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什么?_政治文化论文

互联网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什么?_政治文化论文

因特网给学校德育带来了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带来了论文,因特网论文,学校德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因特网的发展非常迅速。全世界的因特网用户已超过2 亿,我国网民估计在900万左右。据专家预测,2000 年末我国网民将超过2000万。因特网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它给人类方方面面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人类社会逐步从工业化社会向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一种全新社会迈进”。因特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介,以其全球性、开放性、多互性、综合性等特点给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带来了畅通渠道和交流机会,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推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进程。从学校德育的角度看,因特网的全新世界既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因特网对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的挑战 互联网,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任何机构。在因特网上,用户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且“没有经过以特定意识形态为标准的把关人的翻译和删剪,”用户可以全面地了解对方文化的各个方面。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联在了因特网上,因此, 因特网的文化传播比传统媒介更频繁、更直接、更广泛。但“因特网的这一优势并没有使异质文化之间的沟通更有效,传统媒介在国际文化传播中的不平等现象在因特网上表现得更突出。”主要表现在来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声音多,而发自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少。据《计算机世界报》统计,1997年在因特网上的输入、输出信息流量中,中国仅占0.1%和0.5%,而美国的这两项指标都达到85%以上。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利用他们在网络上的种种优势倾销他们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渗透,甚至在网上发布恶毒的政治信息,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美国不仅要使自己的经济和科技站在世界前面,而且还要利用因特网使自己的政治、文化都成为全球的标准,实现“全世界都以北美人的方式思维和书写”的梦想。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中,美国人就直言不讳地提出,要通过发展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促进民主的原则,限制集权主义政权形式的蔓延”,并“使世界具有更大意义上的共同性”。因特网上全球性的高科技竞争实质上是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斗争。因此,如何提高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是今后学校德育方面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对舆论导向控制能力的挑战 在没有因特网之前,人们要了解国外的信息,几乎都是通过本国的大众传媒。一般公众所接受的关于国外的信息都是经过传媒把关“过滤”过的。由于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传统大众媒体在传播文化时会根据需要对国内外信息进行裁剪和取舍,而传媒所选择的报道内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对事实或对文化的全面了解。而因特网突破了任何个人或政府对媒体的控制范围,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左右它、操纵它或控制它。它不仅扩大了普通民众获取信息的自主权,也增强了普通民众对信息的发布权。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社会”,网民在线交往大多隐匿了其真实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的,不同国籍、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在这里谁都有发言权,因特网成了一个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在这里,网民可以依据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说任何话。这种交往和沟通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人际关系显得更加复杂。舆论导向的控制就更为困难。

(三)对道德价值导向能力的挑战 一方面,因特网拓宽了人类的交往空间。网络技术形成的“虚拟社会”深刻地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由于人与人的沟通和交往完全依赖网络,直接见面交往的机会减少,导致了人与人道德情感的冷漠。在“网络社会”中,网民可以伪装或隐匿自身的真实身份,可以不承担义务和责任,可以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而无所不为,从而导致“无政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网络生活、网络经济、网络政治”中的行为主体的道德规范已很难再用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观念来衡量和检验了。网络不断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网络社会”的游戏规则正在动摇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的伦理道德及其教育思想也通过因特网大肆进攻我们的民族传统道德,导致传统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出现了多义性、多变性与多元性。基于西方文化背景和政治体制基础的伦理道德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精神领域,尤其是拜金主义以及冷漠、残酷的人际关系等也在侵蚀我们的年轻一代,道德教育中的“折衷主义”、“相对主义”以及“绝对主义”的教育思想也干扰和影响到我们的德育思想和德育行为。因特网正把人类带向多元世界。怎样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中对待德育在价值观念上的导向,把握一元化的价值目标,增强学校德育的功能,是学校德育今后面临的又一难题。

(四)对异质文化批判能力的挑战 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可以从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吸收到营养,也可以通过借鉴异质文化的精神来充实提高我们的本土文化。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上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进行的文化侵略和文化渗透,他们不仅仅通过文艺作品来渗透西方的民主和自由,还通过歪曲事实、虚构真实、制造谎言来攻击别国的文化。尽管他们一再标榜自己的节目是客观的、公正的,但从他们的信息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歪曲和丑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倾销他们的文化,甚至不顾别人的国情,恣意践踏他国文化,加剧了国家之间、区域之间道德和文化的冲突。另外,因特网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色情服务和色情信息在一些国家是允许的,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色情电子信息服务达几十万家。据《华商时报》1999年12月26日报道,我国每年15万青少年犯罪都与不良文化影响有关,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全部观看到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情网站,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大多来自网络。因特网呈现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不同的思想、各种观念、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如何在这样一个多元的世界文化中不失我们的文化传统、社会价值和社会制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因特网给学校德育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一)使教育信息国际化 因特网是一个超越国界、超越地域的人类信息传播交往空间。它给我们了解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机会,特别是给我们获取国外的德育思想、理论、方法创造了条件。同时,因特网也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事实上,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几乎所有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系的背景,基本上都来源于那些依赖于民族性的大众传播媒体。

(二)使教育形式综合化 因特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所带来的丰富的内容,迅捷的速度,齐全的功能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网民从网上所获得的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更高水平的自主型教育。因为,这种教育形式是自发的,自愿的,不依赖他人而进行的。

(三)使教育手段现代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快速传播、同步交流、信息检索、网上学校、电子商务等功能的广泛应用,网络媒体功能越来越多。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参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学校的讨论和交流,可以参与他们的教育活动,可以共同设计教育方案,而这些都不受制于时间和距离。

(四)使教育效果经济化 在因特网上建立学校德育网站,所有的学校可以资源共享,避免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形成教育合力,使教育投入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说市场经济的实施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冲突,那么,网络技术的发展则导致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然而,主宰我们学校德育运作的是基于较为封闭、单一的社会结构而建立起的教育模式。这些德育模式忽视了“教育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矛盾,没有认识到或不能接受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忽视了德育目标与教育对象个性化特征的矛盾以及标准化的德育要求与多样化道德选择的矛盾,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学校德育正处于一个以开放、多元、多变为重要特征的历史时期,经受的是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的是全新的世界而又不得不作出抉择,在这里我们不想讨论如何构建新的德育模式的问题,仅就如何面对因特网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谈几点认识。

(一)教育工作者要具有网络意识 首先,要有信息资源意识,因特网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资源以及传递信息的方式、速度都是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资源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远远少于传统媒体,因而,因特网是最经济的信息资源。在网络社会,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是教育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因为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在工业社会,人们因是否占有资本而被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网络时代,人们将因占有信息的多少而被分为“知本阶级”和“无知阶级”。其次,要有网络技术意识。“网络将改变我们的一切”,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无论你是否愿意,你早晚会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员。网络技术是在网络社会中生存的基础条件,当整个世界进入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社会的时候,使用网络的基本技术是教育工作者进入网络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因而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尽快掌握网络的技术,以适应网络社会教育的需要。再次,要有网络教育意识。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模式,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网上学习改变了传统意义的教与学。在网络社会,学生可以坐在家里带着问题去访问世界著名的教授,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询数据库,可以在网上做各种实验,可以在网上做更精彩、更具吸引力的游戏。面对这一切,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规章制度无法再去指导教与学,网络带来的教育革命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问题。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它。

(二)教育工作者要有政治意识 去年,我们对1400多名中学生进行了心态调查。关于政治思想方面的调查结果使我们深感不安。有2 %的学生不知道国家主席是谁;有36.8 %的学生不知道党的总书记是谁;不知道国务院总理和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学生分别是16.6%和34.5%;只有51.1%的学生知道“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其中有39.6%的学生只知道一两项;有18.3%的学生认为当前没有必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21.6%的学生不理解或不同意“一国两制”政策。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认为不是偶然的,它与西方有意与无意的渗透及近年来我国学校德育的“中性”化倾向和严重的形式主义有很大关系。在反思德育泛政治化和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伦理道德水平滑坡后,大部分学校把德育定位在做人教育。强调德育的低起点,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的基础道德和基础文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值周班制、人格教育、民主自律、义务社会服务等德育模式都强调了做人教育而放松了政治思想教育,造成了学校德育无难度、无坡度的局面。德育的“中性”化倾向还导致了政治思想教育的简单化和形式化。大部分学校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政治任务而开展所谓的政治思想教育。结果导致一些青少年不仅仅政治觉悟低,甚至理想和信念都发生了动摇。强调做人教育无可非议,但做人教育不是德育的核心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地球在缩小,政治、文化、经济走向多极。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我们的理想和信息,提高意识形态的攻防能力对抵御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与文化侵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教育工作者要有民族意识 网络带来了开放、多元化的新社会,因特网改变了社会的传统道德基础。价值取向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世界的多极发展,每一个个体都经常处于价值观念的冲突、判断和选择之中,传统的、单一的、可以超越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道德价值已经不复存在。如果还用封闭的、单一的传统价值观念去衡量开放的、多元化社会中个体的道德行为显然是行不通的。尊重价值差异,但不能滑入相对主义,削弱学校德育过程的“教育性”。我们认为,今后道德教育首先要坚持民族性,教育工作者要有民族意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及其教育重整体利益,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种道德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国人自强不息、忧国忧民、吃苦耐劳、朴实善良等优良的民族品质。无论是“但想不见九州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诗句与慨叹,还是岳母“精忠报国”的刺字,“昭君出塞”的义举,苏武“北海牧羊”的气节,勾践“卧薪尝胆”的磨难,谭嗣同和陈天华为国殉情的气慨,无一不显示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道德教育中,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些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品质的价值取向。

(四)教育工作者要有国际意识 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指出:“信息革命使国家淡化了,这是由于世界已经没有界限。但是由什么来取代国家?它们正在被网络所取代。”网络无国界使每个网民都将成为面向世界的“国际人”。许多发达国家都强调21世纪网络时代的学生应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我们要以开放的视野吸收一切合理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对我们的教育有所助益的教育思想、理论、内容和方法,把我们的教育纳入世界教育的潮流中去,使我们年青的一代能够对国际事务和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有所了解,并具有以国际视野为基点处理事务的知识和能力。

标签:;  ;  ;  ;  ;  

互联网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什么?_政治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