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文化理性精神:余秋雨创作的质疑_文化论文

神秘文化理性精神:余秋雨创作的质疑_文化论文

隐秘文化理性精神——就余秋雨创作答客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秘论文,秋雨论文,理性论文,精神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和《山居笔记》等先后问世,反响很大。你能否约略谈谈你个人对他散文的看法?

●可以。余秋雨教授自1988年在《收获》上连载“文化苦旅”(专栏)以来影响日隆,这几本书出版后更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在是到了对他的创作给予全面审视、客观评价的时候了。

○记得你在“文学报”《今日散文何处去》的谈话中较早肯定了余先生的创作,并把它称为“文化散文”,又说他“仍未解决‘散文向何处去’的问题,这至多是一种写法”。可以对此做些解释吗?

●这问题提得很好,牵涉到“文体”问题,而散文“文体”最复杂,一直缺少梳理、辨析。作家写作时更多的考虑是思想感情、内心积蕴的自由呈现,完美表达,至于叫什么“文体”是较少顾及的——对于创新、开拓型的“大手笔”就更是如此。余秋雨最初根本不认为他是在写“散文”;稍后,“游记”“笔记”“文化游记”“学者散文”等似乎都犹犹豫豫地用过、认可过,后来才定在“文化散文”这个名目上。近来我较仔细地看了他的众多作品,发现他采用的“文化”还是较多的,如散文(《牌坊》)、游记(《三峡》)、随笔(《青云谱随想》)、传记(《酒公墓》)、日记(《家住龙华》)、艺评(《祖先的脚步声》)、影评(《海上旧梦》)、序(《都市良知》)等等。但最能代表他创作精魂、最具有文体独创意义,也是他又不乏“情感”的渗入;侧重“群体”文化人格的追寻,又不乏“个体”文化人格的分剖;极力讴歌、张扬强悍、高亢的创造精神、生命意识的同时又深深地为苦难、厄运中的悲剧精神、孤傲人格感佩、击节!可以说,它是“理性”精神在“隐秘”文化上的辉煌闪烁。

○我想余先生“文化随笔”的优点、长处你谈得已较为充分了。你是否认为它没有缺憾了?

●问得好。我始终认为:没有批评就没有真正的评论。余秋雨的“文化随笔”也不例外。

一个较为显明的缺点是:不少篇章“文化”的负载过于沉重,史料或知识太密集,影响了文气的畅达,读来略嫌沉闷和滞涩。

另一个较为内在的缺失是在部分作品中潜含着作者“双重”文化人格的矛盾与痛苦。毫无疑问,在“理智”层面他是清醒的、现代的;但在“感情”层面他就不那么清爽洒脱了:藕断丝连,甚至难以自拨。我想,这正是他在为“文明的碎片”做发掘、复现和“弥合”工作时所付出的悲酸、沉重的代价,不足为怪。

还有,就是有些篇什写得粗糙、平淡,开掘欠深。如《老三届》,看法较皮相,而《道士塔》与敦煌文物外流的一笔“文化重债”,虽人物的造像极富小说化或戏剧化色彩,但过多地投摄于个人,则难免削弱史的量度。

○“文化随笔”谈得较充分了。你曾说过,他还写有像《牌坊》这样的散文,你能否再谈谈他的散文创作?

●真正说到“散文”,我对他实在不敢恭维。有人说他的散文很像杨朔,他很恼火,大不以为然,但我却觉得把他和杨朔联系在一起很有道理——杨朔的“自我置换”模式,他也有。差别仅在于杨朔是用“普通劳动者”置换了“自我”,而他是用“隐蔽文化”置换了“自我”。在“自我”消解这一点上,二者并无差别。我不知道他是否意识到了随笔和散文这两种文体的区分。依我的散文观,他写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散文,只有《牌坊》《腊梅》《老屋窗口》《藏书忧》《家住龙华》《吴江船》《白莲洞》《夜雨诗意》《漂泊者们》等少数几篇,再加上一些游记如《三峡》《庐山》《洞庭一角》《五城记》《这里真安静》等,也只占他全部创作的两三成。散文是人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艺术观照,是创作主体对自己“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息地”的不倦追寻和真诚裸露。我非常遗憾:余秋雨对自我心灵世界关注、表现得太少了!艺术史家的学人身份使他念念不忘他的文化使命,借用他《祖先的脚步声》里的话来说:至今还没能写出“表达了我隐潜心底的艺术思想”的真散文。

1995年4月写毕

标签:;  ;  ;  ;  

神秘文化理性精神:余秋雨创作的质疑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