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论看科技成果转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统论论文,成果转化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3;N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08(2002)03-0052-03
古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尚未分化,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二者融为一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知识分子逐步作为知识生产者从其它社会群体中分离出来,科学技术的独立化或体制化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生产过程、经济活动相分离。技术本身的产生、发展和转化逐步形成一个系统,包括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等组成的体系。从技术史的发展可以看出,技术的自然属性已弱化于社会需求,技术的功利性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如社会体制、科技政策、社会文化、社会需求等,特别是社会需求是促进技术发展、转化的发动机。本文从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入手,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
1 社会环境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象我们迈步一样,每当我们迈出一只脚的时候,都必须以第一只脚作为支撑点和发力点。每一只脚新踏出的脚印,都是靠两只脚的合作完成的,也就是说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社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最终吸收器。从技术的内部系统来看,技术的开发、研制、转化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社会这个支持系统,特别是社会的需求。18世纪工业革命的技术实质在于用机器代替手工业生产,然而当时我们用以代替人手操作的机器仍然是用人工的办法创造出来的。莫兹莱敏锐地看到这一矛盾,发明了近代机床,自觉地解决并服务于这一社会需求。象贝尔、莫尔斯、马可尼、爱迪生、瓦特,没有一个不是具备这种特点的人,他们能够认识到在社会选择发明家的天平上写着一条普遍的哲理并自觉运用:即谁能认识必然,谁就能取得自由。[1]
社会制度、背景文化对科技成果系统影响虽然是潜在的但不可忽略。技术的变革总的说来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技术变革一直在推动社会前进,社会主要是通过创造需求、转化技术或适应技术革命而进步。如果社会不能提供相关的支持环境,就不能吸纳新技术,科技成果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人,他们掌握的技术远比他们实际应用的要多,使用奴隶这个现实情况妨碍他们引入节约能量和劳力的装置。古代中国不注重能量效率,认为设计和使用机械装置不是军人、学者和其他有地位有名望人士的本分,封建的官僚体制和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致使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未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而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贵族的武器。[1]第一、二次技术革命之所以在英国和美国取得成功,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在组织结构、运行方式上的创新。而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末清初,组织创新的落后使之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失之交臂。事实证明,人类社会发展总是经济的、社会和政治的考虑胜过技术效率方面的考虑。为了迎接第三次技术革命,我们必须创造与新技术相适应的有机的网络状的组织结构。
2 科技系统内部因素之间的协调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
科技成果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离不开系统之间的协调与整合。首先技术本身的发展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一项新技术在具体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离不开当时社会工业条件和相关技术的支持。巴贝奇在设计计算机时,他的想象力超越了所有同代人,但将设想转化为物质模型时,他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在当时不可能摆脱齿轮传动方式,使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内燃机的发明也说明任何一种技术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各种技术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它的诞生需要新的炼钢技术提供优质钢作材料;需要各种机床提供加工工具;需要石油的开采提供汽油、柴油等燃料。[1]总之,一项前瞻性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相关技术的支持。
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科技成果的研究部门、开发部门、转化部门和中介服务部门的协调和反馈。随着科技成果呈指数增加的趋势的到来,科技成果转化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长期以来,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不协调,科研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结合度低。后果是:一方面,“我国每年取得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在3万件以上,省部级的科研成果更多;而在国家级的3万多项科技成果中,只有约20%左右的成果转化并批量生产,其中能形成产业规模的大约只有5%,”[2]平均80%不能有效转化,只作为展品存在着。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普遍存在设备落后,工艺陈旧,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速度慢。这样难以形成整合效应。
再者技术水平的鉴定缺乏权威性;技术市场混乱,存在技术成果的多头转让现象。[3]系统内部组织之间是否优化是系统进化的关键。组织之间的不协调,人为地增加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交易成本,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3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
既然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内部因素的协调和外部环境的支持,在信息时代,我们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时,立足研制部门、开发部门、转化部门和中介机构之间的协调;逐步加快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组织创新。
3.1 “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
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之间差距大,行业之间的发展水平不等,因此不能走清一色的发展道路,应根据地区、行业的特点走因地制宜、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对于企业资金雄厚、人才资源丰富,可以考虑走科技成果企业内部化的道路,同时为其发展创造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组建科研体系结构,保障科研人员的就业和发展空间。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走科技成果企业内部化道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资金有限,技术部门主要是直接服务于生产,一般通过技术中介市场交易得到科技成果。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系统内部达到协调一致。
3.2 加大外部环境的创新力度
继续推进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从历史上可看出,经济中心的转移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英国和美国抓住第一、二次技术革命,进行组织创新,曾同时是技术中心和经济中心。为了迎接第三次技术革命,我们力求在制度、体制和组织结构上不断改革,建立网络状的有机的企业组织形式。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力求做到科技的成熟性、经济的有效性和社会的需求性相一致。
3.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在工业时代,技术人员是低水平的机器操作者,信息一般从上级向下级流动,人是机器的附庸。在信息时代,技术知识体现在设计机器的工程师身上,生产车间需要的是有知识的技术专家和工程师。企业高速度的改造要求有高素质的人才相匹配,科技成果转化要求加大企业人才培养,创建学习型企业组织形式,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知本资源,从企业内部挖掘内在动源。[4]
3.4 创造开放、竞争、民主的外部环境
只有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畅通,才能形成系统合力。这就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同时进行科技政策创新,抓住科技转化中的瓶劲所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 李醒民.技术发明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100
2 刘溶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和条件:比较和借鉴.经济纵横,2000(11):4~7
3 雷庆西.中国技术市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30~50
4 蒋春燕.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及对策.中国软科学,2001(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