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于概念设计主要是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的工作,根据人们对建筑结构的认知以及经验来解决设计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由于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就像建筑的抗震性能以及抗压性能等,都是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概念设计的意义以及它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和深一步的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概念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应用;探究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进步。现在人们对于建筑的质量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剪性能。所以,在进行设计时,都会注重这一方面的施工,并加强这一方面的要求。但其中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必须要重视概念设计,保证其规范性。只有保证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才能不断的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
一、概念设计的应用
1.基本概念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上也运用到了这一项技术,但是现在很多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都完全使用这一项技术,为此,丧失了设计原本的意义。更加忽视了概念设计的意义。通常情况下,概念设计是不需要经过详细的计算和精准的数据分析的。它主要是根据建筑力学和一些建筑实验以及经验等基本原理,所进行的设计构思,并且可以从全局出发,进而客观的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震细节的做法以及整体的布局形式。
2.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由于现在的很多设计理论都存在着不足之处,特别是概念设计的理论和实际的计算理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像混凝土的结构以及内部的弹力计算,还有截面面积的基本计算,都和实际的承压强度有着一定的区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对于一些难以计算的建筑结构的承压计算,必须要使用一些比较优质的设计概念和结构方法,以此来满足不足之处。所以,很多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师都需要提高概念设计的能力,并且能够非常理性的理解结构的实质意义。另外,在开始设计时,初期的设计是不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的,它需要的是建筑结构设计师的专业和能力,并且能够提供成本低且效益高的设计方案,所以,结构设计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对结构概念的理解,并且深入的了解其性质和功能,才能够更好的运用它们。
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情况
1.缺乏正确的认知
传统的结构设计方式,一直和建筑行业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尤其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都必须要结构设计师共同参加。传统的结构设计,主要着重的是细节的表达,并且也是从细节出发,但是却对全局的布置方式缺乏关注度。所以,通常情况下,传统的结构设计就是规范与实际的计算,然后再进行三维的建模,最后再补充。当然,这一种想法是不对的,它会将你带上一个错误的设计领域中,另外一种错误的方式就是将计算换成计算机技术,这样,大部分的设计操作以及概念都是来源于计算机,失去了设计原本的意义。设计师本身的意义也丧失了,单单只是一个计算机建筑规范的使用者而已。
2.缺乏对设计师的认知度
虽然现在建筑的设计领域竞争的非常激烈,特别是在一些规模不大的设计院,为了能够拉拢顾客,毫无底线的答应业主的各种要求,设计师却毫无地位可言,只是一味的满足业主的需求。久而久之,很多设计师都丧失了自己对设计的热情,完全忽视思考,虽然有部分设计师想要独善其身,但是现实很骨感,所以,丧失了很多优秀的设计师。
三、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1.遵循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
必须要将概念设计和建筑结构设计相融合去运用,从根本上先对建筑的主体进行概念设计,并适当的进行优化,同时,要保障设计的单一性,尽可能的减少复杂的元素,遵循对称和规范的要求,并且在质量和刚度的需求上,必须要分布匀称,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问题,特别是刚性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结构的排布方式会直接对建筑的抗震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概念设计时,可以先选择简单的建筑力学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虽然很多比较复杂体型的建筑结构设计外观比较好,但是在抗震性能上,要想做到最好,就必须使用简单的建筑结构设计。
2.概念设计在初步设计中的运用
初步设计是正式开始实际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先开始建立建筑的基本图纸的。其中的建筑方案设计,缺乏很多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以及布局,因此,负责结构设计的工作人员只能够依赖本身的结构概念进行设计,并作出结构的布局,并且,对于复杂的三维结构,在初步设计中,可以使用概念设计,对其立体模型进行简单化,然后根据主要的构件面积进行精确的估算。
3.概念设计中的抗震性能的设计应用
对于抗震的性能设计,是关乎到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所以很多结构设计的基本理念,都是由此出发,并不只是依赖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至少在这一方面,主要的依据还是来源于设计师,就像对于柱子的抗压强度和减小梁的强度等,都不是能够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的,它需要设计人员根据梁和柱的截面面积,然后再在底部进行加强设计,并且所有的构件和钢筋的配比率都是根据抗震的设计规范来选择的,这样才能保证抗震设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概念设计在结构体系中的运用
对于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是由横向和竖向所形成的三维立体空间,横向的构件部分主要是为了承担竖向的强度,然后再传递给竖向,最后传递给基础,进而共同承担横向的强度,然后再形成抗侧力体系,再传递给基础,但是,这时的竖向承载发生了变化,其抗侧力体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通常情况下,框架以及剪力墙和两者相结合的建筑结构都是抗侧力体系,而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都是由它决定的,所以,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抗震级数的要求以及尺寸,进而保障抗侧力体系的科学性。因此,需要使用概念设计的计算方式也就是人工计算来最终保证结构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和科学性以及可靠性,还有就是确定主要使用构件的大小、另外,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还有一项因素也非常的重要,那就是延伸性。它能够在建筑受到危害时,尽可能的减少伤害,并且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承载性能。
5.概念设计杂结构构件中的运用
要想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就必须要保证建筑结构的构件质量,所以,在这一部分的设计当中,必须要保证设计中所使用的构件的质量能够达到抗震等级的要求,并且其刚度和强度都在规范要求之内,同时,也要保证构件之间的连接性。而建筑结构属于非常复杂的构造,所以,必须要在进行抗震的设计时,必须要建立多道防线,这样才能保证有危害时,建筑结构不会被损害。而剩下的结构设计,则可以作为个体进行设计,单独考虑其承载能力。
6.概念设计的基本方式
概念设计主要是运用到结构设计中,所以,对于一些不是结构构件的设计,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只要保证其合理的性质就可以了。并且,对于整个建筑结构的抗压情况,以及影响抗压强度的因素,都需要进行细节设计时,多加考虑,以免一些非结构构件被使用到抗震体系中,进而影响整体的承载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使用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要想更好的对建筑结构进行改善,就必须不断的加强结构设计人员的能力,并且不断的提高他们对概念设计的认知,同时,也需要多加关注相关的设计人员,并予以一定的肯定,这样,才能全面的提高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磊.基于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29):144-145.
[2]汤兰.试论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29.
[3]谢宝.浅谈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3,(03):37-38.
[4]郑军辉.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2,(15):13.
[5]徐萍,叶明峰.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江苏建材,2011,(02):40-41.
[6]吴泽强.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05):94-95.
论文作者:陆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概念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论文; 构件论文; 设计师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