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捏脊配合特定穴疗法探析论文_徐登峰

小儿推拿捏脊配合特定穴疗法探析论文_徐登峰

黑龙江省牡丹江同济医院 157041

摘要:经络系统在中医学领域中具有着的重要地位。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刺激人体腧穴,能够调整脏腑功能,治疗很多疾病。小儿推拿是传统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分支,小儿推拿中许多穴位虽然名称与腧穴(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不同,但定位相同,一些小儿推拿特定穴的主治作用与腧穴、捏脊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超过一半的小儿推拿特定穴主治作用却与腧穴没有关联[1]。

关键词:经络系统;腧穴;小儿推拿

经络系统在中医学领域中具有着的重要地位。小儿捏脊,又名“ 小儿捏积”,是一种采用提、捏为主要手法,作用于脊背部位,按压穴位 具有调阴阳、和脏腑、疏经络、理气血、培元气、健脾胃等功效的一种按摩手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笔者通过查阅医籍及文献,结合本人体悟,认为小儿推拿捏脊配合特定穴疗法主要通过调节经络,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具有以局部带动整体的特点。下面来探讨一下小儿推拿特定穴的特点及小儿捏脊疗法的中医机理,旨在完善并系统形成中医理论指导。冀求更好服务临床,绿色临床,提高临床疗效。

一、小儿推拿特定穴

1.小儿推拿特定穴的形成杨甲三的《针灸腧穴学》中曾提出“针灸、按摩医疗实践,是腧穴概念形成的本源”,“气、血、脉概念的形成,是腧穴名称出现的基础”,这同样适用于小儿推拿穴位的形成。小儿推拿的穴位一部分借助于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一部分是由作为诊断或煅、灸、贴等临床治疗的部位或穴位发展而来,另一部分则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小儿推拿特有的特定穴。在《黄帝内经》与《针灸甲乙经》中均详细记载了有关“尺肤脉”的内容,这对小儿推拿中特定穴的形成和发展亦有着巨大的贡献。关于特定穴的形成,目前在推拿界研究还比较少,袁洪仁认为与古代相术有关,他认为《小儿按摩经》中的“面部五位歌”、“面部五位图”、“命门部位歌” 是相面术的内容,小儿“三关”络脉诊法、“手面图”诊法是相手术的内容。关于特定穴的形成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2 小儿推拿特定穴的特点小儿推拿特定穴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不但有“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如孔穴的点状穴位,还有线状穴位(如三关、六腑)和面状穴位(如腹、板门);二是小儿推拿特定穴大多分布于头面和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尤其是双手),胸背部则较少;三是与十四经穴不同,小儿推拿特定穴没有线路相连成经络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儿推拿捏脊功效

1、调理皮部

小儿捏脊疗法的作用部位为背部正中皮肤,通过随捏、随按、随拿、随推、随捻、随提、随放等复合式手法刺激皮部。《素问•皮部论》云:“ 皮有分布”,又言“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书中认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明确阐明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肤表面的反应,其范围循经而不全拘泥于十二正经,分布范围广,构成了人体完整的脉络网。故而,通过刺激皮部能够达到调理全身之功效。从发病角度而言,《素问•皮部论》认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经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可知,皮部是反映疾病和接受治疗的门户,病邪最早是经皮部而侵袭人体的,继而冒犯经络,最终祸及脏腑。小儿捏脊疗法通过刺激皮部,促进病邪从皮部出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通过激发卫气,加强皮部门户的防护,达到增强免疫能力,治疗未病的作用。正如《灵枢•经脉》所言:“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此即,“内病外治”、“未病先防”,小儿捏脊疗法正是其运用的具体体现。

2、调理督脉

脊柱为督脉循行之主干,在内部运行,“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脊上项,散头上”(《灵枢•经脉》),又见证于《难经•二十八难》之“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主风府,入属于脑”。其与肾、脑、心及胞中有密切联络,《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贯脊属肾……上入络脑”。通过刺激脊柱体表,能够达到调理肾、脑、心等脏腑的功能。从阴阳理论来看,脊背属阳,督脉当属阳经,其与六阳经有密切关系,手足三阳经经气皆会聚与此,因此,被称为“阳脉之海”。

3、调理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脊柱两旁,络肾属膀胱,与心脑等脏腑直接联络,为一身之巨阳,头背部乃诸阳经统率诸阴经汇合之处。全身经脉之气均可注入足太阳膀胱经,这一途径是经过经别的出入离合完成的。足太阳膀胱经接纳、转输各经之经气,而又经过经脉、经别的汇合,交会穴的通达,使得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特殊的联络作用,在整个经络体系中成为中心经脉。它与五脏六腑皆相通,五脏六腑之气均输注于足太阳膀胱经,从某种意义上讲,足太阳膀胱经是五脏六腑的统领联络经脉。故而,刺激膀胱经,能够振奋阳气,调理诸经之气血,促进血液流动,濡养全身脏腑。

4、调理经外奇穴

夹脊穴为第一胸椎至第十七胸椎下,脊旁开0.5寸,共34 穴,属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与脏腑密切相关,是体内脏腑与背部体表相连通的点。其联络途径,要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联络为基础,并且这种联络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只具有经络的循环往复,而且借助于气街径路与上下、左右、前后经脉之气沟通,从而夹脊穴成为督脉和足太阳经脉气的转输点其旁通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相通,为夹脊穴与脏腑联络提供了基础条件。夹脊穴和背俞穴一样,作为脏腑之气输通出入之处,内应于脏腑,反注于背部,反映脏腑形态,医治脏腑疾病。从夹脊穴与经络、脏腑之间的特殊联络可以看出,夹脊穴是人体除背俞穴外和经络脏腑直接互相转输流注的腧穴,它依靠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借助于气街之经气的共同通路,起到了包括背俞穴在内其他腧穴不能及的调理枢纽穴作用。

小儿推拿捏脊配合特定穴疗法是在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的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刺激背部皮部,而传导于督脉、膀胱经、华佗夹脊穴等,进而与各经脉五脏六腑发生联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主要的机理是通过调节经络,从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具有加强正气、治病求本、治疗未病、内病外治等特点。其重点在振奋阳气,主要通过调节三阳而达到提升阳气,一者,脊为背部,捏其表皮,属阳;二者,督脉,阳脉之海,总管全身阳经,属阳;三者,膀胱经,太阳经也,亦属阳,堪称“三阳开泰”,共奏身体之泰安。这里要强调一点,通过推拿捏脊疗法,一定要达到一种良性刺激,治疗时按摩手法要轻柔、均匀,指力以患者舒适、耐受为度,过轻则气血难以调动,疗效较差,过重则损伤肌肤,甚则气血逆乱,徒生他乱。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捏脊配合特定穴疗法,中医理论完备,可操作性强,是健康绿色疗法,临床应该广泛采用之将其发挥光大,为更多的患儿服务。目前,对于经络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甚少,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掘出经络从发生到成熟的过程,完善经络理论,结合临床达到治疗保健,是目前经络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梁忠培,崔瑾,龙奉玺.捏脊疗法古代运用探析[J].光明中医,2011,26(5):983-985.

[2]陈宏仁.捏脊疗法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探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0,23

论文作者:徐登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  ;  ;  ;  ;  ;  ;  ;  

小儿推拿捏脊配合特定穴疗法探析论文_徐登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