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教育中的道德精神_国学论文

论中国古代教育中的道德精神_国学论文

试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古代论文,试论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文化各自独特的传统。西方人主张努力改变客体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他们注重向外探求,以便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将“知识”作为人类文化的最高价值范畴;而中国人则强调变化主体以适应客体的发展,他们注重向内探求,以便认识自身,完善自身,将“道德”作为文化体系的重心。于是便形成了西方文化以“知识”为本位,注重探索世界奥秘的科学主义传统;而中国文化以“人伦”为本位,注重道德完善的人文主义传统。换句话说,西方人侧重于求真,通过求真以创造完美的世界,即以真求美;而中国人则偏重于求善,通过求善来塑造理想的人格,即以善求美。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强调道德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的教育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观

中国自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之后,儒家思想便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以致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此,儒家的教育观就成为中国古代正统的教育观,它所产生的作用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任何其他学派思想所无法比拟的。

(一)突出道德精神

儒家学者继承了西周的“敬德”传统,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他们以孝悌为根本,以伦理为核心,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指导思想。

《礼记》中有一篇专门论述道德教育的文章叫作《大学》,它开篇即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后世称之为道德教育“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将每个人天生具有的道德萌芽发扬光大;所谓“亲民”,即“亲爱于民”,它是儒家仁爱思想的体现。宋代儒者认为,要爱民,就要不仅自己为善,还须帮助别人也为善,使人民去其旧习而自新;所谓“止于至善”,就是每个人都要在他所处的地位上恪守其道德义务,并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要求,这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纲领”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活动由自身到他人,具有较强逻辑性的过程。首先是发扬自己天生的德性,其次是用道德来教化万民,最后从君到民,上上下下,其行为都符合道德准则。“止于至善”以“明明德”和“亲民”为基础,而“明明德”和“亲民”则以“止于至善”为目标,只有达到这个目标,“明明德”和“亲民”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三纲领”的三步要求是层层递进,浑然一体的,三者缺一不可。

为了实现“三纲领”,《大学》又提出了八个具体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称为道德教育“八条目”。

“格物、致知”,意思是通过学习,认识事物之理;“诚意、正心”,就是要树立道德信念,排除各种情绪的干扰,始终保护正确的认识;“修身、齐家”,是要加强自身修养,成为家族的楷模,为人所效法;“治国、平天下”,即治理好国家与天下,这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治国是齐家的扩大,而平天下又是治国的伸展。

这八个条目前后相续,一环套一环,构成“修己治人”的封建道德教育体系。其要点是:以道德认识为起点,以克服偏私情感,树立道德信念为根本要求,以“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

在这八条中,前五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在于修己,即“明明德”;后三条——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于治人,即“亲民”和“止于至善”,其中关键性的一条便是“修身”。因为儒家认为只有修己才能治人,要“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统治者要修其身,而且老百姓也要修其身,这样才能达到家齐、国治、天下平。因此,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

儒家之所以强调“修身为本”,因为在政治上他们主张以德治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如果统治者实行德政,那么他就会象北极星受到众星环绕那样,得到人民的拥戴。要做到以德治国,那么各级官吏都应当重德行、讲操守,这就需要进行道德教育。重视教育,这是儒家的一贯传统。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注:《论语·学而》。)就是说学生应以履行孝悌、忠信、仁爱等道德规范为主,若行有余力,再去学习文献。他将学生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将德行置于首位。在他看来,作为人,最重要的是应当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当他的学生问他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时,他回答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注:《论语·宪问》。)接连三句话中都提到了“修己”, 可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孔子心目中是多么重要。

孟子继承了孔子重德教的思想,认为教育就是扩充人们所固有的善端的过程,因此,必须“申之以孝悌之义”,(注:《孟子·梁惠王上》。)使人们明白做人的道理,遵守道德准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注:《孟子·滕文公下》。)实现所谓“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荀子认为,教育就是以好的品德去引导别人,否则就不成其为教育,而作为学习者就要努力学习好品德,因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操守,才能成为完美的人。

汉代大儒董仲舒建构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系,编织了一张宗法伦理的大网,对全社会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明理学家继承了前辈儒家的传统,在人才培养中尤重德育。朱熹认为,德行对于人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可以修身而且推而广之便可治国,所以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置于优先地位。王守仁则说:“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注:《王文成公全书》卷二。)认为培养学生形成优良品德,这是学校中最重要的工作。他针对当时重功利而轻修养的不良社会风气,重新强调人们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从先秦到明清的儒家学者,都特别重视德育,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在他们看来,思想道德品质是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因为“德者,才之帅也”。正是基于这一思想,孔子在论述君子应具备的条件时,大都从思想品德方面提出要求,如“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等等。为了使受教育者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德育的地位,因此教育内容便以道德为主。“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注:《论语·述而》。)是说孔子的教育内容分为文献,习行,忠诚和信实四个方面。学文献以提高道德认识,重习行以加强道德实践,主忠信以培养道德品质。那么他要求学生学习哪些文献呢?这就是他所编定的 6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 书、礼、乐、易、春秋。这6部书贯穿着一个核心思想——“礼”。“礼”即行为准则,它包括宗法等级制度、道德标准和相应的礼节仪式。孔子把“礼”作为立身处事和治国安民的根本,对个人来说要“立于礼”,而对国家来说要“为国以礼”,可见“礼”的重要。以后这6 本书就成为整个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

为了加强道德教育,儒家学者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要求。其一是申孝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论语·学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品质,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自己的兄长都不敬的人,怎么会爱别人,爱国家呢?这样的人能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吗?因此,学习做人,就要从孝悌开始。

其二是主忠恕。“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注:《论语·里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论语·雍也》。) 谓之“忠”;“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注:《论语·卫灵公》。) 谓之“恕”,“忠”就是自己想要实现的愿望, 同时也要设法让别人能够实现;“恕”就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也就是说,既要关心自己,又要关心他人。一个人不能只顾自己而不顾别人,关心人、同情人、爱护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其三是辨义利。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注:《论语·阳货》。)他把义看作是立身之本,主张重义轻利,但他并非完全排斥利,也不是以义来否定利,而是要求以义统利,要人们“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反对那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行为。义利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面临的抉择,也是学习做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其四是笃诚信。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论语·为政》。)这是诚实的表现。为人说话做事务须诚实,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虚假。在与朋友交往时要守信用,所谓“言必信”。孔子把信放在五德之列:“恭宽信敏惠”;孟子将其列入五伦之内:“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注:《孟子·滕文公上》。)董仲舒又将其作为五常之一:仁义礼智信,可见信的重要。诚信既是为学的基础,也是处世的要旨。

(二)注重道德修养

道德品质的形成,关键在于自身修养,对于道德修养问题,历代教育家有很多论述。

1.立志乐道

中国古代教育家都非常重视立志,孔子说:“我十五岁便有志于学习”,他立志要学习什么呢?他说立志学“道”,所谓君子“志于道”,这个道就是做人的道理。他认为,人不能单纯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还应该在精神上有更高的追求,因此每个人都应当确立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汉代学者徐干认为,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明代王守仁指出,做人应“以立志为本”,“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立而学问已过半矣”。(注:《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立志是确定人生的远大理想与宏伟目标,从而明确前进的方向,它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一个人立了志,就要坚持自己的志向不动摇并以此为乐,这就是“乐道”。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注:《论语·子罕》。)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自觉地磨炼意志。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注:《孟子·告子下》。)他认为,坚强的意志是在困境中磨炼出来的。他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注:《孟子·尽心上》。)只有经受住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磨砺出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而这也正是实现志向,成就大业的过程。

2.严己宽人

在社会交往中,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是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孔子认为,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注:《论语·卫灵公》。)严于律己就是要高标准要求自己,遇事先反身自问,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孟子主张“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注:《孟子·离娄上》。)道德修养的核心在于使人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规范和准则,因此,道德修养贵在自觉。要善于自我省察,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见人有好品德就向他学习,见人有不良习气,就对照检查自己,引以为戒。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注:《论语·里仁》。)

宽以待人就是对别人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谅解的态度,不要一味地指责别人,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只有严己宽人,才能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矛盾,协调好人际关系。

3.择乎中庸

所谓“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之理。孔子把中庸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过分与不及都不符合中庸要求,只有掌握好分寸,做到恰到好处,这才是中庸。《礼记·中庸》对孔子的这一思想进行阐发,它将中庸解释为中和,认为人们的喜怒哀乐之情在其未发生之时,无所偏倚,这就是“中”;而当情感发出之后,就要加以节制,使之符合道德规范,处于和谐状态,这就叫“和”。中和乃天下共同的根本法则,如果人人都能遵守这一法则,没有非份之想,不做与自己身份地位不相称的事,不犯上,不凌下,时时处处择乎中和,那么不仅个人的道德品质能达到理想境界,而且会使国家安宁,天下太平,促进社会的发展。

4.身体力行

孔子提倡力行,因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将认识转化为行动。他认为只有努力按照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才能接近仁德。因此,他主张少说话多做事,反对说得多做得少,反对夸夸其谈,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注:《论语·宪问》。)因为这种只承诺义务而不注重实行的人,其道德水平是十分低下的。

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认为学只是手段,行才是目的。他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注:《荀子·修身》。)因此,学习不仅要知,更要行。他认为学习如果能实行就算到顶了,因为实行才能真正明白道理,只有明白道理才能成为圣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能将所学的东西付诸实行。

清代教育家颜元更重力行,他说:“口头说出,笔下写出,不如身上做出。”(注:《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因为做人的道理如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注:《存学编》卷二。)他以学琴为例,指出要学会弹琴,不能只讲读琴谱,必须实际操作,亲手弹练,否则,即使将琴谱读得烂熟,也无济于事。所以他说:“读书无他道,只须在行字上着力。”(注:《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

(三)探索德育原则

历代教育家对道德教育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概括出许多重要的原则。

1.顺其性情,寓教于乐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若顺其性情,便能促其发展,反之则会遏其进步。要做到顺其性情,就要寓教于乐,使学生体会到一种乐趣,而“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如果顺其性情,寓教于乐,孩子便无不欢欣鼓舞,这样他们对老师的教导便易于接受;假若悖其性情,“劳苦拘束、则厌弃之心生矣”,其结果即使老师言之谆谆,学生也只会是听之渺渺。

2.量其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特点各不相同,故道德教育须因人而异,不能一个模式,一种方法。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创造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其基本内容是:从学生个别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各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平时十分注意了解学生,因而对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论语》中保存了许多孔子对学生情况进行个别分析的记录,如“由也果”(仲由果敢决断),“赐也达”(端木赐通情达理),“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愚笨)“参也鲁”(曾参迟钝),“师也辟”(颛孙师偏激)等等。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孔子注意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有一次学生仲由问:“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立刻就去实行呢?”后来学生冉求也问:“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实行吗?”孔子答:“对,马上实行。”学生公西华迷惑不解便问老师,为什么对同一问题的答复,却截然相反,孔子说,“冉求一向行动迟缓,所以我就推他一下,而仲由向来胆大好胜,所以我就拉他一下。”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最典型的例子。以后,因材施教就成为一项重要原则为历代教育家所遵循。

3.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要做好德育工作,需要因势利导。对于年幼的孩子应“用好言劝谕”,切不可一味训斥甚至“扑责”,因为这样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十四、五岁时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关键期,这时候仍应以诱导为主,使他们“不责自进”,“水到渠成”,对于那些以往松懈惯了的学生,“须缓缓约束”,耐心开异,反复劝说,使他们明白事理,心悦诚服,在此之后再加以批评,帮助其改正缺点,“切不可性急”。

循序渐进是古人很早就提出来的一条教育原则,孟子以流水作比喻。他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注:《孟子·尽心上》。)向下流淌的水一定要将洼地注满才会继续向下流,所以道德教育也只能一步一步地顺序进行,这样才能取得效果。这是因为德育有其内在的规律,首先它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不能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其次要按照德育内容的逻辑顺序来安排进度,不能杂乱无章,毫无系统。根据这两方面要求,道德教育就应当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有秩序地进行。根据这一原则,朱熹提出“小学重事,大学重理”的主张,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其事,即洒扫、应对、进退等事,大学主要是明其理,即弄懂所学事之理,这样才会“无厌苦之患,而有日进之功,”德育不能“欲速以求成”,“性急于一时”,因为“欲速则不达,”德育应当“操功于悠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样才能见效。

4.宽严相济,诱禁结合

所谓宽严相济,一是年幼以宽,年长以严。年幼以宽是为了使小孩子不受伤害,保护其身心健康;年长以严则是为了防止大孩子养成坏习惯,使其能走上正道。二是宽其辞色,严其要求。对学生的态度应宽厚、温和一些,但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严格,不能丝毫放松。三是家教素宽者则严,家教素严者则宽,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互补。

所谓诱禁结合,即一方面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奖励为主,即使对于沾染了恶习的学生,也要“耐住火性,好言劝诫”,使其“翻然改悔”,以“鼓其上进之心,开其自新之路,”另一方面要订立规矩,依礼行事,以此来规范学生言行。

5.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对于年幼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应当由近及远,爱人先爱其亲,然后再推己及人,逐渐扩大爱的范围,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注:《孟子·梁惠王上》。)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是不会取得效果的。教育儿童从眼前做起,从爱父母到爱他人,从敬兄长到敬朋友,从爱家到爱国。

6.知行并进,培养习惯

读书是为了明理,而明理是为了学会做人,所以懂得道理后要切实去做,力行才是根本。只有将书中的道理和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知行并进”,才能实现德育的目标。经常按道理去做,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道德教育也就取得了成功。

7.正身端品,专一尽心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其言行举止对学生均有很大的影响,故“为师之道,端品为先”,老师应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从严要求,时时、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楷模。其身正,不教而行,其身不正,虽教不从。

老师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努力工作,尽心竭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老师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二、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在儒家教育观的指导下,中国古代教育形成了突出的特点。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各种教学内容和形式之中

中国古代学校虽然没有专门设置德育课程,可是思想品德教育却无所不在。首先,它贯穿于各种教学内容之中。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除完成识字、读书、作文等任务外,同时还必须完成思想品德教育任务;而常识教学的内容则少不了如何立身处世、待人接物方面的知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古代小学教学基本上是不分学科、不设课程的,所用教材都是共同的,教学偏重于整体性功能。它将识字教学、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在识字教学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中培养品德习惯,教学生如何做人。大学阶段则专门读经,学习修己治人之道,主要是政治伦理道德教育。

其次,不仅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均贯穿着道德教育,而且课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都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为了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表现,学校每天都要考德,逐一检查学生在家的情况,以督促他们切实遵守道德准则,使其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一致、学习和运用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践履相统一,这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大特点。道德教育重在实行,只有真正将课内所学的行为准则切实用于指导自己的一切言行举止,身体力行,这样的德育才是有成效的。

(二)注重德、智、美的统一

中国古代学校注重德育、智育、美育三者的和谐统一。关于德与智的关系,董仲舒提出“必仁且智”,认为,“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注:《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如果一个人只有仁爱之心,而缺乏必要的知识,那么他就不懂得什么该爱,什么不该爱,就会违反道德准则,因此,道德教育要以道德认识为起点;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一些伦理道德知识,但却缺少仁爱之心,那么他即使懂得应该怎么做,但却偏偏不去这样做,亦即光有了认识,如果不落实到行动上也是没有用的。只有将仁与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言行举止都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

关于德与美的关系,中国古代形成了“礼乐相济”、“美善相乐”、“以美辅德”的思想。孔子认为道德教育应“立于礼,成于乐”。荀子认为,“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足以感动人之善心”,故“君子明乐,乃其德也”,(注:《荀子·乐论》。)《礼记·乐记》云:“乐者,德之华也”。儒家学者之所以重视乐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美育对人的陶冶作用,在形成良好的品德过程中,美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中国古代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中,歌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方式,它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乐习不倦”,从而增强德育效果。

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不仅需要有理性认识,而且要有情感的支撑,理性认识有赖于读书明理,而道德情感的形成则有赖于美育的陶冶。美育可使学生“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也就是说,人的道德品质是由认知和非认知,理性和非理性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只有将德、智、美统一起来,才能增强德育效果,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中国封建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以忠孝为本的“三纲五常”。学校里教忠教孝,社会和家庭则要求人们做忠臣、孝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要求是一致的,于是便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三纲五常”成为一张巨大无比的网,笼罩着整个社会,任何人也无法摆脱它。这样,学校德育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人们也才会真正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道德品质形成问题上,环境的影响要远胜过学校教育的作用。荀子早就说过:“习俗移志,安久移质。”(注:《荀子·儒效》。)对此,封建统治者是十分清楚的。他们不仅抓学校教育,而且更加重视社会教化,他们紧紧扣住环境影响这一环,使其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相吻合,从而产生了强化学校教育的作用。

封建统治者进行社会教化,是以遍布全社会的家族制度作为其根本保证的。这种家族制度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宗法等级制度,它是封建统治的根基。由于家族组织与封建的国家组织是同构的,因而家族与国家在伦理道德观念上是一致的。孟子提出的“五伦”,实际上是家族关系及其延伸,父子、夫妇、兄弟,这是家族关系自不必说,而君臣与朋友则是父子与兄弟关系的延伸。因为忠是孝的移植,所谓“移孝作忠”,居家为孝,为臣必忠。所以,历代封建帝王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而朋友则是兄弟的扩大和补充,封建时代的朋友皆以兄弟相称,情同手足,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建立在“五伦”基础上的封建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家族主义精神,而家族主义精神中包含着浓厚的情感因素,这就使封建道德规范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封建道德的核心——孝悌,正是建立在亲子之情基础上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是人之常情,它符合正常的生活情理。以这种充满“人情味”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产生出其他种种道德规范,如仁、义、忠、信等等,而这些充满情感色彩的伦理规范,便由外在的东西转化为人们内心的要求,原来带有某种强制性的行为准则,转变为人们自觉的信念,成为人之常情,人之常理,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封建的道德准则由于被赋予情感因素,而取得了心理学的内在依据,便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社会教化方面,家族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每个家族都有祖训、族规和家法,其核心内容是宣扬忠孝仁义,它是家族的法律,每个成员必须遵守。宣读祖训、族规或家法,是家族中的经常性活动。家族成员要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严格按照封建道德规范行事。凡能尽忠尽孝,严守族规、家法者,就会受到表彰和奖励,反之则要受到严厉惩处,使其在家族中无法立足,寸步难行。这样一来,家族组织就对每个成员产生了强大的约束力和同化力,从而使人们对封建伦理道德敬若天命而不敢谕,畏若国宪而不敢议。虽然,纲常名教扼杀个性、摧残人性,应予以批判,但是,它长久地、牢固地控制着社会,统治着人心,却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形成教育的合力,则是关键所在。

纵观中国古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种重德精神。突出德育的地位,重视人的精神价值便是这一特质的体现。中国古代学者看到了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们把学会做人放在教育目标的首位,正如宋代教育家陆九渊所说:“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注:《陆象山语录》。)学会做人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精髓。今天,我们要造就大批跨世纪的杰出人才,就需要借鉴古代教育的成功经验: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以成人促成才。

标签:;  ;  ;  ;  ;  ;  ;  

论中国古代教育中的道德精神_国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