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清精神病防治院 3508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我院接收的104例焦虑症患者,入选时间跨度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对照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SQI为(5.02±0.4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67±1.22)分,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两组患者两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为焦虑症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可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焦虑症;睡眠质量
焦虑症是常见性的心理疾病。通过观察发现,焦虑症患者普遍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惊醒、噩梦频繁等。如患者睡眠质量差,会加重患者焦虑症状[1]。因此,有必要在患者治疗期间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本文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接收的104例焦虑症患者,入选时间跨度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男32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21-76岁,平均年龄为(46.2±2.9)岁。观察组52例,男31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21-77岁,平均年龄为(46.8±2.7)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性护理措施,即指导患者用药、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的焦虑症患者普遍有自信心不足、多疑、固执、犹豫不决等心理现象。针对患者此种心理状态,有必要展开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焦虑症的发病原因、产生机制、临床表现等。针对失眠现象,可以平常心态对待,无需刻意抑制自己的情绪,以便可顺利入睡。(2)支持心理干预。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定期查房,给予患者支持性心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倾听患者诉求。对于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予以详细解答和解释。依据患者的个性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通过与患者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消除其焦虑、不安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3)生活指导。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根据其个人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的生活任务。通过患者完成任务的方式转移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在此过程中,指导患者书法练习,让患者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在日记中患者详细记录自己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促使其能够主动表达自身情感,同时通过合理的指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通过音乐疗法,在睡前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放松患者心情,以此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同时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做适当的家务活动。通过体力劳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增强疲劳感,以便患者能够快速入睡。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并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两组患者睡眠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活动实施期间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形成的各类数据。通过均数±和标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同时经t和x2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效率,P<0.05,表明两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SQI为(5.02±0.4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67±1.22)分,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两组患者两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3.讨论
焦虑症表现的比较常见,且常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存在着失眠恐惧、焦虑的心理。在病情持续型循环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睡眠、焦虑持续存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不良影响。最近几年,在经济快速增长,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生活压力加大,焦虑症现象越来越普遍[3]。焦虑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还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因而,为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治疗期间应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药物治疗是抗焦虑症的主要方法。应用药物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随着临床对焦虑症的重视,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展开心理护理期间,向患者充分说明发病诱因、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等,以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并利用有效方式转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心理护理多实行一对一的护理形式。帮助患者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通过此次研究活动,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为焦虑症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可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巴音塔娜.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7):262-262.
[2]黎严.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7,14(1):00053-00053.
[3]曹菊玲.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医药前沿,2016,6(27):271-272.
论文作者:姚春花,朱赛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症论文; 睡眠质量论文; 两组论文; 焦虑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