法,最重要在新分子的随时加入,影响于进步的境地,为有计划、有把握的冒险。新分子加入以后,也以试验的结果来定价值。”“试验的方法,固然是进步的、向前的方法,但也是守旧的。因为它对于往昔的事实,只要经得起试验,都认为有保存的价值。”

3.4.3 不弄清理论和经验的应用情景就不能开展成功的探究活动

2018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节点。20年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决定》,我国化肥产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了贡献,成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依靠力量;40年前,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60年前,毛泽东主席提出我国要设立自己的化学肥料厂,发展自己的化肥工业。从无到有,由弱至强,中国氮肥工业走过了60年大发展的光辉历程,取得了足以令全世界为之瞩目的巨大成就。

杜威认为能成功地解决问题才是有智慧的表现。“成功探究的结果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而是被证实的假设,被确保的论断,以及能成功探究未来且不断增长的能力。杜威把这种能力称为‘智力’”。

3 分析讨论

3.1 库恩的范式理论从科学史角度对杜威探究理论的支持

杜威的探究理论来源之一是他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学习和思考。库恩的范式理论通过对自然科学史的考察,从跨学科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杜威探究理论的正确性。库恩指出每门学科中的范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当超出其范围内,实验结果就会与理论预测不一致,随着这种不一致的反常不断涌现,科学革命就将来临。新的假说竞相出现,其中一种假说在反复被实验验证取得公认成就后,取得新范式的统治地位,其他假说则逐渐销声匿迹,从此科学再次进入新范式统治的常规科学时期,先前出现的反常与诸多问题都得以迅速解决,新范式在此阶段快速开疆拓土,向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科学史的发展就是一曲由大胆的假设和小心实验验证交织而成的美丽动听的交响乐。新的假说在被实验验证后成为真理,原先的真理在新的试验中却失去了光芒,因而被修正或被新真理替代,总之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

3.2 摈弃杜威探究理论的不合理成分

3.4.2 带着问题学习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次,杜威探究理论否定真理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变种,有在探究活动中对真理客观性出现思想动摇的风险,这也应当否定。杜威的探究理论自称超然于心物二元论之外,他认为成功的探究所获得的真理只是取得的成功经验或认知,而这种认知与客观世界的绝对实在无关。他反对传统知识论关于真理是理论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的观点,于是在杜威看来,宗教也是真理,心灵感应也是真理,这就有在探究活动中一旦出现挫折,因思想动摇,会出现否定真理客观性的风险,从而中断探究活动或把探究活动引入歧途。实际上,正如库恩的范式理论所指出的那样,科学的进步往往是科学共同体成员对一些反常置之不理,继续对范式满怀信心、满怀敬仰之情奋力开拓的结果。

3.3 探究理论关于情境分析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观点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践论》指出:“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5]

探究理论强调每一次的探究都是假设被检验的过程,特别是当情境中出现新分子时尤其要加倍小心,随时准备提出新的假设,修正原先的真理。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要求在客观情况变化后自觉地调整主观认识。

3.4 探究理论对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借鉴作用浅析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从宏观角度考察认识论,从人类整体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高度来研究真理和实践,科学揭示了真理与实践的关系:通过实践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并以获得的真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号召人们在真理指导下大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破除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因此即使实践的主体在实践过程中遭受挫折,也终究能在汲取经验教训后掌握了客观规律,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而杜威的探究理论在社会改造方面,站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反对改造资本主义制度,反对人民起来革命,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不可同日而语,其局限性十分显著。

但也应该看到,如果抛开其立场,那么杜威的探究理论也有可取之处。它从微观上考察真理和实践,从个体主客观相结合的视角来研究实践活动,引入了不同探究主体与不同情境要素间的差异性,重点关注实践结果的功效好坏。从实践活动的微观层面上着眼,从评价一次实践活动的效果方法上考察,杜威的探究理论通过构造由探究主体与情境要素构成的理论分析模型来考察具体的实践行为确有其新颖独到之处。例如,在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不同的实践主体的实践结果差异十分巨大,源于各人的知识结构、动手能力、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变化。如果我们不把这诸多因素都考虑在内,要判断一次实践活动的可行性的确有很大困难。因此该文认为杜威的探究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创新型社会有如下借鉴作用。

3.4.1 创新源于困境中的质疑问难

探究活动源于提出或发现问题,但这只是开始,重要的是能提出关键问题,并能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这除了自己亲自实践以外,多学习理论和他人经验就显得特别重要。带着问题学,经常思考理论与他人经验在解决现有问题时假设作用,并把它们应用到自己的创新活动中才能更好更快地增强自己的实践本领。

(3)信息没办法保证真实。整个供应链金融中的交易信息有可能被篡改,交易中的信息后期无法保证真实。即使是根据贸易结果产生的应收、应付数据,也有造假的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损失,银行后期回款带来压力。

杜威认为探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一般的模式可遵循。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简单与复杂、重要与次要以及紧急与缓慢之分,但探究并非杂乱无章。“虽然不同的探究在对象和重要性上不同,但杜威认为所有成功的探究都遵循一种一般的模式。这种一般的模式可以被表述为五个步骤,它们是:(1)困惑、混乱与怀疑,产生于这一事实,即人们处于一种其全部特征尚未确定的不完整的境遇中;(2)推测性的预期——对给定的元素作试探性地解释,以影响某些结果;(3)对手头的所有可定义与说明的问题的理由进行仔细地调查(检验、审察、探测与分析);(4)对试验性的假说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其更加精确、更加连贯,从而与更大范围内的事相一致;(5)将所提出的假说视为一种可以应用于现存事态的行动方案,公开采取某种行动以实现预期的结果,并因此而检验上面的假说。杜威并不认为在每一次探究的过程中,人们都要采取上述五个步骤,也不认为这些步骤一定要按顺序进行。不同的步骤可以‘浓缩在一起’并相互启发。”

今天我们建设创新型社会,环境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老经验老办法日渐失灵,迫切需要人们创新思路,创新技术,探索出一条解决问题的崭新道路。没有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追根究底的探究精神,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杜威探究理论认为探究的第一步就是情景对人产生了压力,出现了问题,迫使人们质疑问难,发现问题,激发人们探索的动力和激情。

杜威的探究理论认为社会的进步“不是天演的进步,而是东一块、西一块,零零碎碎的进步,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进步。”因此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学说。他的这一观点实际是已被科学史和社会历史所否定。在科学史上,随着新范式的确立,一大批问题迎刃而解,是批发式的进步。社会革命更是如此。

几乎所有便宜的背后都隐藏着风险。其实方便也是这样。你看,便宜的“便”,就是方便的“便”,读音不同,但写法一样,本质也一样。

1.4.5 BALF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浓度测定 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上清液和血清中的TNF-α浓度,试剂盒购自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学习理论和他人的经验关键在于认清其应用情景,杜威的探究理论指出任何真理都有其应用范围和应用情景,当情景发生变化时或实践主体不同时,原先真理或假设就必须进行调整,否则往往以失败告终。

3.4.4 即使掌握了真理并多次实践成功,但在下一次新的实践活动中依然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随时准备创新思路和实践方法

科学领域的重大试验都必须按严格的程序,必须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并做好各种预案后才精心组织实施,如火箭发射活动。而在社会实践领域,常闻有一些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重大活动却仓促进行,暴露出前期不进行翔实的调研论证、实施过程中又没有配备精干队伍等种种弊端,致使效果与预期大打折扣,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究其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因为以前成功次数多了,精神上麻痹大意,缺乏对实践活动的敬畏和谨慎。

西安市目前共有市县级公共图书馆11家,包括市级一家,县级10家。市中心区域的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没有公共图书馆。此外,雁塔区虽有公共图书馆编制和工作人员,但是没有固定馆舍。

杜威的探究理论时刻提醒人们在一次新的实践活动中提出的假设(即使是已经被证实的真理)依然是有待验证的假设,每一次探究活动都是尝试性的、实验性的,都不能保证100%成功;因此在探究活动前要根据情境要素分析困境原因,提出各种假设,每种假设要演绎出在这种情境下的结果,然后进行比较选出最合适的假设,做出预案,然后才开始进行实际操作探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精心安排,科学组织,优化人财物的配置,并随时准备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修正。秉持这样的态度与流程进行探究或实践,才能既满怀信心又处处小心,才能不被过往的成功所诱惑,不为眼花缭乱的表象所迷惑,才能专心致志、勤勉工作直至取得最终的成功。

3.4.5 真理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在探究活动中得以证实,因此每一次超出原来真理认知范围的探究都必须加倍小心

在阿什河干流植被缓冲带宽度模型空间数据库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3为手段,对数据库内的坡度、曼宁系数、土壤饱和导水率以及土壤储水能力等空间数据进行图层叠加处理,通过设定的河岸植被缓冲带除污效率指数,结合时间模型来计算河岸带两侧不同立地条件地块所需的最小河岸植被缓冲带宽度。

当探究活动或实践活动在以前没有探究过的领域中进行时,对杜威的探究理论而言是情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毋庸置疑地要加倍小心,随时准备对真理进行修正或提出新的创新假说。探究理论在此处的关键点还是在于先要分析情境,然后小心地探究。至于是否超出了原来真理的认知范围必须通过小心的探究来证伪或证实。

总之,探究理论对我们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借鉴价值主要在于它提醒我们在每一次实践活动中既要大胆假设,勇于创新,又要缜密细致地制订实施计划,做好预案,并随时准备根据实际情境中任何因素的变化调整行动计划,提出创新性的假设。在实践过程中按计划小心实施,通过创新技术和手段去争取实践的最大成功。但每一次实践活动不保证100%成功。成功的实践增长了我们的认知和智力,丰富了我们的经验,这种经验可作为下一次实践的向导和假设来源,但依然无法保证下一次实践一定成功。失败的实践给我们以教训,可作为下一次实践避免的操作步骤。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理论与实践操作成绩,在教学实验结束后,观察组学生急救理论知识与技能考试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5 探究理论可合理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中一条就是我国很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用发展和稳定来检验和约束及修正改革的步伐,用试点来探索真理,用真理来指导更大范围的推广实践。这实际是标准的探究理论阐述的方法。而休克疗法等西方推荐的方法在东欧、苏联等地的应用却恰恰违背了杜威的探究理论方法。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B.塔利斯.杜威[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胡适.胡适文集(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美]杜威.杜威五大讲演[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4][美]杜威.哲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6][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A Brief Analysis of Dewey's Inquiry Theory

ZHANG Baoguo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Industrial Office,Beijing,102200,China)

Abstract :Dewey's theory of inquiry, as a theory of exploring new knowledge,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society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it is insufficien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theory, combines Kuhn's paradigm theory with Marxist practice theory,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wey's inquiry theory, and concludes that although Dewey's inquiry theory has the inherent position of pragmatism philosophy,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modeling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promote an innovative society.

Key words : Dewey;Explore;Theory;Innovative society

中图分类号 :G40-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9(b)-0027-04

作者简介 :张保国(1964-),男,北京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科学哲学。

标签:;  ;  ;  ;  ;  

杜威探究理论浅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