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利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的价值分析论文_王瑷华

王瑷华

吉首市人民医院 湖南吉首 416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慢性阻塞行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中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慢性阻塞行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112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增加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治疗1个疗程(2周),对比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皆有所改善,并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麻杏石甘汤加减;价值

医学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其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属于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此外,慢性阻塞行肺疾病还具有致死率高、渐进性进展的特点,其致死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则不仅会导致患者的肺功能恶化,还会演变为肺心病、右力心衰竭和呼吸衰竭等病症,从而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当前医学临床对AECOPD患者的治疗,主要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作为主要目标,通常难以有效阻止患者肺功能恶化[2]。且即使患者在AECOPD反复发作后得以存活,其生活质量也会大幅度降低[3]。因此,探索能够有效治疗AECOPD的方法尤为重要。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AECOPD的治疗中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为此,本研究针对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AECOPD的疗效进行探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慢性阻塞行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试验组(56例)。给予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该组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23例,年龄为20~75岁,平均年龄为(41.21±15.32),其平均发病时间为(7.62±2.01)h;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增加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22~76岁,平均年龄为(42.51±14.69)岁,其平均发病时间为(7.57±2.36)h。两组AECOPD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14d)的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中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其治疗内容包括抗感染、平喘、祛痰、利尿等方面的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以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状况、胸部X线片结果为依据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控制性氧疗,以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等进行治疗;为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维持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并注意患者的营养补充状况。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还应进行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其基础药方为:麻黄、半夏和炙甘草各9g,石膏20g,杏仁和鱼腥草各15g,大黄、桑白皮、瓜蒌、桃仁、当归以及苏子各12g;辨证加减:肾虚患者加蛤蚧12g、附子9g,肺气虚患者添加党参15g、黄芪45g,气郁患者增川芎、沉香、枳壳各12g,阴虚患者加麦冬、生地黄和玉竹各12g;1剂/d,水煎200mL,早晚分2次温服。2组均治疗14d。

1.3疗效评定标准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医症候评分进行判定,最低0分,最高42分,分数越低,则患者病情越轻。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住院时间不超过7 d,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减分率在70%及以上;有效:住院时间1~2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评分减分率在30%及以上;无效:住院时间超过14d,临床症状未改善或者加重,中医证候评分减分率在30%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以()表示,以 t 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如表1所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中,试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表2),P﹤0.05。

3.讨论

作为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当前,COPD的确切发病原因仍无法查明,患病早期的患者会出现与普通感冒相似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随后逐渐会有气短、呼吸困难、喘息等临床症状出现[4]。在COPD急性发作期间,患者自身的防御机制及免疫功能不断降低,导致患者极易受外界各种有害因素影响,病情迁延且难以痊愈,并且还会引发各种心肺并发症,如右力心衰竭,从而为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归属于中医学“喘证”范畴的COPD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虽然COPD长期处于稳定阶段,但由于支气管炎等因素影响,COPD患者极易转为AECOPD,从而导致患者的致死率增高[5]。因此,对AECOPD的有效治疗是改善COPD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在中医学中,AECOPD属于“肺胀”、“咳嗽”、“喘症”等,氧疗、抗生素以及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为其临床中的主要治疗手段,其虽对患者病情的缓解有良好疗效,但临床控制率不足[5]。因此,人们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可有效治疗AECOPD的方法,如麻杏石甘汤加减疗法的应用。麻杏石甘汤源自我国张仲景所著的著名医学经典著作《伤寒论》,其具有清肺平喘的效果,对因风邪外感而导致的发汗未愈、入里化热、邪热壅肺以及汗出而喘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在因邪热壅肺所致诸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12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在AECOPD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命周期、缓解患者病情具有积极意义。综上所述,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实施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汪传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实施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6):174.

[2]林城波,郑丽玲,林壮盛.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8,16(03):108-109.

[3]高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的疗效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8):15392.

[4]熊文清.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7):119-120.

[5]孙雪松;许国磊.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5,10(02):199-201+205.

论文作者:王瑷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利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的价值分析论文_王瑷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