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但是随着大量的电子设备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越来越复杂,由于变电站设备电气设备管理不善,影响变电站正常运行。因此,变电站应该加强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
引言
随着经济适合的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大,变电站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对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电气设备是变电站运行的基础设施,也是变电站的核心内容,电子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正常运转。因此,变电站日常工作中,应该加强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确保电气生产有效进行。
一、变电站电子设备管理与维护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变电站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情况,主要分为计划性检修和状态性检修。计划性检修包括定期检修和突发性检修两种形式。定期检修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3—4年检修一次,新上的机组一般在正式投产一年以后需要大修一次。电气设备大修的时候,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拆卸,检查电气设备元件是否符合运行的要求,电气设备绝缘体是否破损、线缆是否有出现短路的情况等等。通过测试和检验,从而保证电气设备能继续运行。但是这种计划性检修一般需要停电检修,造成大面积停电,而且在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检修,有些电气设备故障是无法检查出来的。状态检修指的是电力在正常运行的情况,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这种检修方式不受到时间限制,提高电气设备检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状态检修时,线路会产生强电磁场,对电力检修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状态检修的时候,必须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大量先进技术和电子设备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使得电气设备结构越来越复杂,技术性和专业性越来越强,因此,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具备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的人才,但是当前变电站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由于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素质不高,在运维管理过程中,无法对电气设备的故障进行有效地分析,增加了设备安全运行的隐患。
二、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原则
变电站在日常工作时,需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变电站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时,必须遵守以下几个方的原则:第一,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选择电气设备检修方式。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开始实行带电作用,减少带电作业的损失。第二,可以使用一些检测仪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减少电力检修的时间和周期性,确保电力检修的效率。第三,带电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带电作业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带电作业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电气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第四,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和管理模式必须坚持环保节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三、变电站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策略
(一)变电站制定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计划
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计划。在电气设备发生明显的故障和缺陷之前进行维护,从而避免电气设备进一步的损坏或者损伤,确保维护效率。其次,在制定维护计划的时候,尽量控制成本。根据电气设备的分类以及功能,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比如对重要的电气设备要使用状态检测,不是很重要的二次设备就可以进行普通的设备养护就可以了。每一次设备养护以后,维护人员要做好相应的记录: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更换情况、缺陷问题、维护人员信息、继电保护动作记录、事故记录等等,为后续的养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变电站无人值守管理模式
近年来,国家正在积极建设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新型的智能设备,采用数字化信息传输和通信网络化实现信息共享,电力设备自动完成信息数据采集、测量、控制和保护等功能,并全天候自动分析、调节、控制和管理变电站。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变电站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运维,逐渐向无人值守转变。变电站的自动化调度系统能够对变电站进行监控以及遥控指挥,如果变电站运行参数出现变化,可以实现远程遥控调整信号。因此,大大降低了变电站运维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节省了变电站的人力成本,提高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变电站运行成本。但是由于我国变电自动化、智能化起步时间比较晚,技术和设备上还远远无法真正实现智能化,很多智能化设备都是直接从国外引进。因此短时间内无法实现智能化运维管理,但是可以实现少人值守的过度,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变电站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企业组织培训为辅,并结合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展开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变电站管理人员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吸取工作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严格遵守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提高变电站运维管理技能,熟悉各种电气设备的特点与常见故障发生的原因,缩短事故处理时间,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电力企业要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让变电站运维管理人员掌握设备布置、系统连接、操作程序、设备维护等能力。此外,还可以展开事事故演习,提高变电站运维管理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
四、加强变电站现场管理和维护
变电站要建立健全电气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交班制度、倒闸操作制度、检票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制度。变电站电气设备种类和数量比较多,所以在工作的时候,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必须保持现场干净整齐,设备完好,各种配件齐全,指示灯正常显示等等。其次,根据电气设备的工作特点,建立设备管理和维护机制,比如汽轮机叶片的管理和维护,汽车机叶片腐蚀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维护人员定期测试汽轮机的尾水管噪音,从而判断腐蚀的程度,然后确定维护和管理的周期。
五、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
将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在变电站中,实现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电气设备长期运行过程中,设备温度会发生变化,如果温度超过了设备自身材料的最高温度值,则可能引起起火。通过在线温度监测预警系统,则能及时分析和判断电气设备的温度,变电站工作人员通过预警系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电气设备温度变化,从而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防护,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关系到居民正常用电,因此,变电站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维护制定,确保电力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杨志斌.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4):479-479.
[2]张可华.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及维护的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17):210-211.
[3]张可华.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及维护的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16):179-180.
[4]程蕾.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及维护的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14):183-183.
[5]郑成春,叶满意.有关电气安装维护与管理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6,(18):182-182.
论文作者:王小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变电站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电力论文; 电气论文; 作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