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 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40例进行比较,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意识障碍比例、神经外科重症切开气管比例、联用大于等于2种抗菌药物的例数、呼吸机治疗的时间、老年人的比例。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意识障碍比例、神经外科重症切开气管比例、联用大于等于2种抗菌药物的例数、呼吸机治疗的时间、老年人的比例相比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多,老年人、气管切开和意识障碍等,需要给予有效预见性护T理,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预防方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机械通气和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实质性肺部炎症[1]。 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显着提高危重病人的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对预防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选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并选择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40例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意识障碍比例、神经外科重症切开气管比例、联用大于等于2种抗菌药物的例数、呼吸机治疗的时间、老年人的比例,分析了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并选择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40例进行比较,将其作为对照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12例。年龄45-85岁平均是56.26±3.21岁。对照组男患者29例,女患者11例。年龄45-80岁平均是56.41±3.22岁。
1.2方法
对照组是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观察组是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将两组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意识障碍比例、神经外科重症切开气管比例、联用大于等于2种抗菌药物的例数、呼吸机治疗的时间、老年人的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SPSS24.0软件统计, 进行t、x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意识障碍比例、神经外科重症切开气管比例、联用大于等于2种抗菌药物的例数、呼吸机治疗的时间、老年人的比例相比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和表2.
表1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意识障碍比例、神经外科重症切开气管比例、
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最常见的医院内肺炎。它通常发生在机械通气后。这种肺部感染更难以治疗[3]。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对原发疾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死亡率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和发展与各种因素有关。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途径,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4-5]。
本研究中,选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40例进行比较,将其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意识障碍比例、神经外科重症切开气管比例、联用大于等于2种抗菌药物的例数、呼吸机治疗的时间、老年人的比例相比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神经外科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多,老年人、气管切开和意识障碍等,需要给予有效预见性护理,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彭丽丽.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09):1559-1560.
[2]赵静,王艳纷.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5):762-764.
[3]赵莎,战祥巧,赵文文.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1):148+150.
[4]赵兴芬,王红霞,孙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12):1471-1472.
[5]曾惠锋,宋乃贤,陆廷伟.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黑龙江医药,2018,31(04):852-854.
论文作者:吴玲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呼吸机论文; 性肺炎论文; 重症论文; 比例论文; 患者论文; 神经外科论文; 例数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