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学校 636600
创新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其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结果往往会发现新的方法、新的规律或新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笔者根据数学科的教学规律、特点,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引发兴趣,激起探索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恰当地把握学生爱美追求美的心理特征,利用数学中的语言美知识结构美、图形和思维方法美来感化学生,激起他们对数学的爱。学生有了这种爱,就会乐于邀游数学科学的迷官。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有朝-日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有意识地穿插介绍找科学家如何利用思维这一武器,去揭开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奥秘而取得惊人成就的事例,把学生这种潜在的需求激发出来,使之产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欲望。
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给学生设置一些“障碍”,然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使“障碍”最终得到排除。这样不仅学生能够尝试创造和胜利的喜悦,而且还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进取激情。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就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这时,如果教师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重基础知识、加强知识结构积累
因为创新思维需要学生把学过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按照自己理解的探度、广度,结合感觉、知觉、记忆、联想和习惯等认识特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这是一个具有内部联系认知结构积累。这种个人积累的量越大,则联想、类比和想象的领域就越广,从而得到创造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建立在“双基”教学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正是教师今后要着力培养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三、“授之以渔”,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连动性
思维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能独立思考问题;善于发现和解决前人尚未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能自觉研讨获得新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法, 如“发现法”和“导学探究教学法”等,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发现、探究方法使之在认识和探究的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的自觉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就是“授之以渔”。但是教师不能以此为满足,还要做些具体的诱导工作:可以先出示一些典型例题,再交给学生一些感性材料,在学生熟悉这些材料的基础上适当地给予提示,使规律性的东西时隐时现,非本质的东西则可有可无。这样便于学生在独立思考生成疑团,产生独立探究的欲望,继之寻求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已使学生掌握了一部分基础知识,教师在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自觉串线归类 、加强记忆。这时教师再出示一些综合性练习题,启发学生可纵向,可横向,亦可逆向地联想,从知识结构的不同方向去寻觅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连动性。
四、开拓思路,诱发求异性和发散性思维
求异性和发散性思维在学习活动中常常表现为能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方法,独立组织自己的思维过程,二者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串、一题多用、一题多解(证)、一图多画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不受一定的解题模式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联想、延伸、开拓。 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一个广阔的天地。
五、激励猜想,企求高效性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高效性思维就必须讲究思维的效率和速度,不能如常规思维那样按部就班地“迈方步”,必须使学生的思维保持一个较大的“跨度”,使之有种敢于超越的精神。为此教师应适当安排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后,就“推波助澜”,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保持“生动”和“奔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猜想,启迪学生的“灵感”,促使其“顿悟”,使思维活动不断地产生“飞跃”。通过这种求新、求速度、求最佳的解题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学习和运用,自觉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不断启发、诱导、教育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索、善于探索,促使学生以实际行动攀登数学科学的高峰。
论文作者:陈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方法论文; 《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