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毒瘤——政治恐怖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毒瘤论文,恐怖主义论文,政治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月7日,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同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爆炸案, 造成247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 政治恐怖主义再度引起世人的强烈关注和极大愤慨。
政治恐怖主义是以隐蔽的秘密的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为手段,以威胁和最终消灭个人为直接目的,来实现其政治要求的行为。政治恐怖主义有三大特征:首先,它有系统的理论或学说指导,政治恐怖主义的目的就是实现这些理想;其次,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手段;第三,政治动机支配恐怖行为,政治恐怖主义是通过暴力手段表达政治意愿或实现一定政治目的的方式。政治恐怖主义分子的目标绝不仅仅限于消灭个别人,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给对手及广大民众施加巨大的心理压力。
产生的原因
带政治性的恐怖活动由来已久。政治恐怖主义的产生总有一定社会历史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民族矛盾、力量对比不平衡、宗教极端思想及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些因素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作用导致政治恐怖主义的出现。
民族矛盾和武装力量对比不平衡是导致出现政治恐怖主义最主要的原因。本世纪以来,政治恐怖主义在中东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自从上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产生以来,大批犹太人潮水般从世界各地涌入巴勒斯坦,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争夺有限的资源和土地。经济上日益尖锐的冲突使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矛盾激化为生存权之争。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以军通过第一、三次中东战争占领了巴勒斯坦大部,数百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流离失所。民族仇恨已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犹太人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形成政治恐怖主义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巴勒斯坦人的反犹恐怖活动与犹太复国主义几乎相伴而生。但在1964年巴解组织成立之前,反犹恐怖活动多是自发的无组织的行动。巴解成立后,走上了武装反以的道路。由于与以色列的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巴解屡遭打击。巴解某些组织开始采取绑架人质、劫机和暗杀等恐怖行动。当时“黑九月”、“赤色旅”等恐怖组织令人谈虎色变。70年代,恐怖活动曾一度成为巴勒斯坦抵抗组织的主要斗争方式。他们认为恐怖手段是“弱者反对强者的不得已的选择,是穷人的原子弹”。广大巴勒斯坦难民不堪忍受长期背井离乡的苦难,常常对恐怖主义给予同情和支援,成了滋生恐怖主义的“肥沃土壤”。与巴解组织相似,30年代以来,爱尔兰共和军诉诸恐怖主义行动也主要是出于英爱民族矛盾和武装力量对比失衡的原因。迄今“维持派”爱尔兰共和军、“临时派”爱尔兰共和军和爱尔兰民族解放军仍在继续进行恐怖活动。
宗教极端思想及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是导致政治恐怖主义出现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向全世界蔓延。激进的原教旨主义分子把恐怖活动作为实现其政治主张的重要手段。一度以频繁的自杀性爆炸事件闻名于世的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都带有强烈的原教旨主义色彩。它们80年代后期兴起于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以伊斯兰教为旗帜,崇尚武装斗争。哈马斯把“致力于消灭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敌人、解放巴勒斯坦的圣战”作为斗争纲领,通过连续不断的绑架、暗杀和爆炸向以色列表明,只要以色列不从占领区撤军,占领区就无安全可言。90年代初,以本·拉丹为首的另一个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又脱颖而出。1993年美军在索马里执行维和任务时受到袭击,19名美军士兵被杀,拉丹向美媒体宣称对该事件负责。此次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爆炸案也被认为是拉丹策划的。1997年拉丹在阿富汗接受美国CNN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之所以号召全体穆斯林与美国政府进行一场圣战,是由于美国是不公正、罪恶、专横的象征;美国支持以色列侵占阿拉伯人的领土及穆斯林的圣地。圣战的意义,是要使全体穆斯林的脑海中消除超级大国这一概念。他将率领他的支持者解放穆斯林的土地,把美国赶出沙特阿拉伯和海湾地区,把以色列赶出耶路撒冷。今年2月, 拉丹成立了一个新组织——伊斯兰反犹太人和十字军国际阵线。该组织宣称,它要袭击美国在全世界的目标。
三大特点
1、组织方式国际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便利的客货运输和大众通讯手段不仅促进了全球的一体化,也为恐怖分子采取新的组织方式提供了条件。60年代末,各政治恐怖主义组织就开始进行跨国性扩展,在本国以外组织武装团伙。与此同时,各恐怖组织之间也开始建立联系,形成了一定的网络。现在哈马斯还与埃及的“圣战组织”、黎巴嫩“真主党”、阿富汗的“七党联盟”、“八派联盟”之间出现了相互协调、支持、援助的趋势。据肯尼亚使馆爆炸案嫌犯穆罕默德·萨迪克·胡韦达供认,本·拉丹的组织在沙特阿拉伯、苏丹、埃及、也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以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全力开展行动。这些政治恐怖组织分散到世界各地,实现了网络化和小型化。恐怖分子之间通过国际互联网络进行联系,使他们的行动更加周密、灵活,让其对手难以防范,而且找不到报复的目标。
2、极端宗教色彩更加强烈。
近年来,大部分民族争端和冲突都已走上和平谈判、政治解决的道路。许多原来开展恐怖行动的政治组织都宣布放弃恐怖主义。而与这一趋势相悖的是,带有极端宗教色彩的政治恐怖主义行动却愈演愈烈。这些极端激进的宗教思想中,以原教旨主义最具代表性。原教旨主义集中表现为宗教偏激情绪,是一种原始的宗教思想与现代文明碰撞冲突的畸形产物。它主张政教合一、全盘伊斯兰化,甚至以暴力恐怖手段夺取政权,建立反西方、反世俗的神权政体。原教旨主义不断向伊斯兰世界扩张,现在已经颇具声势。而伴随着原教旨主义的扩张,恐怖行动也日益猖獗。这些带有极端宗教色彩的恐怖行动具有强烈的狂热性。为了圣战,恐怖分子往往不惜进行自杀性爆炸,从而使人们感到更加可怕。
3、手段更加残酷。
9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的恐怖活动日渐式微,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恐怖主义已经越来越不敏感,这使得政治恐怖主义组织改变手法,开始采取那些能够引起更大注意力和社会震动的行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恐怖分子获得的武器也越来越精良。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东欧、前苏联地区一些国家处于混乱动荡状态,包括核装置在内的武器大量外流,这使恐怖分子很可能会获得核生化武器。据称,拉丹的组织拥有大量的地对空导弹、迫击炮、火箭和坦克。一旦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在行动中使用大规模杀伤武器,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短期内难以根除
政治恐怖主义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和人民生活的安宁,遭到了全世界的谴责。面对政治恐怖主义扩张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对恐怖活动进行坚决打击。在1993年的伊斯兰组织外长会议上,与会各国一致认为恐怖主义威胁着伊斯兰国家,必须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埃及、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和沙特建立了反恐怖统一战线以协调行动。1996年6月召开的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上, 各国领导人一致表示将对恐怖主义进行无情打击。当年7月中旬, 七国和俄罗斯的安全事务部长在巴黎举行会议,制定了打击恐怖活动的具体措施。今年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使馆爆炸案发生后,美国对在苏丹和阿富汗境内据认为是恐怖组织基地的目标进行了导弹袭击。
政治恐怖主义不仅遭到各国政府的联合打击,更遭到广大民众的唾弃。当民族矛盾处于武装力量对比悬殊、政治解决又提不上日程的状态时,恐怖活动曾一度得到居于劣势一方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当前,以政治对话解决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已成为时代的主流。饱受恐怖活动之苦的广大人民越来越对令人发指的暴力事件和报复与反报复的长期恶性循环反感。1993年9月以色列和巴解达成《加沙和杰里科自治协议》后,哈马斯曾加强了各种针对以色列和巴解的恐怖活动,为巴以和谈制造障碍。结果1995年10月在巴被占领土进行的调查表明,哈马斯的支持率从40%下降到10.7%,这说明政治恐怖主义正在丧失基础。
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恐怖主义事件的数量正在逐年下降。许多过去嚣张一时的政治恐怖组织都已销声匿迹。哈马斯和爱尔兰共和军先后分裂为温和派和激进派,其温和派已走上了合法斗争的道路。可见,既遭到各国政府打击和遏制,又失去群众支持的政治恐怖主义已经走上了下坡路。
政治恐怖主义虽然走上了下坡路,但远未丧失其存在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政治恐怖主义的存在有其社会根源。
此外,恐怖组织采用现代化的组织、活动方式,使其生存能力和活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大大增加了各国政府打击恐怖主义的难度。
一些极端激进的恐怖组织受到打击后,表现出毫不妥协的立场。哈马斯分裂后,其激进派领导人表示:“逮捕不会结束我们旨在结束以色列占领的圣战——即使我们98%的人身陷囹圄。”遭到导弹袭击的拉丹宣称,“国际伊斯兰阵线”对美国“野蛮轰炸阿富汗和苏丹行径”的报复行动已经开始,这些行动将是“残酷而暴烈的”,袭击的目标将对准美国、以色列的战略设施和飞机。事隔数日,8月27日, 南非开普敦一家美国人开的餐馆发生了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25人受伤。同日,以色列特拉维夫也发生了爆炸事件,造成21人受伤。这些案件很可能与拉丹的组织有关。看来,一些政治恐怖主义组织将顽抗到底,反对政治恐怖主义的斗争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