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建设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道路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交通运输的质量,因此要想促进交通运输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以及确保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高道路施工的质量。在道路建设中,路桥过渡段施工不到位所导致的跳车经常是事故多发点,因此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是保障道路建设的关键环节。现阶段,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面施工技术是当下路桥建设研究的重点,建设行业以及相关的科研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促进该环节施工技术的提高,以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加固
引言
公路交通运输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对道路桥梁的有效使用是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对于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质量控制更是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的体现,施工单位要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实现我国道路桥梁过渡段的高质量施工。
1 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问题出现的原因
经过严谨的调查和科学的研究发现,造成公路工程中路桥过渡段路基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有三种:第一,施工人员在处理地基时,选择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第二,台背的压实质量不达标,导致台背的压实度较差;第三,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规范性不强,导致工程的质量无法保证。因此,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必须选择合理科学的加固处理措施,并确保加固的质量,同时还需要不断增强其在施工中的规范性,以促进工程牢固性和安全性的提高。
2 公路施工过程桥(涵)过渡段的路基加固措施
2.1 搭板设置技术
2.1.1 采用水平锚固
在搭板与桥台的附近需要使用一些水平的锚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搭板的自由端在大量车辆的荷载作用下往往比较容易出现竖向位移的情况,如果出现了竖向位移的情况则需要使用一些水平向的锚固让整个路基和桥涵符合需要的受力状态,并且对于整个受力情况而言,使用水平锚固更为适当。根据相关实践研究可知,当路肩为一米五宽度之时,能够最大有效降低百分之二十的搭板底部弯拉应力。所以,在搭板的设置过程中应该修筑路肩,并且严格把握路肩的尺寸,从而达到提高搭板受力属性的目的。
2.1.2 控制搭板长度
搭板的长度往往与路基有关,长度需要和路堤高保持正比,为了有效防止桥头出现跳车的病害,搭板的总长必须根据实际的沉降差数值来予以确定,一般情况下,中小桥搭板的长度在五到八米之间,搭板长度在八到十二米之间。搭板之下地基的非均匀性可以明显加大板底的弯拉应力,尤其是脱空现象会严重削减搭板的作用。根据搭板受力分析,当搭板之下地基的状态从均匀到非均匀,甚至是脱空时,竖向位移相应可以增大到百分之百。
2.1.3 控制搭板厚度
搭板的厚度与搭板抗弯拉应力和变形有关,当搭板厚度增加时,搭板抗弯拉应力和抗变形的性能明显得到提升。如果将搭板的厚度从二十厘米变成三十厘米,相应的竖向位移减少可以达到19.85%,板底最大弯拉应力减少可以达到30.60%,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基实际情况来确定搭板的厚度,而一般钢筋混凝土搭板的厚度在三十厘米左右。
2.2 地基处理措施技术
2.2.1 排水固结技术
排水固结法是让固结排水系统处在地基的底层,然后让较高的土壤含水量的土层里面的水可以排出,因此可以充分提高土体的稳定性。排水系统是由压力装置和排水装置两部分组成的。如果按照排水要求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成塑料排水带排水和砂井排水两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深层密实技术
深层密实技术主要是通过炸药的爆破以及机械力的夯实来增加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让其具有更加良好的车辆承载能力,也可以提高道路质量。若需要使用爆破等方法,就必须确认保证软弱地基有一定的软土厚度,且比较厚实,还要注意爆破是否会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质量,确保软弱地基下建造的道路和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2.3 旋喷注浆技术
在具体施工操作中,道路施工单位只需要事前测量出开挖的深度,就可以通过钻机等配套设备对土壤进行精准开挖钻孔,再利用喷嘴注浆管连接到钻孔的底部,采取超高速提升缓慢旋转的方法把高压浆液注入到浆孔中,使得碎石块和浆液混合凝结成桩体,增强地基的坚固度和防渗漏性能。
2.3 合理选择路堤填料
提高地基的强度和选择高质量的填料能够促进路基使用性能的提高。在路基表面还可以铺设合适的轻质材料,比如粉煤灰,它可以促进路基承载能力的提高,避免沉降问题的出现。除了粉煤灰以外,在当下的工程建设中还会使用泡沫聚苯乙烯块这一新型的轻质材料,它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极大提高路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提高。
2.4 台背回填施工
一个合理科学的施工计划可以避免桥头跳车病害的出现 。第一,选择强度高、透水性好的填料。第二,选择相应的压实方法完成对路基的有效碾压,如果施工条件允许,尽可能使用重型压路机,如果施工现场较窄,可以使用小型压实设备配合人工的方法,但是必须确保压实的质量。第三,在台后设置相应的泄水盲沟,以加快排水的速度。
2.5 排水技术
排水方式需根据台背填料类型选择,并对整个台后填料的水分进疏干处理。而且需要将整个防水涂层放在桥台的背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渗水对结构物出现的损害。在处理回填区顶部及底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回填表面进行夯实,有时需要进行封闭表面的操作,这样可以降低地面水下渗问题的发生几率。而且在进行路基排水处理的时候,应注意结合施工现场其他建筑物的情况,注意对于路基排水设施的维护。在一般情况下,需要选取预制混凝土的构件进行侧沟的砌筑,以此达到路基排水的目的。
2.6 加强对过渡段的维护
过渡段维护施工需要贯穿整个公路修建到运行的过程。首先,在公路桥梁基础修建阶段,一定要选择科学合理的作业方式,确保对原生态环境的维持,并且在软土路基之处要选择合适的路基强化技术进行处理。此外,要重视路堤边坡对公路的防护作用,一般可以使用预制板来进行防护,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针对边坡的具体情况来使用纤维混凝土。在公路维护的过程中,由于维护的成本比较大,所以需要选择科学的方式进行维护,提高维护技术的耐久性。
结束语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是路桥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路基路面质量的稳固是确保道路、桥梁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对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重视,做好对其的应用和研究。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路桥施工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还需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以促进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解决以往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好的道路环境。
参考文献
[1]温显峰.当议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而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85-86.
[2]黄彦堂.浅析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7):43-44.
[3]鲍运则,杨金成.论路桥建设中过渡段的施工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科技与生活,2011(11):83-84.
[4]李长林,霍宏娟,汤宁静.桥头跳车病害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露天采矿技术.2013(06).
[5]刘青云.浅谈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5).
论文作者:陈增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地基论文; 桥梁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厚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