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擎[1]2001年在《信息网络分析与设计的方法与工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网络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网络的重要研究领域,网络仿真技术是信息网络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针对网络仿真技术在网络性能评价、网络拓扑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开展了信息网络仿真工具的研究与开发。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研究了利用网络仿真技术,对实际或设计的网络本身的性能进行评价和预测的方法,包括性能指标选取、仿真试验构造方法、仿真结果处理与分析等,并给出评价几种类型网络主要性能评价指标参数选取的参考。运用研究的方法,对一个实际建成的多媒体网络——计委纵向网进行了性能评价研究,给出了优化建议。 2.讨论了利用网络仿真技术来辅助评估网络设计方案、确定网络拓扑结构的合理性、作出符合网络设计要求决定的方法。在“广州宽带主干网络总体设计”中,应用此方法对几种拓扑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为网络拓扑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3.对已有的一些研究用网络仿真工具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着重对NS一2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调研报告,指出目前研究用网络仿真工具主要注重支持网络协议的设计和实施,缺乏简单实用的、为信息网络分析和设计服务的仿真工具。为“网络设计与研究集成环境”(Integrated Network Design and Research Environment,INDRE)新课题提供了立项依据。 4.在INDRE的设计与实现工作中,提出INDRE的设计思想:建立一个开放式的、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交互的网络设计和研究综合平台,为网络研究和设计人员提供一个直观的、简单的、灵活的、易操作的图形化建模与分析界面。对INDRE系统结构、存储结构、模块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与研究小组共同讨论确定了核心仿真器的选择、实现的环境和平台以及软件模块设计,并且实现INDRE的主要部分之一——网络模型自动生成器。同时,对面向对象的仿真系统、可视化交互式仿真系统、可伸缩性的数据采集工具和仿真数据库的面向对象实现等技术也进行了研究。
杜炜[2]2002年在《信息网络性能模拟工具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信息网络设计和信息网络性能评价是网络研究的重要领域,而网络仿真技术是开展网络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网络仿真技术在网络设计、网络性能评价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完成了信息网络设计仿真工具NDS-1的设计和实现工作。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本文介绍了网络仿真技术的产生背景、现状和特点,比较了网络仿真技术与其他网络研究手段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讨论了应用网络仿真技术进行网络设计和网络性能评价的一般方法。还对一些网络仿真工具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着重剖析了NS-2。NS-2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还对NDS-1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且被我们选择为核心仿真器。 2.本文讨论了评价网络性能的指标,阐述了应用网络仿真方法对网络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我们对一个实际的多媒体网络进行了性能指标的评价实验,给出了网络仿真模型的设计和部分仿真结果,并对该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应用仿真方法对网络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的有效性。 3.本文重点对NDS-1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首先确定了网络仿真工具所需的功能结构,进而完成了NDS-1的系统设计,以及各模块的详细设计。作者完成了NDS-1中可视化编程器设计和实现、网络模型自动生成器部分实现、统计与分析工具设计和实现、数据库结构设计和实现等工作。为了给出NDS-1的完整描述,本文还介绍了开发小组其他成员的工作,包括网络模型自动生成器设计和部分实现、网络仿真器设计和实现等。 4.最后,本文对NDS-1系统进行了试用。我们利用NDS-1系统创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我们介绍了使用NDS-1的准备工作,模型创建过程,仿真结果的选取和获得等使用过程,验证了NDS-1用于网络系统设计和网络性能评价时是比较方便、有效的。
蔡忠亮[3]2004年在《多媒体电子地图的信息组织及可视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地图(集)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品在信息时代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电子地图使得地图使用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地图使用者也同样可以是地图制作者,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地图的制作过程,而且通过交互操作获得更多的信息。多媒体是用于地理信息表达的潜在和强有力的工具,它能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增强空间信息传输的能力,使得用户能在一个动态、交互的环境下进行空间信息的研究、操作和转换等。将各种媒体用于地图产品的设计,出现了大量的多媒体电子地图及相关产品,这也将引起制图者在地图设计时对多媒体的关注。多媒体技术不仅拓宽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允许用户以更加直观的不同方式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和研究,而且在地图信息传输过程中成为用户访问信息的界面。 GIS 具有较强的数据管理能力,在扩展着制图功能,而电子地图(系统)或制图系统也在逐渐发展为具有强大分析功能的地图信息系统(Cart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对于多媒体电子地图(系统)而言,随着研究区域增大和GIS功能的扩充,势必会涉及到包括空间数据、多媒体数据等在内的多源、多尺度的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可视化等问题。 超媒体有着灵活的、非线性的信息组织与表达的特性,通过具有表达信息的节点和具有导航功能的链组成复杂的网络结构,因而超媒体具有产生大型的、复杂的、丰富连接的和交叉访问的数据体的能力。 本文的研究内容理论结合实践,在对电子地图多媒体扩展、可视化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对多媒体电子地图的信息组织及可视化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多媒体电子地图的空间信息和多媒体信息的组织方法:对于无缝空间数据采用分层扩展R树和分层四又树进行组织管理,对于多媒体信息数据采用基于电子地图的超媒体模型进行组织管理。结合电子地图的特点,论文还提出将数字制图模型和数字景观模型(“背景+热点”)相结合、矢量栅格数据混合的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在研究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组织的基础上,论文又对多媒体电子地图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及信息可视化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文最后通过研究的多媒体电子地图着作工具软件,充分验证了本文的理论研究内容,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生产指导价值,为测绘生产单位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空间数据发布模式。 归纳起来本文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分析了电子地图的多媒体基础,包括多媒体概念和特点、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数据模型等内容;研究和总结了多媒体电子地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多媒体电子地图的研究现状。 ◆指出了多媒体电子地图中的多媒体元素,并从认知学的角度分析了多媒体元素在电子地图中的作用;通过研究电子地图在多媒体方面的扩展方法,并提出了在多媒体电子地图中扩充GIS功能的方法解决电子地图与多媒体、GIS分析功能等相集成的问题。通过研究多媒体制图学有关的理论问题,指出了多媒体技术与电子地图相结合在提供交互性、直观表达地理信息、扩展访问地理信息渠道、带动电子地图的新理论和技术研究等方面的特点。 ◆从研究科学可视化的概念、内容和过程出发,总结和分析了地图可视化的概念及几种关于地图可视化的观点,即:地图可视化已经成为现代地图学的研究重点:地图应用在地图可视化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交互性、动态性是地图可视化发展的新趋势;地图可视化的发展也将增进地图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联系。
赵健霏[4]2016年在《信息网络可视化分析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现代人类社会和虚拟网络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网络型数据:通信网络、社交网络、学术合作网络、生物基因网络等。因此,如何有效的分析网络数据,揭示其数据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数据可视化可以将不可见的现象转换为可见的图形符号,帮助从中发现规律和获取知识。而随着近年来数据可视化不断的发展,愈来愈多的研究者和管理者选择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协助其探索网络中的有效信息。随着网络深入到人们的学习和研究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数据可视化分析与研究成为热点问题。网络数据可视化方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网络的规模,一方面,很难在有限的浏览器空间中将全部的数据节点、边、关系等同时展示;另一方面,过多的展示信息并不利于用户对网络进行有效的探索。因此,网络数据的可视化的其中一个难点在于网络的压缩与简化。在大规模网络可视化与分析中,抽样是一个关键步骤,尤其是大规模异质信息网络中存在多种类型节点和链接关系,这更加大了抽样的难度。本文设计一种适合异质信息网络的抽样算法,同时,针对信息网络数据可视化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帮助用户进行信息网络数据可视化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特征向量中心度的异质网络抽样算法。由于现实中的网络是包含着多种节点类型或节点间的链接关系的异质网络,且通常规模较大,因此,抽样是网络可视化分析中非常重要步骤,而传统的抽样方法由于很少考虑到网络中不同的节点类型,所以很难直接应用于异质网络可视化分析中。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异质网络抽样算法,该算法基于节点特征向量中心度的值进行抽样,考虑了不同类型节点在网络中重要程度不同这一因素。通过用户交互的方式,动态改变抽样网络结果,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深入挖掘和探索异质信息网络的有用信息。2.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信息网络可视化工具。现有的网络数据可视化工具大多只是将已知的网络结构进行各种可视化展示,存在在可视化探索流程上并不完善,不易于用户解决异质信息网络场景下的可视化分析等问题。因此,设计一个可以应用于信息网络数据可视化分析的工具,帮助用户更好地探索、分析网络数据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信息网络数据可视化工具。该工具提供一个完整的用户可视探索数据的流程,结合了本文提出的异质网络抽样算法,通过用户交互完成对网络数据的探索,从而发现信息网络中的数据特征及其关键信息,并通过UCIKDD Archive电影合作关系网数据集,设计了实验及案例分析,具体说明了如何使用本文的可视化工具对异质信息网络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
潘陆山[5]2010年在《网络创业中变革驱动的组织知识共享特征及其绩效机制:组织记忆的视角》文中提出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市场竞争规则,更成为企业组织和管理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网络创业已经与并购重组、公司创业和国际创业并列为中国企业的典型组织变革驱动模式。本文在梳理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组织记忆理论为视角,对网络创业中变革驱动的组织知识共享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与系统剖析,主要解决叁个理论问题:(1)网络创业中变革驱动的组织知识共享具有怎样的结构维度?(2)网络创业中组织知识共享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网络创业变革策略如何驱动组织知识共享的形成?(3)网络创业中组织知识共享如何影响网络创业绩效?即组织知识共享的绩效机制。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研究一,分析网络创业企业的变革策略,旨在明确网络创业中组织知识共享的情景特征。本研究借鉴网络创业与组织变革的研究成果,采用多重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呈现企业网络创业中的触发因素和变革关键行为,对四个网络创业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案例间比较。结果发现从流程重组和边界拓展的角度看,网络创业的变革策略可以概括为规模合作,虚拟合作,协同管控和网络定制四种模式。研究二,开发网络创业中变革驱动的组织知识共享特征的结构维度。以组织记忆理论为分析框架,选择13家网络创业企业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本研究扎根网络创业组织的变革情景,对网络创业中组织知识共享的关键特征、应用实践和过程机制作深入访问。随后采用结构化的内容分析技术对讨论材料进行多级编码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创业中组织知识共享特征是一个多维度构思,可以分为交互共享和整合共享两个维度。研究叁,检验网络创业中变革驱动的组织知识共享特征的结构维度。在前人成熟量表和访谈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组织知识共享特征的测量工具。在量表提纯阶段使用了79组企业样本,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了一批不尽人意的题项,最终获得一套包含18个题项的网络创业企业组织知识共享特征量表。在量表检验阶段使用了121组与量表开发环节相互独立的样本,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对量表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并通过相关分析检验了组织知识共享特征的效标关联效度。研究二、叁共同揭示了网络创业中组织知识共享特征的二阶五因素模型,一阶因素包括:专长再认、互动提取、沟通协调、忘却学习和转化存储。在一阶因素的基础上,二阶因素可以归为两类,即交互共享和整合共享。研究四,分析网络创业变革策略对组织知识共享特征的驱动作用。采用了173组样本对网络创业企业组织知识共享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定量分析。从适应性结构行动理论来讲,组织知识共享特征的形成受到了变革策略和任务特征的共同作用,因此该部分研究可分为两个模块:一是借助结构方程建模技术考察不同类型的变革策略究竟如何驱动网络创业企业的组织知识共享特征的形成,结果表明规模合作和虚拟合作对交互共享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协同管控对整合共享有显着促进作用;二是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将任务特征纳入到组织知识共享特征形成机制的框架中,结果表明网络创业组织的变革策略与任务特征间的交互作用将影响组织知识共享特征的形成。在不同变革阶段中,变革策略与任务特征对组织知识共享的驱动作用存在差异。研究五,解析网络创业中变革驱动组织知识共享特征的绩效机制,分为两个子研究。子研究一以实验室实验的形式,采用2×2因子式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检验了组织知识共享特征间的互动机制。60组共240名被试的实验结果表明,交互共享与整合共享间的交互作用显着,组织知识共享特征与绩效的关系因为特征间水平的差异,会出现启动效应和参照效应两种联系。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过程中被试间的知识转移和吸收行为发现,整合共享通过影响组织成员的知识吸收行为最终影响决策绩效,而交互共享则通过影响成员间的知识转移行为最终影响知识吸收行为。子研究二基于组织动态能力理论,以情景模拟实验的形式对组织知识共享特征的绩效机制作出了解释。采用多因素混合设计的方法,观察不同网络创业阶段中组织知识共享特征对网络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207名被试的实验结果表明,组织知识组合能力在组织知识共享特征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组织知识共享特征对网络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在不同变革阶段上存在差异。最后,本文系统地概括了主要研究结论,探讨了研究的理论进展与现实意义,指出了研究的局限与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王硕[6]2007年在《电子商务概论》文中研究表明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正成为全球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经营管理手段,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已将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作为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电子商务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与企业经营活动的信息化、网络化,其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网络环境下企业经营过程的规律和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实现电子商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电子商务的社会与法律环境要求以及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与对策等。为了系统地描述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本文以互联网环境下商务活动过程为主线,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营销、谈判、交易、支付以及相关技术保障和环境措施等内容科学合理地组织。本文共分叁篇十一章。第一篇为基础篇,着重介绍电子商务的产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业务模式;第二篇为实务篇,系统地描述电子商务的业务过程,包括网络营销、交易谈判、支付、订单处理以及物流配送;第叁篇为技术与环境篇,阐述开展电子商务的技术要求、社会管理机制,主要内容有网络技术、安全技术、系统开发技术以及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法律、法规的建设。本文积极吸取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先进性,同时注意形成自身的特色。(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精选多个案例,并对其得失做了较详尽的分析,在案例选择上,以本土案例为主,并尽可能选自不同的领域。(2)保持内容的先进性。在内容选取时,参阅了大量相关的科技文献,并与自身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将其科学、合理地融入教材之中,力争反映电子商务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前沿。(3)注重学科融合。电子商务是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注重将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经济学等知识有机融为一体,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理解交易过程,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认识信息技术的价值。
闫奕文[7]2017年在《政务微信信息传播机理及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移动智能手机的大众化普及,社交媒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借助新媒体问政。国务院2016年8月发布的《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适应传播对象化、分众化趋势,进一步提高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客户端的开通率,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构建舆论引导和政务信息传播的新格局。运用好新技术、新平台成为各级党政机关政务信息传播工作的要点。当前最主流的政务新媒体当属“政务微信”。政务微信是政府机构为了更好地开展政务服务,政府机构或组织借助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即时通讯工具开设的政务服务平台,它是继政务微博后又推出的新型政务服务模式。政务微信自2012年开通以来,发展迅速,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已逾20万个政务微信公众号,并且使用率达到了15.7%,覆盖了20多个行业部门。政务微信已成为政务信息公开、政民互动、政务办理服务的主流媒介,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在政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各地政府掀起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影响力的评价热潮,越来越注重政务微信信息传播效果。由于政务微信资本投入、运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层次不齐,使得政务微信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信息生态问题,影响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效果,没有发挥出政务微信的功能和作用。信息生态理论是研究信息、信息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现象、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稳定协调发展的理论。信息生态理论应用于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研究能够帮助解析政务微信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务微信信息传播平衡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本文借鉴信息生态理论分析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机理、过程、影响因素、网络结构,提出一种针对政务微信信息传播效果的评价方法,并针对政务微信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管理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机理,提出了包括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的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生态要素模型,认为政务微信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富媒体性、针对性、私密性以及权威性等特征。基于信息生态链理论构建了政务微信传播生态链,参考拉斯韦尔传播过程模式、申农—韦弗传播模式以及高尔顿.W.奥尔波提出的传播模式,剖析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过程及其中的信息流转情况。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并分别分析内外部动力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机理模型,认为政务微信信息传播要素为政务信息传播活动提供支撑,政务微信信息传播动力触发了政务微信信息的传播,并推动了政务微信的发展,政务微信信息流是信息传播的主线。本部分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信息生态视角,采用文献综述和德尔菲法初步筛选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分为政务微信信息、信息传播主体、信息传播环境、信息传播网路结构4个维度,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验证,最后采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MATEL方法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网络关系强度、信息公共性、信息传播主体所处的网络核心位置、信息传播主体的利己动机、自我效能、信息技术水平是影响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关键因素。第叁,政务微信信息传播形成的网络结构及演化机理分析。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复杂网络理论和信息生态理论,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拓扑网络划分为单链路总线型、环链路星型、复杂链路型3种类型。复杂链路型是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网络的主要结构形式,形成的传播网络整体上均属于无标度网络、网络结构仍然比较稀疏。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Gephi分析软件分析了形成信息传播网络的中心性、网络密度、聚散系数、K-核等结构特性。信息传播过程中用户转发分享发挥了重要作用、核心用户的舆论引导和传播能力更强、普通节点与核心节点差异相对较大。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非线性择优连接机制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过程中复杂网络拓扑结构演化特征,包括网络平均度、集群系数、平均最短路径以及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的演化情况,构建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演化模型。该部分研究为加强政务微信公众账号建设,促进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等提供参考。第四,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政务微信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给出政务微信信息传播效果的概念和效果评价原则,分析了BP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从用户认知、情感和态度维度、用户行为维度、社会影响、政务微信平台自身5个维度,选取了17个二级指标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政务微信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模型,最后,选取吉林省部分消防大队的微信公众号作为应用对象,验证设计指标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后,针对当前政务微信信息传播过程存在的生态性问题,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生态化优化策略。分别从政务信息内容、信息传播主体、信息传播环境、信息传播支持技术和信息传播形成网络结构五个方面提出促进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生态化的对策和建议。通过生态化策略的制定,以期能为政务微信运营和提高政务微信信息传播效果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不仅能够丰富政务微信、信息传播和信息生态方面的理论体系,更是有利于优化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路径,消除政务微信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阻碍因素,提高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另外,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也能够能够为政府部门运营和管理政务微信,提高政务微信信息传播效果提供实践依据。
杨国栋[8]2013年在《论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文中指出正在经历发展转型的电子政府,如何拓展自身的空间,增强对政府改革的适应性,并寻找深层次的发展动力,已经成为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信息技术泛在性的增强,虚拟空间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难以脱离的环境和背景,电子政府构建逐渐超越了技术导向的初级阶段,正在进入以深化应用和服务、推动整体性治理、促进民主参与等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过程中,与技术条件的日益成熟和技术界限的渐趋消弥相一致,技术变迁对于电子政府构建的作用日益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电子政府构建应与政府改革协同进行,成为理论界的一个共识。以往的电子政府研究,关注的是电子政府对于政府管理变迁的促进作用,而往往忽视了政府对电子政府构建的反作用,包括理念、结构和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和限制作用。虽然也有学者提出电子政府需要政府进行适应性变革,但又忽视了这种适应性变革与信息技术和行政网络环境的关联性,而失去了电子政府构建相对于其他政府改革的独特性。还有部分学者关注到政治、政策和管理等方面因素对电子政府构建的影响,强调电子政府构建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组织、制度、技术和社会等方面的前提条件,但相关的论述往往是简单的、零散的和碎片化的。这样的研究取向,都缺乏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对于未来发展的预见性与指导性。本文认为,电子政府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或者说本质上是政治和管理的问题。电子政府构建与政府变革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关系和必然联系,而不仅仅是应然的或者是偶然的联系。政府是电子政府构建的行为主体,但政府应如何支撑电子政府构建,又是如何在公共行政系统和行政生态环境的互动模式下发挥作用,这无疑是电子政府构建与政府改革相结合的关键。这样,必须采取“互动式”的研究,把政府对于电子政府构建的反作用和建构作用作为核心和主线,使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制度建构要求成为一条贯穿于电子政府构建与政府改革之间联系的纽带,以此来把握电子政府的政府治理变迁的内在本质和现实要求。在这样的意义下提出本文的核心观点:电子政府的政府治理是信息技术的本质特征、信息技术范式与先进的政府治理理念内嵌融合的治理模式。针对于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转化的过程中遇到的“公共悖论”式的“行政难题”,政府自身需要不断地实施适应性的和建构性的变革,这种在变革中形成的动态变化的政府理念、结构、制度、流程和文化,以及它们之间彼此关联、相互作用构成的治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可以称之为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意蕴了有关电子政府构建的新的理念方法,其基本属性是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统一,趋同性与多元性的统一。就本质而言,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有效应用的原则需求,是信息技术范式影响和渗透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在理论建构的意义上,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是一个与理想中的电子政府相对应的现实政府管理的特定模式。在变革性的意义上,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是政府应采取何种理念和方法推进电子政府构建与公共管理变迁融合互动以实现更好的政府治理的现实关怀,它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特征和潜在能力,反映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政府管理的改革和创新。而全球化背景下公共行政的趋同性和各国为电子政府准备的起始条件的不同,又决定了各国为电子政府构建建构的政府基础体现出趋同性与多元性的统一。在对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概念属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它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理论框架包括组成要素、结构模型和系统模型叁个部分。组成要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因素: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和分散化的权力结构;协作参与的组织管理和科学化民主化的组织决策方式;以公民为中心和结果导向的政务流程设计;整体性的绩效管理和广泛监督下的行政问责;全程可追踪式的信息管理和战略的信息技术治理;知识型的公务人员和崇尚服务精神的行政文化。结构模型展示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组成要素之间的层次关系和互动关系。系统模型分别从作为影响因素构成、作为行政系统内容和作为变革策略实施的叁个不同方面建构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关系模型、功能模型和作用模型,说明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与电子政府构建的其他条件,与公共行政系统,以及与电子政府策略和政府改革策略之间重要的关系与互动。实践模式呈现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现实环境、基本策略、以及可供选择的组合式的实践模式。现实环境是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依据,需要综合考虑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变革走向,电子政府构建的现状与发展战略,以及行政文化、政治环境、社会资本等多种因素。基本策略对应的是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组成要素,包括以积极的态度推进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的优化与重组、构建网络化治理的治理模式、实现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一体化、运用灵活的控制和监督方式、建立完整的电子政府组织领导和运行体系、鼓励并培育科技领先和知识管理的行政文化等六个方面的十七项策略原则。这些策略原则提供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策略选择的框架和方法遵循。可供选择的组合的实践模式则从不同国家或地区政府基础建设的现实环境的差异性的角度,建立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阶段论和演进路径,表现为从面向公共服务的实践模式到基于行政改革的实践模式,再到适应民主发展的实践模式的依次展开和递进的建构路径。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风险治理作为论文的最后一部分,解决了对实践中政府基础建设可能遇到或潜在风险的治理问题。不同准备条件与政府基础的现实任务的关系解释了政府基础建设的风险成因。风险因素关于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文化和政策等六个方面的风险分析建构了完整的风险分析框架。风险识别、度量和应对措施,以及治理机制提供了风险治理的基本方法和制度模式。风险治理路径与选择从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路径分析入手,提出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中间而上下的叁条风险治理路径,并通过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路径与风险治理的路径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意愿、制度环境和文化模式等因素在路径选择中的影响,提供了风险治理路径的选择方法。风险治理模型展示了风险治理的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形成了完整的程序方法和制度体系。从概念属性到理论框架、实践模式,再到风险治理,本文建立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理论体系,这不仅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也围绕这一概念完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论证。尽管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已经涉及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条件,但本文的研究首次对这一问题予以概念化、系统化的论述,实现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方法论上的转向,即聚集于政府本身对于电子政府构建的影响,以此来分析电子政府构建的约束和限制条件及其成因和解决方法,因为惟有如此才能够解释电子政府构建尚未取得公众所期望的成功的原因,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模式,技术的动态化特征和公共行政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使得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不仅要满足电子政府构建的需要,而且要满足政府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正如电子政府构建与政府改革之间的连接区域,可以不断地调整因为信息技术进步、政府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发展变量,增强电子政府构建对于政府改革的支持作用和对信息网络环境的适应能力。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超越了工具论、技术论、服务论和简单的改革论的范畴,为电子政府理念的概念化阐释做出贡献,也为电子政府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谋求必要的政治推动和管理变革方面的支持提供了理论支撑。
解永良[9]2003年在《一种面向网络系统设计的网络设计仿真器NDS-2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网络仿真是网络系统设计的重要方法。由于现有的一些网络仿真软件不能满足网络系统设计的要求,因此我们设计、开发了一种新的面向网络系统设计的网络设计仿真器NDS-2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针对系统仿真技术、网络仿真技术、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价方法、高性能交换结构及其调度算法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开展了网络设计仿真器NDS-1、NDS-2的系统设计与实现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1.研究了系统仿真技术、离散系统仿真、网络仿真技术的基本过程、实现方法、具体应用,并着重对网络仿真的基本方法、存在问题及现有的网络仿真软件进行比较详细地研究,指出现有网络仿真软件不能适应网络系统设计的需要,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依据。对网络仿真软件NS-2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为网络设计仿真器NDS-1、NDS-2的设计与实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讨论了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价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并对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指出不同方法的特点以及网络仿真技术在辅助网络系统设计和性能评价方面所具有的优势。3.研究了高性能交换结构中输入排队、输出排队、组合输入输出排队的实现方法。并着重对输入排队及组合输入输出排队调度算法的吞吐量、稳定性、公平性、延迟控制、组播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4.在NDS-1的设计与实现工作中,提出建立一个开放式的、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交互的一体化网络建模与仿真平台,为网络研究和设计人员提供一个直观的、灵活的、易操作的网络图形化建模与仿真数据分析界面。完成了NDS-1的系统设计并实现了可视化编辑器、仿真脚本生成器、网络仿真核心选择、仿真数据分析器,并给出了应用NDS-1进行多媒体网络性能评价的系统实例。5.在NDS-2的设计与实现工作中,提出了面向网络系统设计的网络设计仿真器应包括网络协议仿真、网络设备仿真、网络应用仿真。协议仿真主要是协议建模与仿真;设备仿真主要是通过仿真反映设备不同的体系结构和性能指标;应用仿真主要是仿真不同应用的统计特性。NDS-2具有如下特点:TCP/IP协议仿真基于真实的TCP/IP协议栈、物理网络仿真基于网络协议模型、设备仿真基于网络设备模型、应用仿真基于网络应用的统计特性模型、采用事件驱动方式来进行网络仿真、采用脚本语言和面向对象语言相结合。完成了NDS-2的系统设计并实现了绝大部分功能模块和功能,包括:FTP、Telnet、Http、TCP、UDP、IP、PPP、Ethernet、DDN、SDH、IP Router、Ethernet Switch、Ethernet Hub、Host、Pareto、Exponential、Const Bit Rate。
李小宇[10]2014年在《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关注中国互联网监管的热点话题——内容监管。旨在通过历史回顾和现实评价,发现互联网信息内容监管的过程、参与者、方法和机制,结合当前网络环境为网络内容监管机制的改进作出建议。本文采取的研究模型是改进了的金顿多源流政策分析模型。基于政策体制适应与演化的视角,本文将我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功能、主体和策略的演化脉络视为政策过程模型中的叁大源流,将当前互联网发展状况视为机制革新的政策之窗,并以此为契机指出了当前的监管机制改革的要点,对改进的可能做出建议。选取我国1994年至2011年颁布的195条与互联网信息内容监管相关的政策文本作为数据源,本文借助情报学的文本挖掘和内容分析方法建立了叁维政策演化模型,揭示网络信息内容监管体制的功能结构特征和演化脉络。同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提取并分析了监管主体的结构与合作关系,构建了叁层级的策略体系结构以描绘监管策略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政策适应机制和演化途径,提炼了我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模型。继而通过对10位网络内容监管参与者进行的开放式专家访谈,总结了当前网络内容监管的特点、难点,评价了当前监管机制的适应性,并给出了改进建议。最后,本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将网络内容环境视为复杂系统,揭示其中的涌现机制和自组织临界性条件,提出了互联网信息内容复杂适应性监管机制。本研究发现,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体制并非独立的政策集合,而是与网络监管其他方面工作紧密相关的一种功能。内容监管以直接、间接、辅助叁种程度分布在不同的监管政策中,并依据监管政策主题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十四个功能领域。不同领域中的监管功能彼此联系、相互支持。有些领域的监管关系到整个监管体制的基础,有的则更关注具体监管措施。政策引用类型的演化说明,监管力度和办法在不同时间上呈现出直接-间接、强力-柔性的周期性交替。互联网内容监管由大量不同的监管主体承担。通过提取监管政策的发布单位,统计得到58个监管主体。这些主体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领域中参与网络内容监管。信息产业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是网络内容监管的核心主体。在2004年至2007年之间,主体合作规模达到顶峰。这些合作并非依据分工职能在具体监管领域中自发形成。而是多种不同职能的部门在统一安排指挥下针对特定的监管领域大规模的展开。互联网内容监管在历史上采取过大量监管措施,可以划分为七类中观监管策略和五类宏观管理方略。通过内容分析和统计发现,在互联网发展早期,内容监管依赖于前置审批等制度化监管策略。随着时间的发展,制度化监管逐渐让位于运动式监管。这说明了旧有监管制度对新兴网络服务的不适应,监管主体通过建构在行政体制上的管制力量应对新的监管问题。将监管工作外包给互联网企业的代理式监管同样也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监管办法。通过以上叁个方面的总结分析,发现互联网内容监管肇因于发展需求与管理需求之间的政策价值矛盾。当传统管制模式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内容环境时,就促使监管主体调整政策。通过政策工具与政策学习构建的政策循环过程,监管主体与客体按照各自的价值目标相互适应演化,构成了共演化的复杂适应系统。在回顾复杂性科学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发现互联网信息内容环境是具有涌现机制和自组织条件的复杂适应系统。由此建立了网络内容复杂适应性监管机制。在该机制下,传统治理理论中的治理重心转变为激励主体,保障流动,促进优质信息生产。政府监管部门从网络监管者的地位转变为网络信息内容复杂系统有序化过程中的主体之一。政府主体主要关注信息生产主体的激励、信息流的畅通均衡。用户主体和企业主体则承担起自我决策、自我治理的责任。同时通过组建多种类型的用户组织,作为系统内的用户聚合、目标协商和信息流动传播机制,促进系统自组织有序化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信息网络分析与设计的方法与工具研究[D]. 雷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1
[2]. 信息网络性能模拟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 杜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2
[3]. 多媒体电子地图的信息组织及可视化机制研究[D]. 蔡忠亮. 武汉大学. 2004
[4]. 信息网络可视化分析系统研究与实现[D]. 赵健霏. 北京邮电大学. 2016
[5]. 网络创业中变革驱动的组织知识共享特征及其绩效机制:组织记忆的视角[D]. 潘陆山. 浙江大学. 2010
[6]. 电子商务概论[D]. 王硕. 合肥工业大学. 2007
[7]. 政务微信信息传播机理及效果评价研究[D]. 闫奕文. 吉林大学. 2017
[8]. 论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D]. 杨国栋. 吉林大学. 2013
[9]. 一种面向网络系统设计的网络设计仿真器NDS-2的设计与实现[D]. 解永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3
[10]. 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研究[D]. 李小宇. 武汉大学. 2014
标签:互联网技术论文; 仿真软件论文; 网络监管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用户研究论文; 组织策略论文; 用户分析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创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