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建筑来讲,电力施工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建筑工程安全性开展的影响因素之一。结合现代建筑工程电力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探索提升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促进现代电力资源应用结构,为现代社会电力资源的综合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改进对策
引言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电力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工程自身特性,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施工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但是就当前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薄弱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由此看来,加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和改进对策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分析
1.1安全管理体制实际作用性较低
电力建设贯穿于现代工程的始终,安全管理意识是工程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但结合数据分析来看,电力建设管理发生事件多种多样,其中无意识触电发生的比重为30%,较大的比重是由于电力安全管理体制的实际作用没有发挥,才会导致较高的无意识触电问题的发生。例如:电力建设管理者对电力安全管理重视性较低,当工程用电系统存在电力应用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进行系统的维修,导致现代电力的管理机制无法发挥保护作用,从而提升了工程中安全用电的危险性;现代电力资源管理机制,存在管理制度脱离实际,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缺乏实际可行性,一旦电力工中出现电力应用安全隐患,管理机制无法给予相应的处理指导,使电力建设工程的电力应用安全性较低,风险性提升,社会电力资源管理机制实际作用失灵。
1.2电力建设人员的水平低
电力建设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代建筑工程电力事故发生的完善,电力资源综合应用水平来看,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水平存在较大得差异,一部分,电力建设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实际电力建设的实际操纵水平较低,一旦施工中进行电力技术的实际操作,就会出现电力管理技术整体应用技术不到位的情况;另一部分,电力建设人员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但对于建筑施工中电力规划设计图的分析能力较差,无法准确的将电力建设的技术合理的应用到电力建设中,对电力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都带来较大的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电力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无法发挥电力安全管理作用。
1.3安全管理机构对接性低
电力建设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原因,与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机构的日常管理存在密切的联系。建筑施工工程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对电力建设的安全的机构对接性较低,出现工程管理中,电力安全管理重心与电力管理之间存在较大的管理不足,工会安全管理缺乏可控性。一旦工程中存在管理问题,工程管理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解决电力建设的安全隐患,同时电力建设工程的责任明确性较低,工程管理出现电力安全事故,无人承担责任;电力建设工程管理的对接性低也表现在工程电力建设材料购买的质量令人堪忧,工程施工中的电力建设部分的质量检验性低,工程电力资源的水平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也会使电力建设的安全隐患性增加,最终造成文献中无意识触电发生概率为30%,机械设备出现触电为20%,电力建设传输系统坍塌导致安全问题为20%,以及电力设备损坏发生漏电的安全事故为10%的电力建设多样性问题频频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发挥安全管理体制的实际作用
电力管理机制是建筑工程电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为了充分发挥电力管理机制的实际作用,提升现代电力资源应用在社会建设中的完善性融合,提升电力资源应用的实际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必须实现电力管理机制的相关规定符合电力建设的管理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建设工程电力资源的合理性调整,例如:某工程为了改善电力应用中存在电力应用事故,及时进行电力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对体制中不符合实际的管理部分,实施管理制度的调整,发挥电力管理制度在电力应用中的监督和管理自用;电力建设现代工程施工的一部分,建筑施工管理者必须调整工程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注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同样也要关注工程施工中电力安全管理问题,提升工程施工中对电力安全应用的管理作用。例如:某建筑工程管理者积极进行工程人员安全教育,实施电力应用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演习相结合,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大大提升了工程的电力建设安全管理作用,促进现代电力建设安全管理体制发实际管理作用。
2.2健全施工安全监管机构
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时,仅靠制度约束并不能解决安全隐患,还需要健全安全监管机构,既可以保障管理制度正常实施,又可以监管员工、管理的行为,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一是,成立安全监管小组。应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担任小组组长,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管。同时,各个施工队长为分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有利于细分监管职责,保障监管的全面性,防止出现监管漏洞等问题;二是,完善安全监管结构。在实际管理上,安全监管工作与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其管理重点不同,影响了安管监管的实效性。因此,应将二者进行对接,从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及时掌握数据信息。当发生安全隐患时,有利于管理者根据数据进行分析,认真探究隐患因素,并及时进行处理,能有效提高处理效率,控制事故的发生;三是,规划安全监管内容。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触电事故为主要安全隐患,包括无意识触电、机械设备触电、设施漏电等。因此,应将触电防范作为主要监管内容,要对机械设备、电力设施的质量进行监管,对隐患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要做好设备实施采购监管工作,确保其绝缘效果,降低触电风险。另外,要合理分析其他事故,包括坠落事故、坍塌事故,进行针对性控制与监管,从而提高电力建设施工的安全性。
2.3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力度
目前,很多电力建设施工单位缺少完善的安全配套设施,现有机械设备、安全设施等存在老化、破损等问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加大了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对此,要求施工单位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力度,编制专项费用,以提高管理效果。一是,根据安全生产要求购置安全防护设备,包括安全服、安全帽、安全绳、安全手套、防护眼镜、安全绳等,并配置漏电保护器;二是,正确配备安全警告标识,并配备安全宣传牌等,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三是,配置专项维修资金,每当施工阶段结束后,都要特种车辆、机械设备、检测仪器等进行维护;四是,配备应急救援设备与设施,包括救援器材、药箱、消防设施等,能有效提高施工安全应急处置效果。
结语
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是保障电力应用系统安全的重要依据,结合现代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发展实际,探索造成多重电力应用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等方面的措施,为充分发挥电力建设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提供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谭焕亮.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4):101-102.
[2]胡学鹏,王松臣.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214-216.
[3]李星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电子测试,2013,(6):126+180.
[4]刘敏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6,(6):154.
[5]王明,王林,曲乐斌.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6):194.
论文作者:杨红伟,梁振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建设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作用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