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对地质特征、环境特征以及岩土工程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有利于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应用适宜的地基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地基基础变形性质以及渗透性水平,提高地基基础承载力,保障上部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进行详细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以及地基基础分析的重要性和分析基础,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供同行参考,是为了共同进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基础;采取措施
引言
众所周知,岩土工程勘察是在我们国家建筑业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结果直接决定基础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虽然目前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基础分析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国外相比,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基础分析相辅相成,前者可为工程项目提供必要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因此,调查资料必须科学、及时,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为了更好的保障人们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是极有必要的。
1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所谓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根据有关工程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找出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将所有勘察资料信息系统编制成文件的一项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勘探、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等,最后对该项目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定性分析和评价,在不同的阶段成果报告开发;主要任务是应用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项目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以正确处理好之间的关系,工程建设和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避免不利环境或条件,促进项目建设和实现目标的顺利实施。因此,研究各类岩土的地质条件和物理力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料欠缺,任务不明
在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之前,勘察技术人员对于整体工程的施工设计的意图必须有所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勘察工作对工程的具体设计和施工起到实际的帮助作用和功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就对勘察工作之前要进行相关建筑工程的资料收集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对详细的建筑工程现场的总平面图进行搜集,收集整合建筑物的相关具体资料,包括规模大小、荷载要求以及整体结构特点等等,还有建筑工程的埋置深度以及地基是否能够允许变形等。虽然国家建设部对于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中的资料收集环节规定得如此之详尽和具体,但在现实岩土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仍然有许多勘察项目报告前期缺乏足够的现实资料支撑,比如对于拟建工程项目的基本结构形式不明确,对工程现场的地面整平标高等情况不明。勘察资料的欠缺问题的存在就导致了工程勘察工作很难顺利的开展下去,无法对岩土工程项目做出深入的评价。
2.2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问题
根据相关的勘察报告我们可以知道在岩土工程勘察工程中还存在着这样的细节问题,即报告对于勘探点的平面位置相关物的尺寸标注不清,往往只标注了拟建工程的轮廓线和勘探点的位置。如此一来,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如出现地质情况,由于不能与原报告平面图中相关勘探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从而使勘察工作陷入被动状态,甚至造成岩土工程发生严重的基坑事故。
2.3 勘探孔间距偏大
勘探过程中勘探点的布设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布置位置应在建筑的边缘和角落,对于没有要求的一般建筑可以按照规定建筑物的范围布置,在筏板基础工程的勘察中,勘探孔间距应设置为12~24m。调查过程中,前提虽然需要按照规范规定的勘察纲要施行。但在实际情况中,考虑到地理地质条件复杂,有两相邻勘探孔在不同的地质条件。调查人员的疏忽可能导致水平坡度较大,且没有及时与项目经理沟通加密勘探孔,所以在整理过程中后期才发现问题,导致勘探不能准确提供数据分析阶段,造成施工图不完善,给工程建筑项目带来损失。
3 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基础分析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明确勘察目的及勘察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需要分析岩土的工程特性,以明确勘察目的,并以此来指导勘察方向。目前,工程勘察的方法主要分为原位测试、勘探取样和现场检查。如果勘探深度浅,勘察时若深度较浅同时考虑地下水位埋深较大时,须首选探井法。对于那些需要明确划定的勘探点,探槽法是更好的选择。触探法的显著优点是操作简单快捷,数据易于获取。
3.2 边坡加固技术要点
边坡加固技术是地基与桩基基础处理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分析边坡加固技术要点能够保证基础工程的整体质量。①我国岩土锚固的应用早在山实际80年代就已经飞速发展,在很多岩土工程的边坡加固、深基坑支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且很多设备和技术都以及具备了我国本土特色。②二次灌浆技术是一项较为常见的技术,该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软土中锚杆的承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国岩土工程师已经找到了适合我国控制软土基坑周边移位的多种有效方法,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技术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③土钉支护技术是边坡加固中较为常见的技术,其可以与其他结构共同使用形成复合土钉支护,加强边坡支护,比如:止水型土钉支护(土钉支护与深层搅拌桩结合而成)、加强型土钉支护(土钉支护与预应力锚杆结合而成)、加固型土钉支护(土钉支护与微型桩结合而成)。上述内容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土钉支护的使用范围,促进我国土钉支护技术发展成为世界先进的技术。
3.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在沉管碎石中添加适量水泥、粉煤灰、碎石加水拌和制成桩体,借助水泥、粉煤灰的胶凝作用,增大桩体强度,改善桩体整体性。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一种介于刚性混凝土桩与柔性砂石桩的低强度混凝土桩,可对桩与桩之间的土的承载力进行充分利用,并将荷载传至深层地基中,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明显增大,比天然地基承载力提升80%~150%,对软弱地基承载力的提升幅度更大。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桩长约为8~15m,桩径约为350~400mm。除了增加搅拌工序以外,其余工序均和沉管碎石桩施工基本一致。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灌注便捷,施工工艺性好,质量易于控制,施工成本低,可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应用。
3.4 加强对施工区域的研究
我国是一个具有多种地形和广泛的地域差异以及地域辽阔的国家。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分析中,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对勘察结果的影响,不同部位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选择合理的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勘察人员要提前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也要勘察围岩及周围环境。此外,还应向有关部门了解当地的施工特点,经过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确保了基础设计的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桩基础地基检测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保障。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地基基础检测的准确性,尤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选取样本时要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保存运输样本要谨慎小心,避免外界因素对最终试验数据产生影响,实验期间应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进行,尽量保障数据的准确性,才能真正发挥试验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鹏,周述军,包振宇.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探讨[J]. 中国科技博览,2011.
[2] 李征翼,马铁军. 地下水化学影响的岩土工程勘察评价[J]. 工程勘察,2011(10):37-41.
论文作者:曾浩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岩土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地基论文; 碎石论文; 条件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