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感冒发热患儿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每组患儿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双黄连口服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复方小儿退热栓;感冒;小儿患者;发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331-02
小儿感冒是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多为病毒引起,临床上表现为发热、抽出、咳嗽、流鼻涕等,如不及时治疗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1]。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药物有很多,目前对于感冒发热的患儿多应用中药治疗为主,复方小儿退热栓的组成有人工牛黄、对乙酰氨基酚、南板蓝根浸膏组成,具有解热镇痛、祛痰定惊、解毒利咽的功效[2]。本次研究探讨分析复方小儿退热栓对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感冒发热患儿6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感冒发热的临床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3]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30例,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在6个月~3岁,平均年龄(2.2±1.2)岁,发热体温为37.9~41℃,39℃以上患儿8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在7个月~4岁,平均年龄(2.3±1.3)岁,发热体温为38.1~41℃,39℃以上患儿7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发热体温等数据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双黄连口服液,3岁以下患儿每次口服10ml,每天3次,3岁以上患儿每次口服15ml,每天3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3岁以下患儿直肠给药每次1粒,每天给药1次,3岁以上患儿每次直肠给药1粒,每天给药2次,治疗3天为一个疗程。
1.3 临床观察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每日进行4次体温测量,如患儿体温极具升高每小时测量1次。观察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腹泻、腹痛、大便情况。
1.4 疗效评价
根据《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4],痊愈标准:患儿服药48小时后临床症状小时,体温恢复,且相关理化指标正常。显效标准:患儿服药48小时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体温有所降低但未恢复正常。有效标准:患儿服药72小时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体温降低但未恢复正常。无效标准:服药后患儿无任何上述改变。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分别进行t检验和方差检查,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痊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患者,痊愈12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25例,总有效率8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统计学差异显著,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小儿感冒发热多为病毒引起,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儿童患者因自身免疫力较差,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发热是机体自身的有益反应,是一种对外来疾病或因素的抵抗反应,也是疾病严重的早期表现,会导致患儿有明显的不适感,小儿感冒发热多会导致体温急速升高,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小儿惊厥,且高热惊厥患儿的复发率较高。目前对于感冒发热的患儿多应用中药治疗为主,复方小儿退热栓的组成有人工牛黄、对乙酰氨基酚、南板蓝根浸膏组成,具有解热镇痛、祛痰定惊、解毒利咽的功效。当小儿感冒发热时可用来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肺热痰多、咽喉肿痛等临床症状。
本次研究取我院2015年9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感冒发热患儿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每组患儿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双黄连口服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统计学差异显著。说明复方小儿退热栓中的板蓝根具有清热不伤阴,解毒清热的作用,人工牛黄可凉血活血、息风定惊、清热解毒的作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是清热解毒的功效加倍,再配以对乙酰氨基酚可有效加强药物的退热功能。复方小儿退热栓的临床效果不但语气药物成分有关,还与其给药方式有关,复方小儿退热栓应用直肠给药方式,使药物较长时间停留在直肠,避免了口服药物的肝脏首过效应,尽最大限度发挥药效,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有研究表明栓剂通过直肠黏膜吸收给药的方式,提高药物利用率是口服给药方式的5~8倍,需要浓度是6~10倍[5]。本次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复方小儿退热栓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口服双黄连口服也的治疗效果。
综上,复方小儿退热栓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方面,患儿容易接受,值得在小儿感冒发热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郭玉喜.探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215-216.
[2]李正学.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心血管病防止知识,2014,3:129-130.
[3]克有丽.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J].心血管病防止知识,2014,8:132-133.
[4]徐银华,金海波.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上):331-333.
[5]陈凤.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感冒发热症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3):181-182.
论文作者:沈美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复方论文; 疗效论文; 体温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