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珠海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珠海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珠海论文,对策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静下心来,理清一下思路,总结过去的经验,明确未来的方向。在今天珠海所面临的形势之下,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这种理性的思考尤有其现实意义。

一、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情况

1978年珠海香洲毛纺厂与澳门纺织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毛纺来料加工协议,成为全国第一家补偿贸易合作项目。1980年成立珠海经济特区后,得改革开放之先,采用比较灵活的经济方针政策,引进市场经济的因素,在全国还在争论计划经济和高层经济谁多一点谁少一点之时,利用临近港澳地理上和观念上的优势,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经济得到很快的方面。同期成立的深圳经济特区由于有临近香港的优势,吸引港资相对比较容易,并得到国家各部门的大量投资,经济发展一直相对较快,而珠海市政府承担着比较繁重的投资任务。珠海在经过几年的建设后,市区的发展回旋余地减少。市委经过深思熟虑,1989年成立三灶管理区,重点开发西区,为珠海经济图谋更大的发展空间。1989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投资渠道减少。经历过1988年经济高涨时期刚刚才尝到投资甜头的人们对投资有着巨大的热情,民间巨大的游资急需寻找出路。市政府利用此良机,以政府名誉作担保,以出售土地的方式,在当时全国对土地控制比较严格的情况下,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投到西区来,拉开了大规模的西区开发步子。邓小平视察南方后,珠海充分利用当时比较宽松的资金环境,继续依靠售卖土地和政府名誉作担保的方法,筹集到大量的建设发展资金,从而掀开了珠海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浪潮。

由于当时全国一片开发热潮,经济很快过热,而且大量的资金投放到房地产业,呈现出“泡沫”经济现象,国家不得不采取宏观调控政策,收缩银根,控制投资规模,珠海在国内筹集资金变得困难起来。此时珠海还可以利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向境外筹集资金。亚洲金融风暴,把这条外援的路子也给堵死了。国家因为及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成功地实行“软着陆”,总体上避免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这种冲击给亚洲地区带来巨大的伤害,有的国家甚至还引发政局动荡。而珠海由于还在大规模地投资,不可避免了陷入这场危机之中,在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之下也受到了影响。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以顺德为代表的珠海三角洲其它城市,静悄悄地进行第二次改革——政府退出一些投资领域,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之时,我们却或多或少地延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做法,由政府担当投资的主体,过多限制非政府投资。在1993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1994年国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反而扩大政府的投资规模。

在具体操作上,有两点失误:一是没有分地区制定不同的政策,而是一刀切,特别是过早地限制“三来一补”企业的发展。二是没有量而行,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太大,远远超出珠海的承受能力和实际需要,使得大量的投资没有马上得到高回报,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此时,政府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是为了保护政府投资的利益,就要抬高门槛,以阻止其他投资者进入投资领域;为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效益,又要降低门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搞活市场,刺激消费。这是计划经济时代一个很典型的“两难论”。二是政府一方面将土地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就是为了维护土地价格;但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将大量的优质土地廉价地作为“抵顶工程款”转让出去。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对产生问题的原因有所了解之后,我们的工作思路就会变得非常明晰,即尽快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角色,从投资的主体地位上退下来,转向制订各种政策,吸引更多的非政府投资,更多地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的发展。

(一)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历史的大潮流。最近中央召开会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研究一下会议的精神,就不难看出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投资结构的多元化。国家不再独自承担投资开发的重任,而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二是国家的投资方向转到以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主。国家对西部的开发建设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的因素。因此,西部地区开发的成功,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向市场经济体制方向靠拢。

在全国范围内,国家还不可能一下子从投资的主体地位上退出来,在许多地方,政府还是要承担起推动经济发展的投资重任。但是在某个局部地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珠海已错失第一次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会,珠海应尽快抓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机会。经济特区在各种优惠政策已失去的时候,所谓增创特区新优势,就是要利用观念上的先行一步,尽快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这样才有可能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取得更大的优势。如果说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历史赋予的重任,那么在江泽民总书记对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厚望中,在全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探索阶段,经济特区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珠海经济发展的第二次良机。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一些做法

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政府的一些做法应包括:1、依法办事。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治市,同时,法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2、投资多元化。吸引更多非政府投资,并为其服务。政府退出投资主体地位,投资方向改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或高精尖科技等领域,而不是一般的产业;3、系统的开放性。保证资金、物质、人员在系统的流动和进出的自由;4、宏观调控政策。政府对经济的调控采用宏观方法,减少行政干预手段;5、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新闻舆论发挥着包括行政手段在内的传统力量所无法起到的巨大作用。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对新闻舆论是越来越重视。6、人才的重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必须严格按照计划的要求去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经济复杂程度提高,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加大,更需要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人才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在国家加大对经济调控力度之时,珠海市政府作为地方性的政府,活动空间相应减少,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地筹集大量的资金来左右经济的发展。珠海自然资源少,前期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太大,参考周边地区的普遍做法,在做法上有本身的一些特点:一是应更主动积极地采取坚决果断的改革措施,而不是被动地跟在其它地方后面亦步亦趋或挤牙膏式的拖泥带水留点尾巴。加快转换政府角色,降低投资门槛,吸引更多的非政府投资,推动珠海的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可以采用逆向思维,多想想这样一个问题,题目叫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应该不去做什么?市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已给出部分答案。二是国家在改革开放中采用分两步走的办法,先将中央的权力下放地方,然后再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规范各地方的经济行为。珠海可以一步到位,在将市政府部分权力下放到区、镇和村的同时,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三是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关系,珠海的发展要受到国家和国际的双重影响。因此,珠海既要与国家的经济政策接轨,又要先行一步,与国际接轨。中国加入WTO,是珠海面临的又一次良机。珠海应在思路上、体制上和行动上先行一步,把握这难得的良机,提前或加快实施WTO的某些条款。

(三)近期的一些工作任务

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市政府近期的一些工作任务应是什么呢?首先分析一下我们的优劣势:

劣势:要转换经济体制,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而这正是珠海目前比较缺乏的。珠海人对经济的发展抱有急切和渴望的心态。工作要更加艰苦细致,还要面临更多的阵痛。路总是要走的,走总比不走好。

优势:1、不用再大规模地进行投资,减少投资压力,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方面,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投资少、见效快的公益设施上,如学校、图书馆等;2、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渴望心态所隐含的活力只要适当引导,就会产生巨大的效益;3、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珠海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比其它地方更深刻,所以更强烈要求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4、已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以及规划意识,可以避免其它地方发展——污染——治理——发展的重复之路。5、与当年顺德改革所要承受的压力相比,今天国内的舆论环境更加宽松。经济特区在市场经济体制方向所迈出的每一步,都会受到全国的瞩目。

市政府近期的一些工作任务应该包括:

一是思想舆论方面。首先统一思想认识,使人们了解珠海的情况,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其次加强学习,特别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开设“市场经济理论高级研讨班”。再次充分利用新闻舆论工具,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二是人员方面。首先要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的作用。其次建立政府智囊团,组织一批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都十分丰富的人员开展研究,提出符合珠海实际的改革方案。再次进行机构改革,一方面调整和削减计划经济时代必需的庞大的管理机构,另一方面选拔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员挑起发展经济的重任。

三是具体行动方面。首先树立高效廉洁的政府新形象,以赢得人们对政府的信心,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其次开源节流,增加政府可以利用的资金,同时节约开支,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急需的地方;再次围绕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标签:;  ;  ;  ;  ;  

珠海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