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政治工作威力因素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威力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人说:“现代青年,对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套不感兴趣”。对诸如此类的说法,不少同志闻则不思其源,甚至随声附和。事实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威力的强弱,最根本的是取决于它自身因素构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问题的实质,并不是人们不需要真理和政治,而是我们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许多地方,不适应他们的要求,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因此,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威力形成的特点及规律,对于加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真理是威力因素的根本
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和任务,是提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共产主义新人。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铸造人们崇高灵魂的重大使命,最根本的武器,只能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无限威力的根本。因为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代表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它有极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也就具有巨大的威力。可是,在有的时候,有的地方,思想政治工作却变得不灵了,人们不相信它。这是什么原因呢?从思想政治工作本身来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讲理中有悖理之误。
悖理之一是“空”,违背了真理的具体性。客观实际是具体的,因而与它相符合、相一致的真理也必然是具体的。真理的力量就在于对千差万别的生活现实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能够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说明。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让群众感受到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启迪,往往是由于用了一个大的概念去套一切具体问题。现实问题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无论是党内的、社会的、家庭的,工作和思想上的问题,都是十分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针对各种不同的具体问题,讲清问题的是非界限,给人们以战胜错误思想的精神力量,指明认识的正确方向,才能使人感受到真理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有的同志并不了解某人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更未细究思想的具体发展过程和已经达到何种程度,就笼统地批评是:“共产主义觉悟不高”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得不牢”等等。这样的“大道理”对方自然不易接受。衡量思想政治工作威力强度的标志,绝不是所讲的理论原则的高度,而是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照本宣科,不能回答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不敢接触群众敏感的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更是多见。群众批评这种现象说:“他们讲的是隔山经,离我们太远。他们讲的是天理,距地面太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悖理之二是“偏”,损害了真理的全面性。客观真理是客观实际多样性的统一。讲偏理,一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硬是要在其中区分不同的质。如对待爱国主义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只有抗击外敌入侵,血战疆场的戚继光、邓世昌等民族英雄才是伟大的;而热爱祖国山河,探索自然奥秘的徐霞客等算不得什么爱国主义。在他们看来,似乎改造自然的发明家比改造社会的革新家要高贵得多。同一真理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如果把某一种表现,视为规定事物本质的模式,这样就把现象当作了本质。二是主观随意地应用真理。同样一件事,同样的性质,只因个人好恶有异,在一些人那里是“对的”,而在另一些人那里又变成了“错的”,结果是公理变成了私理。三是无限的扩大和缩小。问题本来是鸡蛋大的小事,经过一些人的口又变成了一堆蛋的事。有时呢,把鸡的事又说成鸡毛的事。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度,过之与不及,都会走向谬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把理讲偏了,当然也就失去了真理的光辉。
悖理之三是“死”,脱离了真理的发展性。客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真理观中的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两个范畴,就是为了科学说明人们认识真理有一个客观过程。我们面对着的客观世界是无限广阔的,同时又是无限发展的。人们对它的认识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地深化。从现象到本质,从第一本质到第二本质以至无穷。讲死理者,有时表现为把自己的思想禁锢在书本的某个个别结论上;有时表现为跟不上历史前进的步伐;有时又表现为怕犯错误,而左右摇摆,等等。只有不断洗刷思想政治工作中“左”的影响,摆脱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束缚,才有可能不讲死理。科学社会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我们不会由科学社会主义退回到空想社会主义,也不会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论断水平上,我们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力求对蓬蓬勃勃发展的现实,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真理永远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统治,从来都是靠欺骗,唯独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靠真理。有真理就有力量。对待真理只有不失其真,不伤其理,不迷其途,不绝其源,永保其真理的特性,它才能永远成为人们智慧的灯塔,批判的武器,前进的方向。
二、多因素的综合是威力大小的关键
人的思想结构具有多维性。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综合性。我们所进行的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必须是一个理论、知识、教育、艺术、感情表达和模范作用等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中,诸因素有主有次,又是相互联系,互为作用的,最终起作用的是这个综合体凝聚成的合力。这就要求一个称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生动的语言艺术,感人的教育手段,真挚的同志感情,以及言行一致的模范行动。
其一、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各种因素应有不同的排列组合。人是各不相同的,在社会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又表现得各具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问题,有的放矢地选择具体的教育内容和适当的教育方法去进行工作。这是从工作对象方面看。再从工作自身看,教育内容诸因素的不同排列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特点和威力。例如,面对一个求知欲强的人,他喜欢参加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活动,常常把能否增长知识,作为衡量各种教育活动价值大小的尺度。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就是要以较多的知识因素作为双方交换思想的桥梁,使对方受教育于增长知识之中。面对一个城市长大的青年工人,完全脱离他熟悉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知识,让他去领悟一种十分陌生的道理当然困难得多。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思想的特殊性和可变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以生动的教育内容,吸引每一个被教育者以主动的姿态进入教育过程,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效。
其二、感情是思想政治工作威力的基本因素。人的认识和情感两者是不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殊和规律的反映;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是对客观事物持肯定或否定暷心理反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求以理服人的同时,还要强调以情动人。如果说革命道理是打开人们心灵的钥匙,那么同志间的友谊和体贴则是交流思想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生活中有一种常见现象,一个人有了思想包袱,他总是愿意给最近、最相信的人叙述原委。可以说,真正有感召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双方思想上的共鸣。有经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把对群众的爱比喻为交换思想的“金桥”,而坚决摒弃那种以权压人,以力服人,以势吓人的不科学作法。因此,对于牵动人的思想感情的问题,必须积极地、正确地给予解决。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需求是人的情感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要注意满足人们的各种正当的需求。人的需求经常要在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从精神和物质的两个方面反映出来。我们要研究的是,人们的需求与客观现实之间,需求与国家的政策法令之间,需求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需求与具体单位的具体利益、规章制度之间,是相一致还是相矛盾?相对一致时,就应热情赞助大力支持,使群众得到满足;相矛盾时,就要积极地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引导群众有一个正确的行为规范。绝不能当群众一提什么要求时,就武断地指责为思想狭隘、个人主义等等,或者发给一剂不治任何病症的“灵丹妙药”,谓之曰“正确对待”。在对待群众需求的问题上,容易将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加以混淆,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产生不应有的思想隔阂,甚至出现感情上的对立。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只有对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才能有效地发现和协调被教育者内在的积极因素。
其三、模范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动员力的重要所在。政工人员(首先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承担者,他们在群众中的形象如何,直接影响着工作效果。这是我党长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所一再证明了的,也是人们所公认的。当前,有些同志,尤其是某些领导同志自身不正,言行不一,更有甚者以权谋私,道德败坏,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威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思想政治工作的威望从哪里来?不能靠权力,也不能靠自我标榜,而是实实在在的,让群众心理敬佩的模范行动。这种模范作用的力量,比其它因素的力量更直接、更有影响力,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模范作用来源于自己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强信念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来源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群众的信赖。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工人员应该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带头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模范。应当成为群众心目中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楷模。当前,孔繁森同志的事迹报告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生动地说明了模范作用是具有强大说服力的。
三、持续不断是加大威力效果的重要途径
人的思想变化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任何人的任何一种思想,从纵向来看,总是一个由小变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过程;从横向来看,各种思想问题的形式和解决,又受到周围各种环境因素的促进和阻挠。人们常讲的“思想进步”或“思想落后”,都是一个十分广义的概念,它包含着从落后到进步或从进步到落后的多次变化之后而形成的结果。帮助人们解决思想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规律。所以连续渐进的思想工作,是加大威力效果的重要途径。
思想教育,是不断的“播种”而不是简单的“移植”。从现象上看,一方表现为信息输出,一方表现为信息输入。但这不是认识的简单转移过程。接受真理只能是一个认识、发现、运用、信赖的加深过程,在每一阶段上都必须连续疏导。有的人做了几次工作,看不到人家的进步,就在那里“恨铁不成钢”。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不改变,即使成了钢还会恨钢不成器,恨器不成套。人的巨大进步总是从微小的进步开始的,而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是科学的连续工作过程,绝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的重复所能获得的。
思想上的反复,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上出现反复,这在人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常见现象。这种情况说明,一个人的新的认识尚未变成坚实的信念时,只有反复地再教育,直到消除了旧认识赖以存在的主观因素,新的观念才能牢固地树立起来。所以,人的思想反复一次,思想工作就应深化一层;要真正找到阻碍接受新思想的本质原因;教育形式要“立体化”,还要让人在实践中陶冶思想,以认识真理,升华思想,砥砺意志,勇于创新,献身社会主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