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_邓鲜艳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_邓鲜艳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413000)

此文系2019年度益阳市社科课题《新时代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与服务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9YS076)研究成果。

摘要:新时期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科技的日新月异,无疑使得个体民众对于知识的认知和获取要求愈加显著,对此图书馆信息的有效供给就变得尤为关键。过去的服务模式俨然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具体个性化诉求,无论是从服务观念还是服务方式层面来进行分析,创新服务结构的建设势在必行。只有充分明确图书馆在高校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价值,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化完善,才能够为推动图书馆服务创新实效性提升提供有力依托和保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1、服务创新是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校图书馆的效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充分支撑,使得相关的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等目标贯彻落实到实处。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完善,很多高校选择了旗鼓相当的学校联合,扩大学校学科规模、各个院系皆更换调整重新组合,优化完善专业设置,人才的培养方向和重心持续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方面倾斜;高校的科学研究任务也逐渐增加,如今许多的读者对文献提供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更大,主推创新教育,提供更多的综合型创新人才储备,为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依托。对此,需要从其整体服务质量层面入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不单单为推动创新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可以为学校的整体教育创新深化奠定坚实基础。

2、服务创新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和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和完善,信息手段也对应的产生了一定变革。一方面,其突破了过去的传统局限,为文献信息服务整体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然而,鉴于图书管理员个体自身的综合素质有限,并且在开展系列的多元个性化信息服务过程中会遭遇一定的阻碍和瓶颈,因此无疑会导致整体的协调和管理实效性较低。总体来说,绝大多数图书馆服务的知识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提供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抉择等方面的高水平支持,要求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需要更加迫切。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维系图书馆长足发展,使其能够保持经久不衰的根本支撑就是整体的服务质量。在推动服务结构完善和优化过程中,需要明确项目自身的实际优势特性,要为其今后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意图,以此契合个体读者的实际诉求。在笔者看来,服务创新最重要的是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应用的流行新思想和最新的技术来改革现有的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围绕服务结构内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开展必要的完善和优化,扩宽其整体的服务覆盖面,同时突出自身的优势资源条件。与此同时,要秉承着高效、便捷的基本准则,和读者开展深入有效的交互沟通,明确其个性化需求,以此更具针对性的进行自我完善和优化,为推动持续性的创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路

1、服务理念创新

在切实推动图书馆服务创新过程中,服务理念的创新无疑是一大关键。当今图书馆员,唯有不停进行观念上的创新,并且更换那些不适合服务发展需求的旧思想老观念,才能带来管理技术和服务手段方面的改革成功。第一,服务理念创新需要改变以往单一封闭式的服务观念。过去的图书馆服务基本上是以读者自己去寻找为主,因此不单单会导致系列的信息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还会让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受到一定阻碍和限制。其次,随着服务理念的持续性完善,传统的“重藏轻用”理念需要得到一定的扭转。要利用多媒体和开放式的图书馆、光盘以及网络媒体等技术,实现信息资源配置的现代化、科技化,提升书本和数据资源的利用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推动服务理念创新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知到和读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其可以明确到相关服务项目的优势所在。

2、服务内容创新

实现高质量服务其重要途径是服务内容方面的创新。随着网络化发展和数字化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将其有效融入进现阶段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结构建设过程中成为关键。对此,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重复凸显出现代技术和人才资源的价值,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服务竞争优势条件。

第一,以往的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最主要就是借还实体文献资料、提供实体阅览还有简单的参考咨询,这种服务水平比较低的传统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读者的要求了,图书馆必须一边补充实体图书馆的资源,一边还要增加虚拟资源,并使读者可以在家就能检索到需要的信息资源,还可以应用网络技术来实现图书馆员对远程用户提供服务。

第二,发展图书馆现代事业、迎来数字图书馆是作为开展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的首要任务,是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的必然道路。对每一个图书馆来说,倘若没有自己的特点,必然会失去竞争优势和发展的潜力,同时也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3、服务方式创新

图书馆服务创新高度的主要标识是服务方式创新,它是图书馆生气勃勃、可以不断发展完善的关键。当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从以往的手工服务方式进入到了数字化、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对此,图书馆需要扩展自身的服务形式:一方面可以考虑提供书刊预约服务,配置必要的新书介绍内容,推动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以此来为系列的资源共享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可以扩展网络咨询业务覆盖面,也就是着力打造出规范系统化的网络主页,并且附带相关的链接内容,让咨询对象能够把自己的问题清晰记录并发送给问讯处工作人员,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内容。个性化服务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服务自身的独特属性,也就是要结合读者的实际爱好来筛选出其感兴趣的数据内容,把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梳理和整合,以此为后续的跟踪检索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4、人才队伍建设创新

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就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当然随着数字化以及网络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图书馆员自身的素质建设也成为关键。对此首先需要明确到,高校图书馆要依托系列规范有效途径去推动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升。通过进行培训等方式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技术,了解各个操作系统,明确经常使用的各种专题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的检索语言和它的结构,会熟练操作图书馆的各种服务软件。第二,高校的图书馆是聚齐多种学科和技术融为一体的大型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其在人才的配备方面,不只是要有现代的图情专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方面的高端人才,还应该有和本校学科、专业相关的专业型人才。当具有这样的高水平服务人才团队,图书馆肯定可以不断地提升知识管理方面和服务创新。

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价值效用基本上彰显在教学以及科研建设方面,并且依托必要的梳理和整合,可以为学校的素质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带来一定裨益。随着新时期互联网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和完善,社会需求也对应的产生了一定变化,如何在秉承着服务创新的基本准则条件下,让图书馆成为老师学生们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栖息地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廖颖.关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J].教育管理,2010(5):142-143

[2]李文琛.关于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174-175

[3]黄正勇.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2):272-273

[4]胡燕化.高职院校图书馆多元化服务举措探讨[J].镇江高专学报,2009(7):43-45.

作者简介:邓鲜艳(1983.11-),女,湖南省益阳市人,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馆员,图书馆管理,阅读推广。

论文作者:邓鲜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_邓鲜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