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路径初探论文_李晓梅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路径初探论文_李晓梅

李晓梅(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铁佛镇中心小学 四川 通江 6367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深化,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应的教育现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转变成为“自主探究”教学,课堂师生零互动,鸦雀无声的教学氛围和学生束手束脚、纹丝不敢动的状况也都得到了改善。但是,回想平时的教学活动,虽说思想上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思想、精神、要求有所迎合,但是行为上却有所欠缺。如何进行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问题,依旧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教学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114-0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率常常困扰着教学的管理,是教学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低效率常会导致教师教得乏力学生学得厌倦。为了获得课堂教学高效率,不少数学教师在刻苦地探索着。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首先应做到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因地制宜地实施教学方案、能通过因材施教的手段,让学生在短暂的一节课里轻松愉快地学习基本知识,获得基本技能,完成学习任务。现结合教学实践,具体地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途径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航标杆,更是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由于目标对课堂教学过程起到指引、修正、鞭策激励的作用,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有明确性、科学性、激励性。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学生、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明确的集体、个体的教学目标,实施因材施教。只有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沿着捷径前进,才能达到高效率。与此同时,在目标的确立上还要力争避免: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重面面俱到,轻重点突破的做法。要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知发展水平,现有接受能力,理解教材水平上下功夫。切实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并牢牢把握它。

二、因材施教,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选途径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而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关系到学生情趣激发、影响到学习动力增减,直接导致学习结果的优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年龄特点,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

如,根据学生情况和实际教学需要同时选用几种方法进行有效教学。譬如,学习长方体知识时,老师课前要对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了解。看每个孩子对长方体了解多少,看他们对学习这些知识有哪些需求,对哪些问题感兴趣,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哪些知识概括讲,哪些知识重点讲等。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要从导入、过渡、知识迁移、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复习等各环节设计方案选择方法。

再如,在讲长方体的性质的时候,可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要求学生课前用细导线或细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几何形体,可要求学生带一个长方体的小实物,教师可制作长方体的多媒体的投影,可肢解的长方体的模型……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多种方法展示图和实物,引导观察各条棱之间、各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等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认识其本质,归纳出概念。这样,学生会很感兴趣,课堂效率定会高。

三、构建以学生自主讨论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路径

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学生是能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一切教学努力,最终必然经过学生自身的能动才能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就是尊重了这样一个规律、照顾了学生这个学习的特点。但自主学习不等于高效率。要使自主学习实现高效率还要有好的教学模式即:自主讨论交流学习模式。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不尽相同的,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如有的学生智商高,反应敏捷,观察能力强,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接受事物快;有的学生则反之。如果以传统的注入填鸭式数学则不论是哪类学生都将是被动接受,缺乏自主能动愉悦性的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课堂教学活动中,如能合理进行师生间、学生间的自主学习,有趣探讨,合作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展示所长,能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优势互补。这既能激发学生能动的学习兴趣,又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活跃他们的思维。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用课前已准备好的尺子、绳子,自行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自行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再在小组内、班集体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乐于积极参与,愿意主动交流合作,易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自然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运用信息手段是实现课堂高效率的重要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1.入题过渡水道渠成。好的导入既能营造轻松的气氛,又能方便知识迁移,更能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和他们的认知规律,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引领过渡。

2.兴趣易于激发。小学生对动态的图、像、形是极感兴趣的,多媒体应用恰恰能满足学生这个心理要求,借助信息手段解决教学问题,既形象生动易理解,又印象深记得牢。

3.直观形象,便捷高效。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的轻松便捷、直观形象、信息宽广的特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与讨论之中,以宽松的氛围,轻松的心理,极高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并非只有上述几种路径,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努力地在教学中科学地实践不断地探寻,就会找到更多的捷径。

【参考文献】

[1]康西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时代(教师),2010(10).

[2]刘刚.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西藏教育,2011(06)

[3]李朝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学周刊,2011,(08)

论文作者:李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路径初探论文_李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