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贵州六盘水 553000)
【摘要】目的:对胃镜病理活检在上皮内瘤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病理活检技术,并进行术后病理组织标本检测。对诊断符合率以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诊断后,胃镜病理活检与手术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不显著,胃镜活检对与手术病理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可采用胃镜病理活检技术,有利于提升诊断效率,尽快为患者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病理活检;手术病理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163-02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也叫做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是指患者胃肠道黏膜的上皮排列紊乱、核分裂活性以及核浆比例显著增高、细胞核出现不规则的深染、丧失正常细胞的一种病变,在临床中有高级以及低级之分。根据其WHO的分级标准,可以将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分为两种,即低级别的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不同程度的病变对其机体的影响不同,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临床意义上是指患者细胞学、结构均扩展到了上半部直至全层,类似于原位癌或者重度异性增生,是一种具备恶性征象的黏膜病变。但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形态学则与部分浸润癌的遗传学相似或者相同,故发展为浸润癌的概率较高。对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需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胃镜病理活检在上皮内瘤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在29岁~72岁之间,平均(48.5±1.6)岁。
1.2 方法
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病理活检技术。采用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除术)并进行术后病理组织标本检测,嘱咐患者在检查前禁食,然后通过食道将胃镜伸入胃内,用活检组织钳钳取病变部位的组织,取出后用10%甲醛固定,以乙醇梯度脱水法检验,用石蜡进行常规包埋,将其连续切片,厚度控制在4μm,并实施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处理,而后依靠显微镜对病变情况进行仔细观察[2]。
1.3 观察指标
在对所有患者采用胃镜病理活检和病理组织标本检测后,对诊断符合率以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所有研究数据,均需要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对于计量资料,可采用(x-±s)来表示,而对于计数资料,则可以采用%来表示,同时对于上述两种数据,还需要分别应用t和χ2检验。根据检验分析结果,如果P<0.05,则说明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分析
诊断后,胃镜病理活检与手术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如表1所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诊断准确率[n,(%)]
3.讨论
近年来,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医学诊断技术也不断发展,由于受到生活环境、工作压力、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每年被检出恶性肿瘤的患者人数也来越多,其中胃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都会构成严重威胁。对此,加强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对于促进预后具有十分钟重要的意义。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是癌前病变,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病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加强对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早期诊断,同时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降低误诊和漏诊的发生率,这样才能够促进患者预后。胃镜下活检可通过对胃黏膜组织表面色泽、萎缩、伴随性增生等病理改变进行观察与判断的方式,在胃镜下胃黏膜组织出现糜烂病灶、溃疡、火山口样病理改变、无蒂息肉组织、以及增生性结节病灶的情况下,应高度重视对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可能性,并引起临床重视[3]。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病理活检技术,并进行术后病理组织标本检测。对诊断符合率以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在对患者进行胃镜活检时,需要注意,由于对于不同患者的取检部位有一定的差异,这样就容易造成瘤变组织被误检,在具体的临床操作中,此种现象仍旧需要避免,但是对于取材进行一定的优化选择也可以减少误差,对于黏膜表面存在不规则的菜花状肿物,取检过程中,应该先对其进行彻底的冲洗,如果需要对坚硬肿物的部位取检,比如黏膜层表面糜烂的不规则菜花状肿物,则需要进行仔细冲洗,然后选取其坚硬肿物的部位。另外,还应该注意胃镜活检下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判断与病灶病变最明显部位有密切关联性,但受到急慢性胃炎所致糜烂、良性溃疡等病理改变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胃镜活检下出现部分假阳性案例,导致诊断灵敏度以及准确性偏低。另外,还有相关研究指出,随着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不断发展,在逐步发展至胃癌的过程中,胃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的差异性进一步增大。由此可见,早期病变下胃镜活检的诊断结果相对理想,但对于发展至早期胃癌或进展期胃癌的患者而言,仍然需要以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主要依据。其原因在于:胃镜活检下取材受到恶性肿瘤标本侵入固有层的限制与影响,早期胃癌患者病灶多为散发性微小病灶,活检取材效果不够理想,故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胃镜活检诊断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在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病理活检与手术组织病理检查后,两种检查结果差异不显著,胃镜活检对与手术病理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虽然胃镜病理活检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准确率较高,因此,对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可采用胃镜病理活检技术,根据检查结果,尽快为患者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汪锋,宋晓燕,贺慧杰,等.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3):380-383.
[2]周建平,石燕.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的意义研究[J].医药前沿,2016,6(36):206-207.
[3]向斌.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134-135.
论文作者:丁贤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胃镜论文; 病理论文; 患者论文; 胃黏膜论文; 组织论文; 黏膜论文; 胃癌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